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课程-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意识形态:性质与功能

本科课程-政治学原理-第八章 意识形态:性质与功能


三、提供合法性
卢梭:“奴隶制度只有建立在 一整套连奴隶也相信其合理合法的 信仰之上才可能稳固下来,否则它 面对的是持续的反抗”
Thursday, June 06, 2019
意识形态还有提供合法性和塑造政治体系的功能。为政治体系
提供合法性的信仰、观念和价值,既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然地发展
起来,也可以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强制性地灌输到个人意识之中,
“每种意识形态所包含的各种不同概念的排列组合差异,使不同的意识形态呈现出特有的面目, 就像同样的词语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不同的语句一样”
在此基础上,弗里登认为意识形态冲突的最终解决只有留待于政治决定,而每一种意识形态都必须在和其他 意识形态的争论中夺取这种政治决定的“制高点”,在集体的政治决定中使自己的核心价值压倒其他意识形态的 核心价值,使自己的观念成为公共政策。在这种意义上,意识形态不是什么虚幻的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现 实,它本身就是政治实践必不可少的因素。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什么是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仍难以达 成共识。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意识形态这个词分别具有正面、 负面和中性的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政治思想家大都在批判意识形态,并且决不承认自己的思想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然而,对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政治科学家而言,这些伟大思想家的理论本身却又无一例外是各种意识形态大 厦的重要基石。
Thursday, June 06, 2019
1 意识形态:起源与背景 2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3 意识形态的功能 4 意识形态的“终结”
《政治学原理》
4
意识形态:起源与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除了理性主义盛行以外,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 和政治生活也逐渐出现。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系列转变压缩 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苦难。
Thursday, June 06, 2019
《政治学原理》
12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二)欧洲大陆思想传统
在欧洲大陆的思想传统中,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处在比较特殊的地位。曼海姆承认 思想由其所处社会环境所塑造,他将意识形态界定为维护特定的社会秩序并且代表统治群 体利益的思想体系,并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体系都是歪曲的思想观念,都是从自我利益的 角度反映社会真实。他坚称只有公共知识分子才能破除偏见,真正揭示客观真理,因为他 们没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但这一论断却由于理论缺陷而被人质疑称为曼海姆悖论。
以制造政治服从和控制。这种通过操纵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和政治
Thursday, June 06, 2019
《政治学原理》
5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Thursday, June 06, 2019
1 意识形态:起源与背景 2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3 意识形态的功能 4 意识形态的“终结”
《政治学原理》
6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除了曼海姆外,欧洲大陆思想传统还存在社会心理学或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路径,其代 表人物为弗洛伊德,他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某个特定阶级出于利益的考虑而对现实的扭曲, 而是来自个体与团体无意识的“自欺”,是人们将自己的真实动机理性化过程中,用来代 替真实但不可被社会接受的理由、动机的那些虚假的理由。
Thursday, June 06, 2019
在政治领域,几个世纪以来众多思想家和政治家解决现代社会 的政治问题的各种方案汇聚起来就是各种意识形态的内核,而这些 理论参与的实践则构成了各种意识形态现象。
随着现代化由欧洲、北美向其他地区扩展,同样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也在这些地区产生,各种意识形 态也从“西方的”变成了世界的。
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培根到马克思;第二阶段从马克思到20世纪60年代; 第三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迄今。
第八章 意识形态:性质与功能
Ideology: Nature and Function
《政治学原理》
前言 Preface
作为人类价值理念的系统表达,意识形态是 政治制度的灵魂,是政治系统软件的内核。
本章侧重分析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包括其 起源、性质、功能和命运。
重点问题 意识形态的起源 马克思在意识形态理论史上的地位 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意识形态的“终结”
《政治学原理》
9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二、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
(一)马克思思想传统(西方左翼思想)
西方左翼思想家的阵营主要包括:列宁、葛兰西、卢卡奇(George Lukacs)、 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法兰克福学派以及齐泽克(Slavoj Zizek)。
在一战之后,马克思生前所预见的资本主义体系崩溃并没有很快来临,反 而是无产阶级革命跌入低潮。这种情况促使马克思主义者寻找资本主义体系具 有如此强大弹性的原因,最终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使得 无产阶级革命难以发生。
