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油气层损害:入井流体与储层及其流体不配伍时造成近井地带油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3.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4.裂缝导流能力:在油层条件下,填砂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宽度的乘积。

5.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原油中溶解的蜡开始析出时的温度。

6.有杆泵泵效:抽油机井的实际产量与抽油泵理论排量的比值。

7.油田动态监测:通过油水井所进行的专门测试与油藏和油、水井等的生产动态分析工作。

8.面容比:酸岩反应表面积与酸液体积之比。

9.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10.单位采油(气)成本:指油气田开发投产后,年总采油(气)资金投入量与年采油(气)量的比值。

表示生产1t原油(或1m3天然气)所消耗的费用。

11.应力敏感性:在施加一定的有效压力时,岩样物性参数随应力变化而改变的性质。

12.吸水剖面:在一定注水压力下,各吸水层段的吸水量的分布。

13.水力压裂: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

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使井达到增产增注目的工艺措施。

14.化学防砂:是以各种材料(如水泥浆、酚醛树脂等)为胶结剂,以轻质油为增孔剂,以硬质颗粒为支撑剂,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后,挤入套管外地层中,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人工井壁,阻止地层出砂的工艺方法。

15.财务净现值率:项目净现值与全部投资现值之比,也即单位投资现值的净现值。

16.套管射孔完井方法:钻穿油层直至设计井深,然后下油层套管过油层底部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射孔弹射穿油层套管、水泥环并穿透油层某一深度,建立起油流通道的完井方法。

负压射孔完井方法:射孔时造成井底压力低于油藏压力的射孔完井方法。

17.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18.蒸汽吞吐采油:向采油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关井浸泡一段时间后开井生产,当采油量下降到不经济时,再重复上述作业的采油方式。

19.裸眼完井方法:生产段油层完全裸露的完井方法。

20.采油指数:油井IPR曲线斜率的负倒数。

21.自喷采油法:利用油层自身的能量将井底爆炸产生高压,高温气体,使井筒附近地层产生和保持多条径向裂缝,从而到达油水井产量增注目的工艺措施。

22.高能气体压裂:利用特定的炸药在井底爆炸产生高压高温气体,使井筒附近地层产生和保持多条径向裂缝,从而达到油水井增产增注目的的工艺措施。

23.人工井壁防砂法:从地面将支护剂和未固化的胶结剂按一定的比例拌和均匀,用液体携至井下挤入油层出砂部位,在套管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避面,可阻止油层砂粒流入井内而又不影响油井生产的工艺措施。

24.酸压:用酸液作为压裂液实施不加支撑剂的压裂。

4.人工胶结砂层防砂法:25.稠油:地层条件下粘度大于50mPa.s或地面脱气情况下粘度大于100mPa.s的原油。

26.财务净现值: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按设定折现率(或规定的基准收益率)贴现的现值之和.27.负压射孔完井方法:射孔时造成井底压力低于油藏压力的射孔完井方法。

28.水敏:油气层遇淡水后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29.裂缝导流能力:在裂缝闭合压力下裂缝支撑剂层的渗透率与裂缝支撑缝宽度乘积。

它综合反映了支撑剂的物理性质与支撑剂在缝中的铺置状况。

30.压裂液:压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液体的总称。

31.有效厚度:指在现代开采工艺条件下,油气层中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厚度,即在油气层厚度中扣除夹层及不出油气部分的厚度。

32.投资利润率:项目生产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与总投资的比例。

二、填空题1、砂岩胶结方式可分为基质胶结、接触胶结、充填胶结、溶解胶结。

2、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速敏、水敏、盐敏、碱敏、酸敏和应力敏等评价实验。

3、常用的射孔液有无固相清洁盐水射孔液、聚合物射孔液、油基射孔液、酸基射孔液、乳化液射孔液等。

4、油田开发过程中电化学腐蚀常用阴极保护等方法防腐,化学腐蚀多采用化学防腐方法防腐,而细菌腐蚀常用的防腐方法是杀菌。

5、稠油注蒸汽开采主要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方法。

6、油田常用的清防蜡技术,主要有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技术、表面能防蜡技术、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磁防蜡技术、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等六大类。

7、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分为酸洗、酸化、酸压三种类型。

8、目前常用的出砂预测方法有现场观测法、经验法、数值计算法、实验室模拟法等四类方法。

9、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单位采油(气)成本等。

10、目前常用的完井方式有射孔完井、裸眼完井、割缝衬管完井、砾石充填完井等。

11、酸化过程中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助排剂、破乳剂等类型。

12、常用的防垢及清垢方法有化学防垢、磁防垢、机械清垢。

13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中油田地质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划分及岩性特征、储层特征、油藏类型及油、气、水分布等。

