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工程-模拟题一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模拟题一及答案

一、在体积为2.5m 3的理想BR 反应器中进行液相等温一级基元反应A P →, k =2.78×10-3 s -1,进口摩尔流率F A0=11.4 mol/s ,反应物A 初始浓度04/A C mol L =,求:(1)当反应器中A 的转化率为80%,求所需的时间?(6分)(2)若将反应移到CSTR 中进行,其它条件不变,求所需反应器体积?(6分)(3)若将反应移到PFR 中进行,其它条件不变,求所需反应器体积?(6分)二、在一个等温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气相反应:C B A →+2,该反应对A 和B 均是一级。

反应器的入口体积流率为2.5L/min ,进料为等摩尔的组分A 和B 。

入口温度和压力分别是727℃和10atm 。

在此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4L/mol ·min 。

求:(1)反应器入口处(即X A =0时)A 的浓度? (4分)(2)反应器入口处(即X A =0时)的反应速率?(4分)(3)当A 的转化率为40%时的浓度?(4分)(4)当A 的转化率为40%时的反应速率?(6分)三、有如下平行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分别为:3.01B A P C C k r =,8.15.02B AS C C k r =,其中121==k k , (1)当A 和B 的初始浓度为L mol C C B A /2000==,A 和B 均从反应器入口加入,计算A 的转化率为0.9时的瞬时选择性。

(6分)(2)对该平行反应,采用怎样的操作方式可以提高反应过程的选择性?(8分)四、在非等温反应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态现象,请问什么是多态现象?请判断下图所示中,哪些点是稳定操作点,哪些点是不稳定操作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B A +)(P 主反应→)(S 副反应→R(T),G(T)五、在实验室中用全混反应器等温下进行一级液相反应A→P,当空时为25min 时,A的转化率达62%。

将反应器放大进行中试,反应器型式为管式,其停留时间分布的实测结果如表所示,反应器的平均停留时间为43 min,方差为233min2。

求(1)停留时间小于40 min的物料所占的分率约为多少?(6分)(2)在与小试相同的温度及空时下操作,分别采用多釜串联模型预测反应器出口A的转化率。

(12分)六、用直径为1mm的球形颗粒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PA→,气流主体中A的浓度为40mol/m3,测得单位床层表观反应速率(-r A)obs=400kmol/(m3.h),组分A 在颗粒内有效扩散系数为0.002778 cm2/s,外部传质系数为K G=50m/h。

请问:(1)外扩散对反应过程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求外扩散有效因子。

(4分)(2)内扩散对反应过程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求内扩散有效因子。

(10分)(3)当颗粒粒径为多少时才能基本消除内扩散阻力?(6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模拟考试卷化学反应工程试卷A (开卷)答案一、在体积为2.5m3的理想BR反应器中进行液相等温一级基元反应A P→,k=2.78×10-3 s-1,进口摩尔流率F A0=11.4 mol/s,反应物A初始浓度04/A C mol L =,求:(1)当反应器中A 的转化率为80%,求所需的时间?(6分)(2)若将反应移到CSTR 中进行,其它条件不变,求所需反应器体积?(6分)(3)若将反应移到PFR 中进行,其它条件不变,求所需反应器体积?(6分) 解:(1)由BR 设计方程可得反应所需的时间为:31111ln ln 579()1 2.78*1010.8t s k x -===-- (2)由CSTR 的设计方程可得反应器的体积为:003011.40.84100.7()(1) 2.78104(10.8)-⨯====--⨯⨯⨯-A A A A A A A F XF X V L r kC X (3)由PFR 的设计方程可得反应器的体积为:00030000111.4ln ln51650()(1)(1) 2.78104-=====---⨯⨯⎰⎰A A X X A A A A A A A A A A dX F dX F V F L r kC X kC X 二、在一个等温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气相反应:C B A →+2,该反应对A 和B 均是一级。

