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CN109432383A】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专利】
【CN109432383A】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9432383 A
CN 10943238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穴位贴含有如下组成 成分:桉叶30-100份,防风20-80份,蝉蜕30-100份,春柴胡20-80份,青蒿30-150份,细辛2060份 ,牛蒡子30-100份 ,生甘草10-40份 ,干姜10-30份 ,六 月雪20-50份 ,鲜姜汁30-50份 ,白 术10-4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按如下质量百分比分别称量下述各组分:桉叶30份,防风20份,蝉蜕50份,春柴胡20 份 ,青蒿40份 ,细辛30份 ,牛蒡子50份 ,生甘草20份 ,干姜10份 ,六 月雪20份 ,鲜姜汁30份 ,白 术10份;
(51)Int .Cl . A61K 36/9068(2006 .01) A61P 29/00(2006 .01) A61K 9/70(2006 .01) A61K 35/64(2015 .01)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4323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9.03.08
( 54 )发明 名称 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
S2、将S1中称取的桉叶 ,防风 ,蝉蜕 ,春柴胡 ,青蒿 ,细辛 ,牛蒡子 ,生甘草 ,干姜 ,六 月雪 , 白术洗净并放入干燥机中燥,干燥时间60分钟,干燥温度为50-60摄氏度;
S3、将S2中干燥后的 各药材放入粉碎机内进行单独粉碎 ,粉碎后过60-80目 筛网 ,然后 放入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并得混合料;
S4、取S3中混合料置于搅拌容器内 ,并向 搅拌容器内兑入鲜姜汁与麻 油并搅拌成粘稠 膏状物备用;
S5 、选取规格为长8厘米 ,宽4厘米的 无纺 布 ,将S4得到的 粘 稠膏状物涂覆在无纺 布中 央,密封10小时,装袋即得中药穴位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鲜姜汁与麻油的体积比为4:1。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910056694 .3
(22)申请日 2019 .01 .22
(71)申请人 一浴康中医保健养生(江苏)有限公 司
地址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 道陈渡路208号3幢一楼
(72)发明人 周东伟 陈国忠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 种 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 ,所述中药穴位贴含有如下组成成分 :桉叶 30100份,防风20-80份,蝉蜕30-100份,春柴胡20-80份,青蒿30-150份,细辛20-60份,牛蒡子 30-100份 ,生甘草10-40份 ,干姜10-30份 ,六 月雪20-50份 ,鲜姜汁30-50份 ,白术10-40份。 [0006]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穴位贴含有如下组成成分和含量:桉 叶30份,防风20份,蝉蜕50份,春柴胡20份,青蒿40份,细辛30份,牛蒡子50份,生甘草20份, 干姜10份 ,六 月雪20份 ,鲜姜汁30份 ,白术10份。 [0007]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鲜姜汁由如下方法制得:采用新鲜姜块清 杂并通过榨取得到原姜汁,按重量体积比1g鲜姜:2ml纯水的比例加入水并混合、加热至7080℃,然后冷切至常温,得到所述鲜姜汁。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穴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穴位贴常温或低温保存,使用时打开包装,粘贴在患者的合谷穴、大椎穴或神阙穴上。
2
CN 109432383 A
说 明 书
1/4 页
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退烧贴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穴位贴含有如下组成成分和含量:桉叶30份,防风20份,蝉蜕50份,春柴胡20份,青蒿40份, 细辛30份 ,牛蒡子50份 ,生甘草20份 ,干姜10份 ,六 月雪20份 ,鲜姜汁30份 ,白术1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药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姜 汁由如下方法制得:采用新鲜姜块清杂并通过榨取得到原姜汁,按重量体积比1g鲜姜:2ml 纯水的比例加入水并混合、加热至70-80℃,然后冷切至常温,得到所述鲜姜汁。
(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贴敷穴位退烧的中
药穴位贴 ,所述中药穴位贴含有如下组成成分 : 桉叶 30-100份 ,防 风20-80份 ,蝉蜕30-100份 ,春 柴胡20-80份,青蒿30-150份,细辛20-60份,牛蒡 子30-100份 ,生甘草10-40份 ,干姜10-30份 ,六 月 雪20-50份 ,鲜姜汁30-50份 ,白 术10-40份。本发 明采用桉叶 ,防风,蝉蜕,马勃,春柴胡等中药研 成细粉并兑入鲜姜汁与麻油搅拌成粘稠膏状制 成穴位贴 ,通过外敷合谷穴 ,大椎穴 ,神阙穴 ,能 在数小时内快速退烧,治疗效果好,纯中药配方, 安全副作 用 ,清热凉血 ,疏散风邪 ,透热外 引 ,同 时该中药穴位贴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
背景技术 [0002] 发热是人体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 高,当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 .5摄氏度时,成为发热。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内生致热源的细胞, 使其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源,由内生致热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发热介质 的 介导下 ,使体温 调节点上移 ,进而产热 增加和散热减 少 ,最终 引起体温升高。人体发烧一 般都是 病毒或者细菌炎症感染 后人体的 一 种自我保 护模式开 启,但高烧不退 ,反复高烧是 目前医学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 [0003] 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的退烧方法是用西药和中成药,对儿童及成人采取物理降 温的方法,如市面上销售的退烧贴,降温作用不明显,西药和中成药效果发挥作用也普遍较 慢,需要连续几天贴在额头,耗时耗力,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