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高中数学必修2各个版本教材区别(终稿)

2011年高中数学必修2各个版本教材区别(终稿)

人教A 人教B 北师大苏教第一单元空间几何体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棱柱、棱锥、四面体、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投影、投影面、投影线、中心投影、平行投影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探究与发现:祖暅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备注:1.三视图的名称;2.人教A没有正(斜、直)棱柱、正棱锥(台的概念)、平行六面体的概念;北师大没斜棱柱、平行六面体的概念的概念;苏教在1.2.3提到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

在1.3.1提到正(直)棱柱、正棱锥(台的概念);3.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没几何体的体积和面积;4.人教B在1.1.2和1.1.3中涉及求基本量求解的题,特别是球.调整时注意增加这方面题5.邀人教B和北师大两个版本.第一单元空间几何体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1.1.2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正(斜、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1.1.3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球的大圆、小圆、直角三角形1.1.4投影与直观图:平行投影的性质、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中心投影1.1.5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1.1.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1.1.7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体积第一单元简单几何体、直观图、三视图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简单旋转体:球、圆柱、圆锥、圆台1.2简单多面体:棱柱、棱锥、棱台2.1直观图、斜二测画法: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1.3三视图1.3.1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①三视图中的虚线;②简单组合体;③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1.3.2有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第一单元空间几何体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空间几何体1.1.1棱柱、棱锥和棱台1.1.2圆柱、圆锥、圆台和球1.1.3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1.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含义与特征 2.视图:主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1.1.4直观图的画法:1.消点的定义;2.斜二测画法的规则第二单元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包含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平面:①公理1、2、3;②习题出现公理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3个推论.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①共面直线(相交直线,平行直线);②公理4(平行线的传递性);③等角定理;④异面直线及其夹角.2.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直线在平面内;②直线与平面相交;③直线与平面平行2.1.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两个平面平行②两个平面相交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判定定理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判定定理2.2.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性质定理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性质定理备注:1.人教B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北师大提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但不要求计算,能观察即可;2.人教B中的①⑤⑥和其他版本有区别.3.北师大和苏教版本单元还有垂直关系.4.人A、人B、苏教用,⊂⊄,北师大用⊂≠、/⊆5,邀人教A,北师大和苏教用人教A第2、3单元调整第二单元平面的基本性质和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①点线基本性质: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公理)及3条推论③共面与异面直线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①平行公理②基本性质(公理)4(平行线的传递性);③等角定理;④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⑤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及推论、性质定理.⑥两条直线被三个平行平面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第二单元空间图形基本关系与公理及平行、垂直关系1.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1.4.1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①点与线的位置关系;②点与面的位置关系;③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④面面位置关系:平行、相交.1.4.2空间图形的公理①定理1、2、3、4②习题出现公理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3个推论.③等角定理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5平行关系1.5.1平行关系的判定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判定定理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判定定理1.5.2平行关系的性质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性质定理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性质定理1.6垂直关系1.6.1垂直关系的判定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判定定理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①二面角,二面角的棱,二面角的面,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②:判定定理1.6.2垂直关系的性质第二单元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1.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1平面的基本性质①公理1、2、3;②公理3(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3个推论.1.2.2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公理4:平行直线的传递性②等角定理;③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1.2.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性质定理;②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2.4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①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②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公垂线、公垂线段、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③半平面,二面角,二面角的棱,二面角的面,二面角的平面角,直二面角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⑤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截式、两点式、截距式②.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2.2.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①两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系数判断法、斜率判断法②两直线垂直的条件:系数判断法、斜率判断法2.2.4点到直线的距离①点到直线距离②平行线间的距离第五单元圆与方程第四章圆的方程4.1圆的方程4.1.1圆的标准方程4.1.2圆的一般方程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①相交、相切、相离②判断方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的关系; 判断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①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②判断方法:圆心距和半径和(差); 判断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4.3.1空间直角坐标系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备注:邀人教A第五单元圆与方程2.3.1圆的标准版方程:)2.3.2圆的一般方程:)2.3.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①相交、相切、相离②判断方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的关系;判断2.3.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①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②判断方法:圆心距和半径和(差); 判断2.4.1空间直角坐标系2.4.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第五单元圆与圆的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2.2圆与圆的方程2.2.1圆的标准方程:中点坐标2.2.2圆的一般方程2.2.3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3.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2.3.2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2.3.3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第五单元圆与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2.2圆与方程2.2.1圆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2.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①相交、相切、相离②判断方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的关系;判断2.2.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①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②判断方法:圆心距和半径和(差);判断2.3.1空间直角坐标系2.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第六单元必修2综合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