Thursday, June 06, 2019
《政治学原理》
2
本章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Thursday, June 06, 2019
1 意识形态:起源与背景 2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3 意识形态的功能 4 意识形态的“终结”
《政治学原理》
3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理论,将此前
的一切理论形态,包括宗教、道德、政治理论和哲学,全都看
作意识形态,并认为意识形态是对真相的扭曲,是对冲突的社
会关系的歪6, 2019
《政治学原理》
8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
Thursday, June 06, 2019
法国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将马克思所批判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机器” (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称为“强制性的国家机器”,而使用“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工会、传媒、文化等,其中各种 学校是支配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这一概念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机器进行批 判。
(三)英美思想传统
英美社会科学中的主流将意识形态看作是对一些本质上互相冲突的概念(信仰的 内核)的竞争性的不同解释。当代英国著名的意识形态研究专家米歇尔·弗里登是英美 思想传统的代表人物。
Thursday, June 06, 2019
《政治学原理》
14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弗里登既反对马克思主义深挖意识形态物质根源的研究路径,也反对西方从观念到观念的政治哲学的研究方 式。他认为,要完全理解意识形态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就必须求助于“意识形态词法”(morphology),即比 较各种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找出这些结构中的各种子概念,确定其在各自结构中的地位、作用,从而达到对意 识形态的细致了解的研究方法。
1
意识形态是一 种迷障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认识,为后来 曼海姆(Karl Mannheim)创立知识社会学,以 及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社会批判理论,奠定了重要 基础。
4
意识形态是和特定 的历史阶段相联系
的暂时现象
3
2
意识形态和阶级 体系相联系
识形态和权力 相联系
Thursday, June 06, 2019
意识形态是一套多少能够自洽的观念体系,这套观念,不管它们是倾向于保存、修改还是推翻现有的权力 体系,总之为有组织的政治行动提供了基础。因此,所有的意识形态:(1)对现存的秩序提供了一种解释,通常 是以世界观的形式;(2)对于值得期待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模式;(3)勾勒了政治变迁怎样才能够发生。
ideology(意识形态)这个词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由法国思想家德斯蒂·德·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创造的, 用来表示“观念的科学”的意思。他认为人们可以用科学来改进社会和政治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客观 地揭示出人们观念的起源。
有人认为这是群众在自发地表达他们的意志,反对政府对他们的压抑,群 众就应该有这样的权利;
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危险的事,群众盲目冲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幸好 有警察维持秩序,否则还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来;
还有人会认为,这事无可厚非,人们有表达他们意见的自由,不管是通过 喊口号还是撒传单,只要他们不危及别人同样的权利就行。
在1902年出版的《怎么办?》一书中,列宁就将无产阶级具有的观念描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 意识形态不只和资产阶级相联系,意识形态成了一个中性词,不再必然站在“科学”的对立面。
Thursday, June 06, 2019
《政治学原理》
10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意大利共产党书记、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在监牢中撰写的 《狱中札记》中将上层建筑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市民社会,另一个 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在这两个领域之中,除了存在传统的政治霸权 外,还存在文化霸权,即资产阶级具有的用他们自己的观念替代敌对 的观念,并且实际上使自己的观念成为社会和时代共识的能力。只有 无产阶级霸权在市民社会中确立起来,资产阶级的统治才会动摇。
Thursday, June 06, 2019
《政治学原理》
18
意识形态的功能
二、政治认同和整合
意识形态为每一个人提供身份或认同,使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和世界中 的位置形成认识;意识形态也会如同一种黏合剂,用一套信仰将不同的个 人黏合为一个群体,甚至黏合成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也能将具有不同信仰 的群体在更大规模上团结起来,比如自由民主、伊斯兰教义、民族主义。
《政治学原理》
13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理论变迁
吉尔茨则对各种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路径进行了归纳,并将其区分为利益论和张力 论两类:利益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面具或武器,意识形态的主张应当被放在争权夺利 的背景中加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是其代表;而张力论则认为意识形态则是治 疗病症的处方,意识形态的主张应当被放在修正社会心理失衡的背景中来考察,社会心 理学的研究路径是其代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