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论证与评估

项目论证与评估

项目论证与评估0—绪论一、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概念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评审与估价。

二、投资项目评估基本分类按评估活动的时间及所处阶段分:项目前评估——在项目投资前期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所做的评估项目中评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的投资效果分析项目后评估——在项目投产时乃至投产若干年依据项目实施结果而做的总结性评价按项目评估的角度分:1.企业评估站在企业角度上对项目进行评估(属于微观评估),着重考察项目建设能给企业/建设单位带来什么好处。

2.国民经济评估站在国民经济角度上对项目进行评估(属于宏观评估),分析评价其给整个国民经济所带来的效益和为此而付出的代价。

3.社会评价站在社会角度上对项目进行评估(属于宏观评估),即从项目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方面分析其利弊得失,使项目得以整体优化,以保证其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会进步。

按项目评估的内容分:1.建设背景、规模、条件的评估即从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和建设条件等角度对投资项目的必要性进行评价2.技术评估即从技术角度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价3.经济评估即从经济角度对投资项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按项目评估的范围分:1.单项评估亦称分项评估,是按照项目评估的内容分别对有关内容进行的分析和评价。

2.总评估亦称综合评估,是在单项评估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综合评价。

三、投资的特征投资是一种独特的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征:1. 投资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效益性: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2. 投资的基本特征之二是风险性,投资与风险成正比:投资越大,风险就越大。

3. 投资的基本特征之三是长期性,投资是一次性投入,长期收益。

4、连续性。

四、项目发展周期的过程1、项目设想(形成具体项目)2、项目初选(形成项目概念)3、项目拟定与准备(形成新的设想)4、项目评估与决策(审查与批准)5、项目实施与监督6、项目投产与经营7、项目评价与总结五、项目评估的程序1、准备和组织:确定评估人员,成立评估小组;审查和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综合评估人员意见,编写评估报告提纲。

2、分析和编写:数据的调查与分析;评估报告的编写3、论证和修改:评估报告的分析与论证;评估报告的修改1—可行性研究的概念一、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市场、财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比较、效益测算,并据此提出该项目投资可行性的评价和如何进行建设的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客观、公正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

二、项目可行性阶段的划分三、项目概况对项目投资者的考察与评估:1、投资者的经济技术实力:1.历史沿革2.经济实力分析3.技术实力分析4.经营状况分析2、投资者的管理水平:对投资者的考察与评估,一定要考察其管理水平,分析其是否有能力来管理所投资的项目(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

3、投资者的资信程度:投资者的资信程度是指投资者的筹资能力和信用程度。

四、项目宏观必要性评估:1、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2、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布局经济的需要:布局经济是指根据生产力最佳配置要求,在一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选择最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最佳的组合形式安排投资建设,由此可产生的经济效益。

3、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微观必要性评估:(一)项目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二)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地区或部门的发展规划;(三)项目建设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四)项目建设是否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五)项目建设是否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投资项目生产规模确定一、项目生产规模的制约和决定因素一、国家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二、市场需求量;三、工艺设备的限制;四、资金和基本投入物的限制;五、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条件;六、其他建设因素;七、经济效益。

5—投资项目建设和生产条件评估厂址选择的原则:1. 厂址选择应服从国家经济布局及城镇建设规划;2. 厂址选择应遵循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3. 厂址选择应有利于节省投资;4. 厂址选择应既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生活;5. 厂址选择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6. 厂址选择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要求。

厂址选择要考虑的因素:(1)厂址的生态条件(土壤、场地上的危险因素和气候等);(2)环境影响(限制、标准、准则);(3)社会经济条件(限制、鼓励、要求);(4)厂址所在地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工业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关键性的项目投入物如劳动力和燃料动力的来源情况);(5)战略问题(有关将来可能的发展、供应和销售政策的公司战略);(6)土地费用。

项目生产条件评估:一、资源条件评估二、原材料供应条件评估三、燃料及动力供应条件评估四、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评估五、外部协作配套条件和同步建设评估资源条件评估:1.矿产资源要有国家矿产储备委员会批准的关于该资源储量、品位、开采价值以及运输条件的报告。

