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分一号卫星多时相数据的洪水监测
摘要:本文利用两幅高分一号多光谱影像数据,通过ENVI4.8软件,采用NDVI对黑龙江地区水体进行了提取,并在图像上展示了水体变化区域,计算了水体变化面积。
结果表明:9月9日黑龙江水域面积比8月27日增加了226.6822
km。
最后又采用了假彩色合成法展示了水体增加区域。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水体变化信息的提取具有一致性。
1 数据介绍
本作业获得了两幅高分一号TIF数据,分别是8月27日,9月9日。
每幅影像有4个波段,查阅资料得知:1波段波长为0.45-0.52um,属于蓝、青光,2波段波长为0.52-0.59um,属于黄、绿光,3波段波长为0.63-0.69um,属于红光,4波段为0.77-0.89,属于近红外。
图1 0827影像信息图2 0909影像信息
2 研究区域
由所给数据的经纬度坐标可知,研究区域为抚远县,其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
地理方位是东经133° 40′ 08″至
135° 5′20″,北纬47° 25′30″至48° 27′40″。
图3 研究区域的百度卫星地图
2 水体提取方法选择
单波段:水体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很低,所以可以设置阈值进行提取。
归一化水体指数 )/()(NIR Green NIR Green NDWI ρρρρ+-=
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Re Re d NIR d NIR ρρρρ+-=
但单波段方法中阈值的设置需要反复调整,而高分一号数据的1、2波段不完全是蓝、绿光,而3、4波段完全是红、近红外。
所以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水体。
-1=<NDVI<=1,植被为正值,岩石为0,水体为负值(本方法中有部分将居民区误认为水体了,所以水体的DN 值应该小于某个负值)。
3 图像处理
(1)由于两幅影像的分辨率不一致,所以需要对两幅影像进行配准,以0827影像为基础对0909影像配准。
利用ENVI 软件的MAP 里的Registration---Select Gcps :Image to Image 。
如图:
图4 两幅影像的配准过程
(2)分别提取两幅影像中的水体:在Basic Tools里的Band Math里输入公式((b4-b3*1.0)/(b4+b3) LT 0)*1 +0; 得到两幅影像的水体二值图。
如下:
图5 0827 水体二值图图6 0909水体二值图
(3)在Basic Tools里的Layer Stacking将以上两幅二值图合成一个文件,为接下来的波段运算做好准备。
(4)将合成后的文件中的两个波段做差值运算:考虑到0827中的水体可能在0909中没有,而0909中的水体在0827中也可能没有,所
以用以下的公式((b2-b1)LT 0)*1+((b2-b1) GT 0)*2+0; 公式含义为0909-0827<0,则DN值为1;0909-0827>0,则DN值为2;其他为0;
结果如下:
图7 两幅水体二值图的差值
图中有三种DN值,0表示黑色背景;1表示8月27日存在,而在9月9日不存在的水体;2表示在8月27日不存在,而在9月9日存在的水体。
4 结果分析
(一)、将两幅水体二值图转化为矢量图,分别加载到8月27日的影像上:
图8 红色为8月27日的水域,蓝色为9月9日的水域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到该流域淹没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右图红色矩形框内。
统计水体变化面积:
图9 两幅水体二值图的差值图的DN统计值
DN值为2的像元数为551496个,每个像元代表地面大小为20.02739*20.027392m,即9月9日水体增加面积为226.6822
km。
然而还有DN值为2的水体,即相对于8月27日,9月9日减少的水体,该面积为90.8722
km。
该部分水体主要集中在图10的标示区域,而该区域本身就是湖泊,所以不能算入洪水淹没面积。
图10 8月27日存在而9月9日不存在的水体
(二)、采用假彩色合成法:将8月27日的数据与经过配准和重采样后的9月9日的数据的B4波段(近红外波段)合成一个文件,然后将这两个波段进行假彩色显示。
如图所示,红色区域即为9月9日增加的水域(除去左上方的红色长条);而中间偏左的墨绿色区域为8月27日存在,9月9日不存在的水体。
该结果与NDVI提取方法一致。
图11 利用假彩色合成法显示的水体增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