反应器的入口体积流率为2.5L/min ,进料为等摩尔的组分A 和B 。

入口温度和压力分别是727℃和10atm 。

在此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4L/mol ·min 。

求:(1)反应器入口处(即X A =0时)A 的浓度? (4分)(2)反应器入口处(即X A =0时)的反应速率?(4分)(3)当A 的转化率为40%时的浓度?(4分)(4)当A 的转化率为40%时的反应速率?(6分)解:对于反应C B A →+2,2211-=--=δ入口处:F A0=F B0,则y A0=0.5,所以10-=⨯=δεA y(1)由理想气体定律可得入口处A 的浓度为:A0A0y P 0.510atm C 0.061(mol /L)RT 0.082(L atm /mol K)(727273)K⨯===⋅⋅⨯+ (2)入口处的反应速率:223A A0B0A0r kC C kC 40.0610.061 1.4910(mol /dm L)--===⨯⨯=⨯⋅(3)当A 的转化率为40%时A 的浓度为:A A0A0A01X 1X C C C C 0.061(mol /L)1X 1X --⎛⎫⎛⎫==== ⎪ ⎪+ε-⎝⎭⎝⎭(4)当A 的转化率为40%时B 的浓度为: B B A0A0A0b 2X 1X 12X 10.8a 1C C C C 0.0610.0203(mol /L)1X 1X 1X 10.4⎛⎫⎛⎫Θ-- ⎪ ⎪--⎛⎫====⨯= ⎪ ⎪ ⎪+ε---⎝⎭ ⎪ ⎪⎝⎭⎝⎭3A A B r kC C 40.0610.0203 4.9610(mol /L min)--==⨯⨯=⨯⋅三、有如下平行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分别为:3.01B A P C C k r =,8.15.02B AS C C k r =,其中121==k k , (1)当A 和B 的初始浓度为L mol C C B A /2000==,A 和B 均从反应器入口加入,计算A 的转化率为0.9时的瞬时选择性。

(6分)(2)对该平行反应,采用怎样的操作方式可以提高反应过程的选择性?(8分) 解:根据瞬时选择性的定义:5.15.08.13.05.0121---===B A B A S P C C C C k k r r S (1)由于A 和B 的初始浓度相同,而且反应过程二者的反应量相同,所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C A =C B ,所以瞬时选择性A C S /1=当A 的转化率为0.9,C A =C A0(1-0.9)=2mol/l ,S =0.5;(2)由于5.15.0-=B AC C S ,所以在反应过程中,为了使S 尽可能大,需要使A 的浓度尽可能高,而B 的浓度尽可能低,为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将B 注入反应器·用一系列的CSTR 反应器串联,在第一个反应器中注入A ,在每一个反应器中注入B ,这样进入下一个反应器之前B 基本反应完。

B A +)(P 主反应→)(S 副反应→四、在非等温反应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态现象,请问什么是多态现象?请判断下图所示中,哪些点是稳定操作点,哪些点是不稳定操作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R(T),G(T)解:(1)在同一操作条件下,反应器可能存在多个定常操作态,即反应器既可能在低温、低转化率下操作,也可能在高温、高转化率下操作,还可能在中等温度、中等转化率下操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现象。

(4分)(2)对于C点,体系温度稍微增加一些,在此位置上放热速率随温升的增量小于移热速率随温升的增量,体系内生成热量少,移出热量多,温度下降,重新回到C点。

如果体系温度稍微降低,在此位置上放热速率随温升的增量大于移热速率随温升的增量,体系内生成热量多,移出热量少,温度升高,重新回到C 点。

所以在C点,温度略升、略降,系统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热平衡状态,所以C 点属于稳态操作点。

(3分)(3)对于B点,如果体系温度稍微增加一些,在此位置上放热速率随温升的增量大于移热速率随温升的增量,体系内生成热量多,移出热量少,体系温度持续升高,直到到达C点;如果体系温度稍微降低,体系内移出热量多,生成热量少,体系温度持续下降,直到到达A点。

所以,在B点,温度稍微的变化,系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热平衡状态,B点为不稳定操作点。

(3分)(4)对于A点,变化情况同C点,在A点,温度略升、略降,系统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热平衡状态,所以A点属于稳态操作点。

(2分)五、在实验室中用全混反应器等温下进行一级液相反应A→P,当空时为25min时,A 的转化率达62%。

将反应器放大进行中试,反应器型式为管式,其停留时间分布的实测结果如表所示,反应器的平均停留时间为43 min ,方差为233min 2。

求(1)停留时间小于40 min 的物料所占的分率约为多少?(6分)(2)在与小试相同的温度及空时下操作,分别采用多釜串联模型预测反应器出口A 的转化率。

(12分)解:(1) 40010()(04*02*0.006934*0.030.0283)0.543E t dt =++++=⎰ 停留时间小于平均停留时间的物料所占的分率约为0.54。

(2)多釜串联模型 首先根据实验室结果求出操作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值。

对于一级反应:1k X k ττ=+ 10.620.06526min (1)(10.62)*25x k x τ-===-- 222143*437.94233t m t n σσΘ==== 7.9411110.91(1)(143*0.06526/7.94)ni X k τ=-=-=++六、用直径为1mm 的球形颗粒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P A →,气流主体中A 的浓度为40mol/m 3,测得单位床层表观反应速率(-r A )obs =400kmol/(m 3.h),组分A 在颗粒内有效扩散系数为0.002778 cm 2/s ,外部传质系数为K G =50m/h 。

请问:(1)外扩散对反应过程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求外扩散有效因子。

(4分)(2)内扩散对反应过程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求内扩散有效因子。

(10分)(3)当颗粒粒径为多少时才能基本消除内扩散阻力?(6分)解:(1)由Mears 判据得:15.01.0)/(04.0)/(501)(001.021))./((400)(33<=⨯⨯⨯⨯=-m kmol h m m h m kmol C k Rn r AG G obs A 可见外扩散无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