西安交通大学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
热物理(0807)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首批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及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全部6个二级学科且均为教学与科研实体机构,是全国唯一具有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学科;该学科率先进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改试点,获准首批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该学科还拥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三个国家科研基地。
该学科的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动力、化工、环境,包括能源、资源的生产、储运、利用的全过程原理和装备的设计、制造理论与生产工艺。
能动学院现共有教职工288人,其中教师232人(含教授72人、副教授70人),实验技术人员28人。
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94.83%以上。
有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千人学者计划4人,青年千人2人,何梁何利奖4人,各类优秀人才如科技获奖者、省教学名师、学校“腾飞人才”特聘教授等80余人,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刊物编委任职14人。
拥有基金委该学科首个创新群体(工程领域首个连续3期资助)、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及1个高校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及2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其中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从1992年建成对外开放以来在历次全国评估中均为该学科第一,于2003年、2008年、2013年科技部组织的国家评估中连续三次位列工程领域5个全国优秀重点实验室之一。
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瞄准前沿,以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际学科前沿为导向,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学科方向,研究领域涵盖能源动力系统与过程节能减排、可再生与洁净能源转化与利用、大型动力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等。
自主研制了10余个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实验平台,如40MPa高压气液两相流与传热实验系统、315kW/80000rpm高速离心压缩机性能试验台、太阳能耦合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示范系统等。
该学科注重学科内涵发展,坚持教学科研相长,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教书育人硕果累累。
获百篇优博9篇、提名7篇,列全国该学科首位。
近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二等奖各2项,培养博士410名、硕士1451名。
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管理人才,为大型国企和兄弟院校输送了大批学术带头人和技术中坚力量。
该学科与美、英、加、日、德、法、希腊、俄等国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人员与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
该学科与我国三大动力集团合作,推动了大型火电装备中锅炉水动力、新型旋流燃烧器、汽机末级长叶片等关键技术自主化;发明了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与液位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华能等500余家企业;发明了流型在线识别和相含率在线测量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油气集输的安全高效,系列产品在15个油田使用2200余台。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