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阳城建发展规划

贵阳城建发展规划

城市发展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倾斜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能源、原材料、风景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壮大现有支柱产业,培植新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贵阳作为全省政治经、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带动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2)城镇发展的基本方针及目标:以生产力布局为依据,城区为核心,加强市域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并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一批重点城镇,形成由中心城市——卫星城——县城及中心镇——一般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当、功能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

(3)空间布局形态:市域城镇布局以城区为中心,市域交通网络为骨架,城镇布局和经济发展带主要沿贵黄、贵遵公路和国道210线、321线轴线展开,形成“┤”形的空间布局形态。

(4)城市化水平:规划至2010年贵阳市市域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8%左右。

(5)重点发展城镇:结合市域产业空间布局,以城区为核心,交通网络为骨架,沿高等级公路的城镇密集发展带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走廊,形成城镇群空间地域结构,根据贵阳市山区城市特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城镇布局沿交通轴线分布,点轴发展,优先发展沿交通干线旁基础条件好的城镇,适机发展纵深城镇,确定贵阳市域重点发展城镇为贵阳城区、清镇城区、扎佐、修文龙场镇、开阳城关镇、息烽永靖镇、金华、金中、朱昌、占街、小寨坝、青岩。

[城区规划布局]
(1)城区总体布局:2010年,城区形成以中心区为市级中心,小河、白云为市级次中心,金阳、龙洞堡、花溪、三桥马王庙、新添、二戈寨为片区中心的城市结构。

各片区依托中心区形成“众星捧月”的空间布局形态。

片区之间以绿色空间相隔离,通过交通干线相连接,呈组团式格局。

强化“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城市特点。

形成每个片区都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将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控制中心区开发强度,建设金阳新区,通过新区开发促进中心区改造,中心区改造促进新区开发,使人口和产业达到合理布局。

中心区为城区的核心,总用地58平方千米,规划应有步骤的疏解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提高居住环境质量,逐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用地布局。

金阳新区位于城区西北部,总用地32.4平方千米,规划为以行政办公、居住、文化和高新技术用地为主的新区。

小河片区位于城区南部,总用地81.3平方千米,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规划为以机械、电子、航空、新材料为主的片区。

白云片区位于城区西北部,总用地66平方千米,规划为以铝加工及配套行业和建材为主的片区。

新添片区位于城区东北部,总用地70.2平方千米,是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为主的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花溪片区位于城区西南部,总用地约60平方千米,规划是以风景旅游、文教科研用地为主的片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高等教育基地,严格控制有污染的项目发展。

三桥马王庙片区位于城区西部,总用地约60平方千米,规划为以机械制造加工和橡胶工业为主的片区。

龙洞堡片区位于城区东部,总用地约37.4平方千米,规划为以航空港及对外交通配套设施为主的片区。

二戈寨片区位于城区东南部,总用地28.9平方千米,规划为以对外交通和仓储设施用地为主的片区。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布局合理、服务均衡、层次分明、功能突出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

市级中心——以中心区商业为基础,构筑全市的商贸、金融、信息、文化、科技、行政和旅游服务中心,主要由中华路、中山路、延安路、瑞金路、遵义路、新华路两侧的公共设施组成;
次中心——发展小河、白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功能互补、配套齐全的两个次中心,分担市级中心对外辐射、对内服务的功能,并通过次中心的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疏解中心区人口创造条件;
片区中心——组织社区生活与服务的重要单元,本着均匀分布、就近方便的原则,以各片区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加以配套完善,形成龙洞堡、新添、三桥马王庙、金阳、二戈寨、花溪六个片区中心,各中心的发展以对内服务功能为主,方便生活、有利生产。

(3)中心区改造基本目标:调整用地功能结构,发展金融、信息、文化娱乐和商贸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控制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使中心区实际居住人口总量从现状的77.9万人降低到69.2万人,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增加公共绿地面积,提高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完善道路系统,建设高标准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4)城市对外交通总体布局发展目标:发挥贵阳在西南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建成以公路、铁路为主体,航空运输相辅助,结构合理、快速方便、功能完善、高效迅捷的对外交通体系。

贵阳公路网系统以国道和省道为骨架,县道和乡道为联系,与城区环和乡村公路相联接,形成一纵(贵遵公路——省道贵惠公路)二横(贵黄公路——贵新公路、贵毕公路——省道久铜公路)三环(城区环、城市规划区环、市域环)的公路网体系。

规划完善配套枢纽站场,完成公路主枢纽中心,8个公路主枢纽客运站,6个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的建设。

规划完善铁路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分期扩建二戈寨片区,贵阳南边主站和中心区贵阳客运站,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建设株洲——六盘水铁路复线,并完善龙洞堡机场配套设施建设。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目标: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和交通设施,适时考虑
发展中心区与金阳片区的轨道交通,建立一个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功能完善,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管理先进,安全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

城区道路要形成与过境交通衔接良好,区内交通便捷的城市路网,规划城区路网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组成,以城区环和中心快速环为骨架,结合中心区放射道路,呈环形放射网络,中心区道路网是以方格网加环形放射路形成混合式道路系统。

城区道路网共设立交22座,其中新建立交11座。

(6)园林绿化建设:市域以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为目标,突出青山绿水风貌,构筑以山为主体,风景名胜区为基础,城区绿化系统为重点,铁路、公路、河流绿化为纽带,城镇间林、田、菜地农业生态空间有机结合的绿色生态系统,并划定绿化保护区和禁建区。

2010年,全市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

城区园林绿化以环城林带和花溪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为重点,依托环城林带建设好城市公园,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片区公园,结合各类公共绿地、风景林地、山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及垂直绿化、道路绿化形成全市的立体绿化系统。

2010年规划公共绿地面积1733.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为10平方米。

[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重点:完善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强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为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和“十五”计划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近期内即将实施对城市发展和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西北环线和西南环线,二戈寨现代物流中心,飞机坝第二客运站、新庄污水处理厂、南明河水系综合整治及沿岸绿化建设等。

完善城区道路系统,建成中心环线和城区环线,拓宽改造一批城市道路和交叉口,新建和改建一批站场、停车场等道路交通设施基本形成较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

全面启动金阳新区环境和市级公共设施建设,2004年开工建设金阳观山公园、金阳中心绿地、金阳体育中心、金阳综合医院、贵阳市第一中学等设施,基本形成独立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城市新区,吸纳中心区人口向新区疏散。

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阳知识经济产业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河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完善沿城市出入口、片区分界处的绿化建设。

2005年建成沿贵开路、机场路、西出口路、花溪大道的特色绿化走廊,建设鹿冲关森林公园、栖霞景区、三江口公园、观山公园等九个市级公园。

(2)近期规划布局:依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强化组团式城市布局,严格控制各片区之间绿化禁建区。

各片区应大力加强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科教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形成合理有效、功能完善的服务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