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洲与欧洲》教学设计

《亚洲与欧洲》教学设计

《亚洲与欧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并分析总结描
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2.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说出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描述
大洲地形、气候、河流特征的方法。

3.简要分析大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归纳、总结学习
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5.运用地图描述亚洲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教学重难点
1.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

2.描述地形、气候、河流特征的方法。

3.分析地形、气候、河流特征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PPT 地图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阅读课本P2“亚细亚和欧罗巴”文字及图6-1,完成:
1.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2.对照地图,在图上找出亚洲所在地区的纬度位置。

3.师生共同总结,说出欧洲的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

①总结亚洲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特点。

②归纳分析一个大洲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方法。

③说出欧洲的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

活动二
阅读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完成:
1.说出时区的划分、标识。

2.举例计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差。

3.说明日界线的意义和区分。

活动三
读图6-3及图后文字,完成:
1.总结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2.对照地图6-3,说出亚洲地形地势特点。

3.归纳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方法。

4.对比说明欧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5.完成课后活动题目表格。

6.师生共同总结亚洲、欧洲地形特征及分析方法。

活动四
阅读P7图6-9及图后文字,回答:
1.总结亚洲的气候特征。

2.归纳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3.研读P8活动内容,归纳总结出欧洲的气候特征。

4.对比亚洲和欧洲气候特点,分析其成因的不同。

5.师生总结并拓展。

活动五
分组朗读P9“大河众多的亚洲”部分文字,完成:
1.归纳出亚洲河流的特征。

2.分析描述大洲河流特征的方法及与地形的关系。

3.举例说明亚洲的河流及其特征。

4.阅读材料“熟悉欧洲水系”内容,对比总结、归纳出欧洲的河
流特征。

5.师生共同总结:
①亚洲的河流特征。

②欧洲的河流特征。

③对比两州的河流分布于地形地势的关系。

活动六
阅读“亚洲的人口与国家”内容及图6-15,完成:
1.总结出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

2.对比分析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

3.分析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原因。

4.举例说明解决亚洲人口问题的措施。

5.自主看图完成课后活动1-2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亚洲的地理位置
2.欧洲的地理位置
二、亚洲地形
1.亚洲地形特征
2.欧洲地形特征
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亚洲的气候及特征
2.欧洲的气候及特征
四、大河众多的亚洲
1.亚洲的河流
2.欧洲的河流
五、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亚洲人口及人口问题
2.欧洲人口及现状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