2.分析和评价项目所需资源的种类、性质。

3.分析和评价项目所需资源的供应数量、质量、服务年限、开采方式和供应方式、成本高低及运输难易等。

4.分析和评价技术进步对资源优势利用的影响。

5.分析和评价稀缺资源的供需情况,注意开发新资源的前景和寻找替代途径。

6.对农产品资源要分析其质量、供应数量和来源,同时要注意观察农村经济的发展及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

6—项目技术评估一、技术评估的原则: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项目建设的实践,在技术评估时,必须遵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一)先进性 (二)适用性(三)经济性 (四)安全性二、项目设备选择评估因素:一、设备的生产能力配置是否合理 二、设备的配套性三、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四、设备的维修性五、设备的灵活性 六、设备的节能型七、设备的环保性 八、设备的安全性九、设备的经济合理性7—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的含义:是指项目从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到项目全部完成为止所发生的全部投资费用。

反映的是建设期末的投资总额。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然后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故项目总投资的起始费用可看作是可行性研究费用支出。

项目投资的截止日期是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合格、正式投产的日期。

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固定资产投资构成:(1)工程费用:①建筑工程费 ②设备购置费 ③安装工程费(2)其它费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包括在上述工程费用中的其他投资费用。

(3)预备费用:预备费是指在投资估算时用以处理实际与计划不相符而追加的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大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扩大指标估算法:扩大指标估算法是套用原有同类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进行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估算的一种方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a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估算法(b )指数估算法(c )比例估算法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建设投资 无形资产投资 项目总投资开办费(递延资产投资) 流动资产投资 建设期借款利息(a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估算法: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估算法是指根据同类项目单位生产能力所耗费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如形成每千瓦发电能力的电站固定资产投资等)来估算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种估算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I1 ——同类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P1 ——同类项目生产规模;P2 ——拟建项目生产规模; CF ——价格换算指数. 运用该方法时应当注意拟建项目与同类项目的可比性。

其他条件也应大体相似,否则误差会是很大的。

该方法将同类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生产能力的关系简单地视为线性关系,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就一般项目而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投资的增加幅度要小于生产能力增加值幅度。

因此,运用该法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得出的结果误差较大。

(b )指数估算法式中:n -生产规模指数(0<n <1),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统计资料加以确定。

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国外化工项目的统计资料表明:n 的平均值大约在0.6左右,故又称此法为0.6指数法。

该法仅适用于同类型的项目,且规模扩大的幅度不宜大于50倍。

生产规模指数应视项目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依赖加大设备规格扩大生产规模时,取n =0.6 ~ 0.7;依赖增加相同设备数量扩大生产规模时,取n =0.8 ~ 1.0;对于高温高压工业项目,一般取n =0.3 ~ 0.5。

运用该方法进行投资估算时,同样应当注意拟建项目与同类项目的可比性,其他条件也应大体相似,否则误差会是很大的。

该方法将同类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生产能力的关系视为非线性关系,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因而投资估算值比前述方法要准确一些。

(c )比例估算法式中:I——拟建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K ——拟建项目主要设备占其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根据同类企业的经验数据获得; n ——设备种类数;Q ——拟建项目中第i 种设备的数量;P ——拟建项目中第i 种设备的单价(到厂价格)。

设备投资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且与其他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运用该法也可得出拟建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但准确性差一些。

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鉴定与分析:1.鉴定投资估算的内容是否完整;2.分析各项支出估算的依据和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对投资水平和结构是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4.对涨价预备费的鉴定分析。

7—项目财务估算 F121F 2112C P P I C P P I I =⋅=F n1212C P P I I )(=∑==n 1i ii P Q K 1I项目生产期的含义:项目从投产年份起到项目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项目生产期的长短是由项目所采用的主要固定资产的寿命决定的。

一般说来,项目的生产期取决于主要固定资产的寿命期。

固定资产寿命期:物质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经营成本概念:是指总成本费用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后的成本费用。

8—项目财务评价(经济评价内容和指标含义)9—不确定性分析几种主要的不确定因素:(一)价格的变动(二)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变化(三)科技进步引起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变化(四)投资费用的变化(五)项目寿命期的变化(六)经济形势的发展10—项目建设国民经济评价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含义: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用一套国家参数(包括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计算、分析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项目经济合理性的经济评价方法。

货物影子价格-含义: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下时,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对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也就是说,影子价格是人为确定的,是比交换价格更为合理的价格。

影子工资:影子工资是指拟建项目使用劳动力,国家和社会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也就是劳动力作为特殊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