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九年级数学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授班级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本学期九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二十五章内容,基本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平方根、立方根及实数的知识;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与运算及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图形认识初步、线段和角以及相交线、平行线、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四边形、图形的旋转以及圆等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还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分析和概率初步等
情绪,多数学生的数与式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较差,几何证明、函数的思想与运用等能力不足,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发展和改善。

2、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共计四章内容:第26章反比例函数本章共分三节。

首先介绍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并从图象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有关性质,最后通过设置探究栏目展现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27章相似本章主要内容有比例的基本性质、图形相似的概念、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最后介绍了图形的位似,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相似图形(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有关证明。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本章主要内容有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以及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29章投影与视图本章主要内容有:投影的基础知识,包括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以及正投影的成像规律;视图、三视图等概念,
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视图的相互转化;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教学重点:视图与投影、三视图等概念;
教学难点: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视图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认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
3.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会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4.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理解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探索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利用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5.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位似变换后点的变化;
6.结合相似图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探索和证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7.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并会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或三角函数值)求它的三角函数值(或锐角);
8.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和边与角的关系,会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以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进一步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9.以分析实际例子为背景,认识投影和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10.通过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经历画图、识图等过程,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11.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课题学习,在实际动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加强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教材、新课标,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制定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授课计划;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特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授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中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反馈信息,清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点;
5、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及自身业务素养;
6、科学制定毕业班的总复习计划,合理安排轮次复习,有效地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串点成线,形成系统,并起到补缺补差的作用;
7、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8、教书育人并重,适时进行思想情感与道德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全学期教学进度周次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