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

先写西方节日特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先写西方节日特点篇一:浅谈西方的七大传统节日浅谈西方的七大传统节日摘要: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关键字: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情人节、万圣节AbsTRAcT:Thetraditionalnationalfestivalisanationalh istoricalandculturalaccumulation.Theoriginofthefest ivaliscloselyconnectedwithpeopleslife,itembodiesthe peoplesabundantemotionworld,forthepeopletolovelife.Tounderstandthecultureofanation,muststartfromtheirt raditionalfestivals,tounderstandtheirculturalcharac teristicsandnationalcharacteristics.Keywords:christmas;easter;Thanksgiving;AprilFool’sDay;mother’sDay;saintValentine’sDay;halloween一、圣诞节(christmas)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

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甚至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很盛行。

圣诞节指圣诞日或圣诞节节期(christmas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这段时间。

另外人们把12月24日夜为圣诞前夜(christmaseve)。

在公元前一年,耶稣诞生在犹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恒。

当时,圣母玛利亚在与丈夫若瑟返往家乡时所有的旅店客满,玛利亚在马槽里产下耶稣。

当耶稣安详的睡在马槽,在遥远的东方有三牧羊人追随天上的一颗明亮星星找到耶稣,并朝拜他。

牧羊人在旷野中也听到有天使的声音在天上发出,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佳音。

后来,人们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

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

绿色的是圣诞树。

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

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二、复活节(easter)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

每年,春分过去,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

日期年年不同,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决定,为纪念基督教的创始人耶酥复活,将每年的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复活节。

从复活节开始以后的一周称为复活节周(easterweek),在此期间,教徒每天进行祈祷。

复活节有不少传统习惯,最典型的要数复活节彩蛋。

古人常把蛋视为多子多孙和复活的象征。

后来基督教徒又赋予蛋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来的生命就是从其中挣脱而出世的。

复活节时人们把鸡蛋染成红色,代表耶稣受难时流出的鲜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快乐。

还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是把煮熟的鸡蛋送给街头的孩子们做游戏,他们把蛋往前滚,谁的蛋最后破,谁就获得胜利,蛋全归他所有。

兔子也是复活节的象征。

因为兔子繁殖力很强,所以人们把它视为新生命的表现者。

大人常绘声绘色地告诉孩子复活节彩蛋是兔子下的,并把彩蛋放在花园里,让孩子们玩找蛋游戏。

现在每逢复活节,美国大小糖果店总要出售用巧克力制成的复活节小兔和彩蛋。

这些彩蛋小的和鸡蛋差不多,大的竟有甜瓜那么大,孩子们自然喜欢,送给亲戚朋友,也不失为上佳礼品。

三、感恩节(Thanksgiving)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独有的节日。

它的起源于300多年前一批100多人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饥寒交迫很难活下来,大部分人在头一年的冬天就冻死饿死了,剩下的50多人,在当地原居民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钓鱼、打猎、种玉米和南瓜,这些人在第二年喜庆丰收的时候,举行了感谢上帝的庆祝活动,并且邀请印第安人一起参加。

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

后来,美国林肯总统宣布每一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从此美国就有了新的公休日。

今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市乡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

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

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

这两味“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忆及先民开拓艰难、追思第一个感恩节的怀;日情绪。

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

四、愚人节(AprilFool’sDay)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

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即目前的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

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庆祝新年。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大加嘲弄。

在4月1日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

从此人们每逢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习俗。

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

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如把房间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等客人到来时则祝他们“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

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

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

五、母亲节(mother’sDay)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

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

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

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

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母亲节创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

虽然,有一些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于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六、情人节(saintValentine’sDay)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其他国家也已开始流行。

而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也是姑娘们重视的日子,因此而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由于能表达共同的人类情怀,各国各地纷纷发掘了自身的“情人节”。

七、万圣节(halloween)按照基督教的习惯,每年的11月1日为万圣节,是纪念所有圣徒的日子。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

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在英国,万圣节前夕可以说是一个鬼节。

因为大多数活动都与“鬼”有关。

每到万圣节前夕这天晚上,人们就围坐在火炉旁,讲述一些有关鬼的故事,有时让一些在场的小孩听起来好生害怕。

有的人把萝卜或甜菜头挖空,做成一个古怪的头形的东西,在上面刻上嘴和眼睛,在其内放上一枝点燃的蜡烛,看上去古怪、让人害怕,然后把它挂在树枝上或大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逐妖魔鬼怪。

在美国,人们制作“南瓜灯”。

小孩们身穿古怪的服装,头戴面具,装扮成鬼怪的形象,手里提着一盏南瓜灯,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在大门口大声叫着“是请客还是要我们捣乱。

这时若主人不请客,这些顽皮的孩子就会动真格地捣乱,有的在主人的门把上涂上肥皂或往玻璃上洒肥皂水;有的干脆把主人的门给卸下来;还有的顺手拿走主人放在门口的日常小用品等。

但人们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客人一般还是欢迎的,并且事先都准备好糖果或零钱。

听到这些小孩来到时,他们马上迎出来,给孩子们分发糖果或零钱。

参考文献[1]LinealDavis.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m],ForeignLanguageeducationandResearchpress,20XX[2]周叔麟,c.w.pollardJuneAlmes.新编英美概况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3]李念培,孙正达.英国[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4]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5]陈科峰.西方节日的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篇二:西方特色节日西班牙西红柿节西班牙巴伦西亚市以北40公里的布尼奥尔是一个只有9000居民的小镇,但每年一度别具一格的西红柿节却使这个小镇闻名于世。

内容: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小镇的居民与来自西班牙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共约3万多人,早早就来到镇上的人民广场准备欢庆这一节日.他们还不断齐声呼喊:西红柿,西红柿,我们需要西红柿!中午时分,一枚爆竹腾空而起,本年度的西红柿节宣告开始。

它是西班牙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节日,被喜欢它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番茄大战”。

节日当天,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脱掉上衣,奋力把透熟多汁的西红柿掷向其他人,游戏规则是西红柿必须捏烂后才能出手,以免打伤他人。

当然,这样做也可以使西红柿更粘乎。

很快,西红柿汁就在小镇的街道上形成了一条条没过膝盖的河流,而人们的身体和欢笑也都淹没在西红柿红色的海洋之中。

地面上流的是西红柿浆,人们身上也被染得这鲜红。

一个小后,“西红柿战”结束。

此时,外地的旅游者可以到镇政府临时设置的300个淋浴处或附近的河沟去洗刷身上的“西红柿汁”,而当地居民则一起动手,用水笼头将广场冲刷得一干而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