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要求写到二级目录)第一部分实习目的和内容提要 (1)第二部分实习的准备、计划及注意事项 (1)第三部分实习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2)第四部分实习的成果整理 (14)第五部分实习体会第一部分实习目的和内容提要本实习是在课堂教学完成《遥感原理与方法》之后而在集中进行的遥感图像解译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实验的综合应用,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通过实习,不仅能够了解基本遥感方法的全过程,而且可为今后从事专门遥感工作或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遥感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在实习中应该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本实习中安排的主要实习内容是遥感图像土地利用现状综合解译(遥感解译标志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分类结果外业验证、地图拼接与整饰等)。
实习安排2周的时间,在第六学期进行。
第二部分实习的准备、计划及注意事项一、实习动员由有关指导教师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总体情况,提出实习任务和计划,宣布实习组织机构、分组名单、实习纪律,说明仪器工具借领办法和损耗赔偿规定以及计算机机位分配,指出实习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实习组织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建立遥感实习队,由指导教师和学生班长任正、副队长,全队分若干小组,每组10~11 人,设正、副组长各1人,正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安排,副组长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加上各组分工情况(室内和外业具体分工)三、每组配备的仪器和工具计算机每组成员各1台,手持GPS 2台,遥感影像、地形图一套,皮尺1副,量角器1个,三角板1副,有关记录手簿、计算纸、胶带纸等。
各组自备计算器以及铅笔等。
四、实习计划及要求(蓝色字体填到实习任务书的第四项,黑色字体填到第五项具体要求)五、实习注意事项1、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组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2、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相关规定,爱护仪器及实习工具,谨防损坏。
3、对计算机的处理数据与成果应及时备份,防范病毒,以免丢失。
4、每天外业前和收工时都应清点仪器工具,检查是否带齐或遗失。
每天晚自修时间应检查当天外业观测数据并进行内业计算与统计。
每一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收还仪器工具,整理成果资料。
5、严格遵守实习纪律。
病假需有医生证明,事假应经教师批准。
爱护花木和公共财产,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
第三部分实习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本项实习包括:在工作区内以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
首先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而后按分类标准建立解译标志和光谱特征图斑,在外业验证正确的基础上,在GIS的支持下进行遥感综合解译及其分类图斑的勾画、建库,对结果进行外业验证,并依成图比例尺和图式符号进行描绘、修改、编辑,输出统计报表,最后拼接整饰土地利用现状图,并进行精度评价。
一、工作区选择本实习以青岛崂山、黄岛地区为主要工作区,如下图所示。
实习地点注意更改图 1 黄岛地区地图二、技术路线(一)作业依据1、《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D/T101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1999年发布;2、《全国土地分类标准》,国土资源部,2002年。
(二)数据源及软件平台1、遥感数据源2006年Quickbird 真彩色影像、ETM+1-7多光谱数据2、辅助资料(1)地形图:(2)黄岛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3、软件平台(根据实际采用的软件版本编写)(1)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8.6及以上版本、ENVI4.0及以上版本。
(2)GIS软件:ARCGIS8.0及以上版本、ARCVIEW3.2/3.3版本。
(3)其他软件:R2V、PhotoShop等。
