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篇一: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感想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感想杨松资源环境学院 2010级环境五班 22201020210126论文关键词:分析化学创新教学兴趣论文摘要: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我们学生自己学会根据实验目的而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其产物量的估算。

分析化学是许多涉及化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分析化学中,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牢固掌握基本操作,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然而,从老师的教学模式来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难以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从学生自己的身上着手,就是让大家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实验要求。

1、老师的基础知识教导。

老师使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教学,让同学们增加对分析化学的兴趣,从而增加对实验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分析化学实验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仅靠上课时教师演示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老师可以使用一些现代的教学方式,例如使用动态PPt 教学,或者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操作的基本步骤及应该注意的基本事项。

2、耐心细致地指导,并进行阶段性检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分析化学实验有着严格规范的操作要求,这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最基本保证。

没有规范的操作技能训练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验能力。

加强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专业理论知识储备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新的实验课程之前,不是立即开展正规的实验活动,而是先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训练过程中,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耐心指导操作不规范的同学,并时刻提醒大家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能理解规范操作的必要性并能较快地掌握操作要点。

提前通知学生在天平称量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实验完成后,将进行阶段性测验,检查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规范操作的掌握情况,检测不合格的学生将不允许做下一轮实验,在这种压力下,学生几乎都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按照规范性操作的要求去练习,直至熟练掌握规范性操作,从而养成严谨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铺设解决问题的阶梯,从实验中提炼问题,又能设计一些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实例,从而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达到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让大家自己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理论计算和粗测等手段制定实验方案。

同时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在选用双指示剂法时,会发现计量点pH值由什么决定,什么指示剂在其中应显何色?能否从理论上加以判断?变色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应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或做实验解释其中的原因。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与此同时,老师应引导我们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改进实验方案,最终完成整个实验。

这样不仅提高了我们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思考问题,拓宽知识面,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学的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改革过程,是大学本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

总之,通过我自己对分析化学实验过程的观察,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如果能如我想象的加以改革,我相信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分析化学的教学也会越来越容易。

篇二:分析化学实验学习感受《分析化学实验》总结合集三:分析化学实验的总结填空题1.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59.82,60.06,59.86,60.24。

则平均偏差为 0.16 % ;相对平均偏差为 0.26% ;标准偏差为0.20%;相对标准偏差为0.33% ;置信区间为 (60.00±0.32)% ()3.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则在一次滴定中的绝对误差可能为±2 mL。

常量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因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20 mL以上。

4.从误差的基本性质来分,可以将它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过失量误差。

5.NH4CN质子条件为 +=+NH37.六次甲基四胺的pKb=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范围是 5.15±19.在含有Ca2+、Ag2+混合溶液中,在pH=12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Ca2+。

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掩蔽Fe3+、Al3+,加入NaOH的作用是掩蔽Mg2+,使之形成Mg(OH)2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4.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Cl和H3BO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

(H3BO3的pKa1=9.42)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HIn=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pH=5±1 。

10.用0.100mol/L HNO3滴定同浓度的NaOH的pH突跃范围为9.7~4.3。

若HNO3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突跃范围为 8.7~5.3 。

11.用KMnO4滴定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自动催化反应。

13.某有色物的浓度为1.0×10-4mol/L,以1cm吸收池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480,在此波长下该有色物的 =4.8×103L?mol-1?cm-1,T%= 0.33=33%。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取样, 试样分解 ,分离测定和分析结果计算及评价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14.4 。

4.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控制酸度;加入NH4F的作用是消除Al3+干扰,起掩蔽作用。

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4d法、Q检验法和 Grubbs法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铬酸钾(K2CrO4)、铁铵钒(NH4Fe(SO4)2)。

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检验法。

12.光度法测定某物质,若有干扰,应根据吸收最大和干扰最小原则选择波长。

一、填空题1 标定硫代硫酸钠一般可选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溶液一般选用作基准物。

答案: 重铬酸钾,草酸钠3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应采用方法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采用方法配制。

答案: 间接法,直接法4 碘量法中使用的指示剂为,高锰酸钾法中采用的指示剂一般为。

答案: 特殊指示剂(淀粉指示剂),自身指示剂5 氧化还原反应是基于转移的反应,比较复杂,反应常是分步进行,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因此,氧化还原滴定时,要注意速度与速度相适应。

答案: 电子,滴定,化学反应6 标定硫代硫酸钠常用的基准物为,基准物先与试剂反应生成,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答案: 重铬酸钾,碘化钾,碘7 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挥发性强,所以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将一定量的碘溶于溶液。

答案: 碘化钾9.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

答案:T,F检验法。

10.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答案:络酸钾(K2CRO4), 铁铵矾11.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跟据、、方法来判断。

答案:4d法、Q检验法、Grubbs法13.随机误差降低方法是:在消除系统误差后,通过(多次平行)测定后可使(测定值)更接近于真值。

14. 沉淀滴定法中的银量法,按所用的指示剂不同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等15.容量分析中的滴定方式主要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等。

16 试分析下列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增大,减少,无影响):(1)同离子效应沉淀的溶解度;(2)盐效应沉淀的溶解度;(3)配位效应沉淀的溶解度。

答案: 减小,增大,增大17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是,对称量形式的要是。

答案: 沉淀溶解度要小,称量式的组成必须与化学式相符合18 在沉淀反应中,沉淀的颗粒愈,沉淀吸附杂质愈。

答案: 大,少19 由于滤纸的致密程度不同,一般非晶形沉淀如氢氧化铁等应选用滤纸过滤;粗晶形沉淀应选用滤纸过滤;较细小的晶形沉淀应选用滤纸过滤。

答案: 快速,中速,慢速21 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滴定分析法分为、、和等四大类。

答案: 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22 标准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和两种。

答案: 直接配制法,间接配制法24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答案: 1.化学组成、含量、结构25 分析化学按任务可分为()分析和()分析;按测定原理可分为()分析和()分析。

答案: 定性、定量、化学、仪器26.偶然误差服从规律,因此可采取的措施减免偶然误差。

答案: 正态分布,平行多次操作27 误差表示分析结果的;偏差表示分析结果的。

答案: 准确度好坏;精密度高低30 准确度的高低用()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之间的差异;精密度的高低用()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之间的差异。

答案: 误差、真实值、偏差、平均值31 误差按性质可分为()误差和()误差。

答案: 系统、偶然1 标定硫代硫酸钠一般可选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溶液一般选用作基准物。

答案: 重铬酸钾,草酸钠11.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量时,采用()还原法,滴定之前,加入H3PO4的目的有二:一是(),二是()。

11.SnCl2-TiCl3联合,生成无色的Fe(HPO4)2-,消除黄色的影响,增大电位突跃14.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铜盐的含量,淀粉指示剂应()加入,这是为了()。

14.接近终点前,防止大量的I2与淀粉结合,不易反应16.用K2Cr2O7法标定Na2S2O3浓度时,滴定前应先用蒸馏水稀释,原因有:一是(),二是()。

16.降低酸度以减少空气中O2对I-的氧化,使Cr3+的绿色减弱,便于观察终点11.为下列操作选出一种合适的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写出名称。

11 量筒,移液管,称量瓶,容量瓶(1)量取9 mL浓HCl的配制0.1 mol/L HCl溶液,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