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918学前教育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918学前教育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918学前教育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918科目名称:学前教育史
适用专业:045118学前教育
提示:
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的不给分;
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慈幼局。

答:慈幼局是宋代收养弃婴的机构,淳佑七年(1247年)于临安首创。

慈幼局收养遗弃的新生儿,并置乳母喂养,无子女者可来领养。

它的经费来源于官府,由官府补贴领养幼婴者一定的钱米。

2.五指活动。

答:五指活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

他以鼓楼幼稚园的课程编制为实验,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

这五方面犹如人的五个手指,是整体的、有连通的、互相联系的。

3.《幼儿园工作规程》。

答:《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范。

《规程》包括总则、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卫生保健、教育、园舍、工作人员、经费、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和社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及附则。

《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还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等。

《规程》体现了时代的新需要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对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4.斯坦兹孤儿院。

答:1798年,瑞士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政府从法国借兵进行镇压,法军大肆烧杀,祸及无辜,斯坦兹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留下了许多孤儿。

新政府决定在斯坦兹成立孤儿院,并派裴斯泰洛齐去担任斯坦兹孤儿院的管理和领导工作。

斯坦兹孤儿院的教育有两方面内容最为突出:(1)实施爱的教育,激发儿童的良心,培养儿童善良的情感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使孤儿院的教育和生活家庭化。

(2)实施劳动教育,使儿童获得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技能。

5.《爱弥儿》。

答:《爱弥儿》是卢梭在1762年发表的一本教育哲理小说。

卢梭通过对他所设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进行教育的过程,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该书激烈的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传统文化的腐败,反对戕害儿童自然本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提出了一套适应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教育程序。

6.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答: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

它是一所为少数特权阶级的子女服务的教育机构。

附属幼儿园于1878年开始招收保姆实习生,后又设立了保姆训练班,通过保育实践为学前教育培养师资。

因此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不仅是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先驱,在日本学前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它也是明治维新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一个重要基地。

7.“儿童的世纪”。

答:《儿童的世纪》是瑞典教育家爱伦·凯的作品。

该书论证了她的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儿童看作时代的未来,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儿童和家庭、婚姻、妇女权利等联系起来,用全面、系统的观点研究儿童问题。

二是强调教师和父母必须研究和了解儿童,必须尊重儿童、充分照顾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注意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8.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答:进步主义幼儿园是指在19世纪末以杜威为精神领袖,由安娜布莱恩和帕蒂希尔领导的幼儿园教育改革运动。

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强调研究儿童,注重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开展多方面实验活动,在实践中突破幼儿园闭关自守的局面,使幼儿园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同小学紧密结合的新型机构。

二、简答题(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9.简述我国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与方法。

答:胎教是母亲怀孕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我的和外部的保护性措施,用以对胎儿施加
特定的影响过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1)我国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包括:
①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
②重视饮食影响与调摄;
③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
④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2)胎教实施的方法包括:
①监督法;
②小劳法;
③瘦身法。

10.简述贾谊论太子幼年教育思想。

答:贾谊论太子幼年教育思想的内容包括:
(1)论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
①贾谊从国家兴亡的历史分析了太子教育的成败会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②他从教育可以改变民性的观点,进一步阐明了对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

③人的早期人格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是人格品行陶冶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儿童思想单纯,受外界影响小,容易进行教育,接受正确的思想熏陶。

(2)论“早谕教”。

贾谊认真总结了太子教育的经验,按太子一生不同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

前两个阶段属于幼儿教育。

(3)论师保傅。

贾谊阐述了为太子专门设置太保、太傅、太师作为老师,分别负责年
幼小太子的身体养护、德义引导和知识教诲,亦设少保、少傅、少师为助手。

11.简述张雪门提出的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目标。

答:张雪门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把中国幼稚教育分为四类:一是以培植士大夫为目的的幼稚教育;二是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三是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四是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1)张雪门认为改造中国的关键在于教育,应通过教育培养国民生产的习惯与兴趣,团结的能力,客观的态度,自动的精神,并唤起民族的意识及反帝国主义的情绪。

他强调优秀民族是基于幼稚教育,并提出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有四项具体目标:①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②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③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④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2)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幼稚教育必须根据三条原则: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国家民族的需要;三是儿童的心理发展。

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儿童的伦理观念、民主生活和科学头脑。

12.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的理论及其涵义。

答:陈鹤琴为了将当时的死教育变为前进的、主动的、有生气的活教育,提出了要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教育主张,并把这一教育主张定义为“活教育”。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两大原则”(教学原则、训育原则)中。

(1)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

(2)课程论。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方法论。

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4)教学原则。

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可以概括为活动性原则、儿童主体原则、教学方法多样性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原则。

(5)训育原则。

陈鹤琴提出的训育原则包括:从小到大;从人治到法治;从法治到心理;从对立到统一;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自动;从自我到互助;从知到行;从形式到精神;从分家到合一;从隔阂到网络;从消极到积极;从空口说到以身作则。

13.简述法国近代母育学校创办的过程、特点。

答:(1)创办的过程:
①根据法国的传统,幼儿教育机构历来属于慈善事业的一部分,18世纪中期起始办于农村地区,其任务是在农忙时期照顾和托管幼儿。

②从19世纪20年代起,城市里也出现了幼儿教育机构——托儿所,但它仍是一种慈善事业。

③1881年,由法国教育家凯果•玛负责的托幼教育方案起草委员会决定将托儿所改造为母育学校,使它由慈善和私人事业变成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④1881年和1882年法国政府颁布了《费里法案》,在这个法案中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的原则,并规定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原则同样适用于母育学校。

该文件还对母育学校的做出了定义: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设施,那里的男女儿童将共同接受体、德、志全面发展的教育。

同时规定进入母育学校的儿童为2—6岁。

母育学校的班级采取男女混编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