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输入假说”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摘要: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二且最全面的理论便是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分析,从克拉申“输入假说模式”带来的启示出发,提出了一些改进听力教学的策略。
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科学性,促进广大学习者体力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输入假说;听力教学
1: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
众所周知,“听”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而且也为学习者进一步发展其他语言技能奠定了基础。
然而,听力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是个莫大的挑战。
Krashen(克拉申)于1985年提出了在语言学界很具影响力的“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他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和阅读来完成的,教学的主要精力要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他认为理想的输入应该有四个特征:可理解性——理解输入的语言是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语言无用;趣味及关联性——输入的语言既要有趣又要与学习者相关;非语法性——按语法程序安排教学是不必要的;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输入量要大于学习者当前的语言能力。
2:语言输入假设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输入假设在相当程度上对外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英语听力教师可以从的语言输入假设中获得一些启示——解决语言输入
问题应该成为有效帮助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至关重要的一步。
作为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如何设计和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课内外活动,真正做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2.1可理解性输入。
首先,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遵循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也就是说听力材料必须与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水平相适应。
根据Krashen 的语言输入假设,在听力课堂上学生所听到的材料必须是略高于他们当前英语水平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上下文背景知识、特定的语言情境来理解自己尚未接触过的、略高于自己语言材料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给七年级的学生选择这样的听力题:Where did he go? A. Beijing B. The USA C. Rome(罗马),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了where和go这两个单词,尽管did是新单词,但对他们答题基本上没任何的影响。
而且接触的次数多了,还会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然而,听力材料也不能太难,过多的生单词、复杂的句型结构等等,往往会妨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接收,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另外一方面,听力材料也不能太容易、太简单,以至于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挑战性、会失去兴趣,放弃继续听下去。
其次,在制定大纲以及课堂设计上要紧扣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
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听说课程的大纲应该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即使是使用同一套教材,但是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课堂设计、练习以及测试形式,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训练和提高听力的需要。
比如,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尽量采用多项选择题或者是判断对错题来进行练习和测试,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同时树立
他们的信心;而高年级的同学则可采用听写句子、短文或者是边听边做记录然后进行复述的形式。
2.2 趣味性及多样化输入。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丰富英语听说活动,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扩展听的内容和渠道。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听的场合是极其丰富的,如广播、电视、电影、讲座、采访、英语角等等。
听力老师要尽量选择要选择一些形式活泼多样的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听说课上的一小部分时间,给学生放映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电影片段或者纪录片,这样学习者在娱乐欣赏精彩场景的同时对英语听说的热情和兴趣也得到了无形的提高。
比如“make”这个单词,原意是“制造”的意思。
可在英文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句子“I make it.”却通常是表示“我成功了,我做到了”的意思。
在影片中获得新知识,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是非常有效的。
其次,在课堂上听力老师应该巧妙地把听和说结合起来,避免一味的听所带来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当我们学完人教版九年级Unit13的“Advertising(广告)之后,可就“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dvertising”这一话题让各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不只是看到广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的方面同时也必须看到它的不良影响,再抽选小组代表进行台前表演。
也可就“Advertising,Good or Bad”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自由辩论中各抒己见。
这样以来,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
2.3 足够量的输入。
足够的输入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接触语
言的机会,满足外语学习的先决条件。
现在初中阶段教科书的听力教材有限,而且内容简单,难以满足输入量的需求。
因此,除了学生自觉地练习听力以外,听力课教师更应当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接触大量可理解性听力材料输入的机会。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课前认真备课,不仅要顾及到教材内容,而且要经常找一些课本以外的听力材料带到课堂上来给学生听而不仅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了。
其次,我们可以每次在听力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这一个星期的听力练习任务。
然后在下一次上课前叫几位同学把自己听到的材料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陈述,这可以对学生自己在课外练习听力、接触到更多的语言输入,起到一个很好的督促和监督作用。
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养成听英语新闻的习惯,每次上课前要求几名学生用英语把自己听到的某些新闻讲给大家听,这不仅训练了他们的听力技能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
3、结语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是个长期的过程,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事,它需要学生不断练习,也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策划、摸索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的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形成课内、课外双管齐下的学习格局,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Essex, Longman Group rsen,1985
[2] 周红云,克拉申输入理论的认知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3] 丁国诚. 试谈交际性教学中的语言输入「J].外语界,1 993(4).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