14.目前常用的完井方式有射孔完井、裸眼完井、豁缝衬管完井、砾石充填完井等。

15.注水井投转注前一般需要排液、洗井、试注。

16.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压头、效率、功率和泵排量之间的关系。

17.常用的油水井解堵方法有酸化解堵、高能气体压裂、水力震荡解堵等。

18.国内外水力压裂常用的支撑剂分为天然支撑剂和人造支撑剂两大类。

19.稠油注蒸汽开采主要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方法。

20.人工举升采油方式主要包括气举采油、常规有杆泵采油、地层驱动螺杆泵采油和电动潜油泵采油等。

21.钻开油气层过程中可能导致油气层伤害的原因包括钻井液与储层不配伍、压差控制不当、浸泡时间过长等。

22.目前常用的出砂预测方法有现场观察法、经验法、数值计算法、实验室模拟法等四类方法。

23.油藏地质研究是对开发对象油藏的认识和描述。

24.油田开发的天然能量主要有和弹性水驱、流体膨胀、岩石压缩性等。

25.油田开发全过程中保护油气层措施的关键是优选入井介质和优化作业工艺。

26.钻开油气层过程中可能导致油气层伤害的原因包括钻井液与储层不配伍、压差控制不当和浸泡时间过长等。

27.常用的射孔液有无固相清洁盐水射孔液、聚合物射孔液、油基射孔液、酸基射孔液和乳化液射孔液等。

28.水力压裂常用支撑剂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37)粒径范围、(38)圆度、(39)球度、(40)酸溶解度等。

29.影响油层出砂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17)地质因素和(18)开发因素两大类。

30.砂岩地层射孔完井参数设计主要设计孔深,孔密。

相位角。

孔径。

射孔格式等参数。

31.抽油机井生产动态模拟器模拟的是油层,井筒,机,杆,泵所组成的常规有杆泵生产系统。

32.油田开发过程中电化学腐蚀常用阴极保护等方法防腐,化学腐蚀多采用化学防腐方法防腐,而细菌腐蚀常用的防腐方法是杀菌。

三、是非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0.5分,共5分)1.天然裂缝面与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2.抽油机井生产系统是由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所组成的生产系统。

(×)3.油井含水越高,其产液量越高,携砂能力越强,有利于稠油出砂冷采的效果。

(×)4. 盐敏评价实验目的是找出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矿化度,以及由盐敏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

(√)5.对于稠油井、高含蜡井、出砂严重的油层,为了减少摩擦阻力、降低流速、减少冲刷作用和携砂能力,应采用直径大的孔眼。

(×)6.电偶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常用阴极保护或牺牲阳极等方法进行防腐。

(√)7.注水温度影响原油粘度,因而影响油田开发效果。

(√)8.从油井井口到油气计量与分离设备的地面集输与储存系统属于采油工程系统研究范围。

(√)9.完井方式的选择主要与油藏地质和油藏工程条件有关,采油工程技术措施设计主要是适应完井方式选择的需要。

(×)10.水力射流泵的泵效是容积效率。

(× )11.稠油一般是指在地面条件下粘度大于50mpa.s的原油。

(×)12.水力压裂裂缝总是平行于地层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

(×)13.低渗透油藏的整体压裂改造方案设计与单井水力压裂一样,以提高单井产量或注入量为目标。

(×)14.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组合模量指数越大,地层越容易出砂。

(×)15.碳酸钙垢常用饱和指数进行预测,当碳酸钙饱和度指数大于0时可能产生碳酸钙垢。

(√)16.短曲率半径水平井基本上采用裸眼完井方式。

(√)17.通过油田生产动态监测资料可以分析油水井生产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油藏流体的运动规律。

(√)18.提高油井生产流体的流速有利于减缓结蜡速度。

(√)19.地应力的研究只对采油工程方案中的水力压裂油层改造方案设计有作用。

(×)20.射孔负压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降低射孔时井底流体的压力。

(×)21.酸压是以酸液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

(√)22.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存在有减缓结蜡的作用。

(×)23.在渗透率各向异性低渗透率油田中,主渗透率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趋于一致。

()四、选择题(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每题0.5分,共5分)1.注水井吸水能力的预测可采用(A.B.C.D)方法。

A.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B.利用试注指示曲线确定C.利用渗流力学公式计算D.利用水井挤注措施资料估算2.下面描述正确的有(A.C.D)。

A.面容比越大,酸岩反应速度越快,酸化效果差。

B.注酸速度越快,酸岩反应速度越快,酸化效果差。

C. 盐酸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酸化。

D.地面压力对酸岩反应影响不大。

3.防砂方式优选必须考虑(A.B.C.D)等因素。

A.油层物性B.产能损失 C.完井类型 D.完井井段长度4.射孔孔眼方位平行于射孔井段的最大应力方向,则( B.D )。

A.节流表皮效应大 B.流动效应高C.易出砂 D.破裂压力低5.油井的完善性可用流动效率FE和表皮系数S来表示,FE和S之间存在相关性,下面描述是( A.C )正确的。

A.S>0 FE<1B.S>0 FE>1C.S<0 FE>1D.S<0 FE<16.岩石的胶结强度与其胶结方式有关,其中(C)胶结方式的胶结强度最小。

A.基质胶结 B.接触胶结C.充填胶结 D.溶解胶结7.注蒸汽热采井常用的举升方式是(B)A.气举采油B.常规油杆泵采油 C.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D.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8.孔隙性油藏堵水时堵剂的用量取决于(A.C.D)A.处理半径B.堵水层渗透率 C.堵水层厚度D.堵水层孔隙度9.为保证压裂效果下面关于支撑剂的物理性质指标描述正确的有(C.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