3、内业处理●根据研究区域特点和国家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大致确定地物类别和建立解译标识●采用目视解译提取地物属性信息;●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如下(见另一文档1)。
●记录外业GPS采样点(分解译样本点、可疑点和检验样本)信息●绘制外业调查路线图●建立外业调查图表(见表3)●精细勾画土地利用现状图。
4、外业调查(1)校核GPS测量是否有误差,利用地面控制点确定GPS的测量误差(2)根据外业调查图和路线图,GPS定位实地采样,采集信息。
(3)利用照相机拍照建立地物详细解译标识(4)根据外业调查图,核查初步解译图上的可疑及不确定图斑5、详细解译及精度评价、撰写实验报告(1) 根据外业调查情况,修改补充初步解译结果(2) 根据外业GPS采样点,建立混淆矩阵,进行精度评价。
总体精度:Kappa系数:用户精度:pppnkkkc/1∑==∑∑∑=++==++--=riiiririiiiippNpppNK1211)()(+=iiiupppi/iiiApppi+=/制图(生产者)精度:说明:i+:第i列象元总数,(分类所得第i类总和)+i:第i行象元总数。
(实测第i类总和)(3)撰写实习报告第四部分实习的成果整理一、分析和整理外业调查路线图、记录表、光谱特征图斑记录表1.外业调查路线图图3. 外业调查路线图2.光谱特征记录表:●遥感监测图和表内标注光谱特征图斑地类与实地一致时,在该光谱特征图斑位置旁和编号前打“ ”。
●—对遥感监测图和表内标注光谱特征图斑地类与实地不一致时,在该光谱特征图斑编号前打“×”,划去原有地类名称,标注正确地类。
●—遥感监测图和表内没有标注光谱特征图斑地类时,依实地标注地类,并在该光谱特征图斑位置旁和编号前打“ ”。
见下表表2 光谱特征图斑记录表(3)外业调查记录表第1栏:以县为单位填写监测图斑顺序号;第2栏:填写遥感监测图斑所在图幅号;第3栏:填写遥感监测图斑号;第4、5栏:填写遥感监测图斑大地坐标或经纬度;第6、7栏,按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分类》体系填写;第8栏:实地与遥感监测图斑一致的打“√”,实地不一致打“×”;第9栏:填写与遥感监测图斑不一致的调查图斑地类代码编号;第10栏:填写线状地物宽度;第11栏:填写本表未能反映的内容。
表3 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表填表人:检查人:日期:8二、制图,提交青岛市黄岛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及青岛崂山植被、水体的专题信息图图4 青岛市黄岛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三、精度评价及分析1.混淆矩阵2.总精度:Kappa系数:各类地物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3.提取各类地物面积(灵山岛组别同学必须计算。
)第五部分实习体会2-3页。
不要写空话。
具体写在实习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有何收获附录:七、制图要求(一)基本要求1. 图面规范、内容齐全;2. 县(区、市)土地利用分类图;包括区内土地利用分类状况,以及城市注记等内容,成图比例尺为1:2.5万—1:5万。
3. 融合影像其整体色彩尽可能模拟自然真彩色,出图区域尽可能大,尽量包含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保证最大出图比例尺;4. 图例、图廓整饰有关要求:按照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对原图进行整饰,整饰的一般顺序为:内图廓线、控制点、名称注记、外图廓线及图廓外注记等。
要求达到真实、准确、清晰,美观。
图廓线外正上方写明监测区名称和图幅号,正下方写明制图比例尺;在图廓线外右下方写明制图图班组成员姓名及制图日期。
(二)主要内容1. 原则上选择当前的、数据分辨率较高的、整体效果较好的影像作为背景影像;2.图件命名。
以县级行政辖区为制作单位的图件,文件名称为主城区或县(区、市)名称。
3.图廓整饰: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廓整饰主要内容:图名(土地利用现状图图名)图例(图例名、小样图块、注解文字)图廓(内外图廓、公里格网、四角经纬度)接合图表(位于图幅左上角)比例尺(成图比例尺)落款(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图斑(充色监测变化图斑)背景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遥感影象图)其中图名为隶书30mm,监测时间和比例尺为隶书10mm,图幅号为黑体10mm,北图廓外省、地、县注记为隶书5mm,行间距为10mm,图例和落款隶书15mm,图例变化地类名为隶书8mm, 接合图表中文字为隶书8 mm,经纬度和公里格网数为5mm,外图廓1mm,内图廓0.3mm,公里格网0.2mm,图例色块24X12mm2,接合图表大小为39X21mm2,其他要求详件见制图样式、注记规范、色标和符号的规定。
4. 根据要求分别将图面内容对应的GIS管理信息层与背景影像进行合并,生成TIF制图文件,以下详细图件表示的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图注记规范符号单位:毫米色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