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式逻辑期末复习-第二章-蔡倩雯

形式逻辑期末复习-第二章-蔡倩雯

形式逻辑期末复习第二章:判断一.什么是判断?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判断的逻辑特征:1.首要逻辑特征: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

2.另一基本逻辑特征:任何一个判断都是或真或假的。

三.判断的语句表达:一般陈述句都直接表达判断。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达判断。

(判断和语句关系: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四.判断的逻辑类别: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直言判断特称肯定判断(性质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简单判断非模态判断关系判断:对称性关系判断,传递性关系判断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判断真值模态判断模态判断规范模态判断五.性质判断的理解与运用1.性质判断的概念:是断定客观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2.性质判断的结构: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

主项:指在判断中被反映或被断定对象的概念。

(用S表示)谓项:指在判断中对被反映对象或被断定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某种性质的概念。

(用P 表示)联项:指在判断中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是”和“不是”(判断的质:判断的肯定或否定)全称量项量项:指在判断中表示主项范围或数量的概念特称量项单称量项3.性质判断的类型(1)全称肯定判断(包括单称肯定判断,是一种特殊的全称肯定判断)逻辑形式:SAP或A(2)全称否定判断(包括单称否定判断,是一种特殊的全称否定判断)逻辑形式:SEP或E(3)特称肯定判断逻辑形式:SIP或I(4)特称否定判断逻辑形式:SOP或O4.性质判断中项的周延性性质判断类型主项谓项SAP 周延不周延SEP 周延周延SIP 不周延不周延SOP 不周延周延5.同素材四种性质判断间的真假制约关系(1)反对关系:指的是全称肯定判断(A)与全称否定判断(E)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判断为真时,另一个必定为假的,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简而言之,两者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举个例子:a.这次考试所有的同学都是及格的。

b.这次老师所有同学都是不及格的。

如果说a是真的,则b是假的;如果说b是真的,则a是假的。

如果是a是假的,则可以推出“这次考试有人不及格”,但不能推出“这次考试所有同学都不及格”。

所以可以得出b真假不知,会分两种情况。

如果b是假的,同上推理。

(2)下反对关系:指的是特称肯定判断(I)与特称否定判断(O)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判断为真的,另一个真假不定,简而言之,两者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举个例子:a.有的警察是缉私警察。

b.有的警察不是缉私警察。

譬如所有警察都是缉私警察的话,如果说a是真的,则b是假的。

但如果警察除了缉私警察外还有其他警察,如果a是真的,则b是真的。

因此说当a是真的话,b真假不定。

(3)矛盾关系:指的是全称肯定判断(A)与特称否定判断(O),全称否定判断(E)与特称肯定判断(I)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判断为真时,另一个判断必定为假;当一个判断为假时,另一个判断必定为真。

简而言之,两者必定一个为真一个为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举例省略。

(4)等差关系:指的是全称肯定判断(A)与特称肯定判断(I),全称否定判断(E)与特称否定判断(O之间的关系。

(全称判断为真,则特称判断必为真,全称判断为假,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

特称判断为真,则全称判断真假不定;特称判断为假,则全称判断为假。

)举例省略。

四者的关系图:六.关系判断的理解与运用1.关系判断的概念: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判断。

2.关系判断的结构:由关系项(R),关系者项(a,b),量项三部分组成。

简写:aRb3.关系判断的类型:(1)对称性关系判断a.对称关系在两个事物之间,如果一个事物与另一个有某种联系,另一个事物与这个事物也必有这种联系。

例:甲是乙的朋友,则乙是甲的朋友。

b.反对称关系在两个事物之间,如果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着某种关系,而另一个事物与这个事物必然不具有此种关系。

例:太阳大于地球,但地球一定不大于太阳。

c.非对称关系在两个事物之间,如果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着某种关系,而另一个事物既可与这个事物具有此种关系,也可不具有该种关系。

例:老张信赖老李,老李可能信赖老张,也可能不信赖老张。

(2)传递性关系判断a.传递关系如果甲事物与乙事物有某种关系,而乙事物又与丙事物也有某种关系,那么当甲事物与丙事物也有这种关系时,这个关系就叫传递关系。

关键词:在···之前,小于,在···之后,晚于,平行,包含b.反传递关系如果甲事物与乙事物有某种关系,乙事物与丙事物也有某种关系,则当甲事物与丙事物一定无此种关系时,这种关系就叫反传递关系。

关键词:爷爷,儿子,奶奶,孙女c.非传递关系如果甲事物与乙事物有某种关系,乙事物与丙事物也有某种关系,则当甲事物与丙事物可能具有这种关系,也可能不具有这种关系,这样的关系就叫非传递关系。

关键词:喜欢,相邻,认识,朋友七.准确使用复合判断的能力1.什么是复合判断?复合判断是指其自身包含了其他判断的判断,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并借助于逻辑联结词而构成。

(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作复合判断的肢判断。

)2.复合判断的类型: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

3.联言判断:(1)概念:就是反映若干个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

(构成联言判断的基本判断,成为联言肢。

)(2)逻辑形式:一个两肢的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p并且q.用符号表示:p___q(合取)(3)联结词:并且,既···又···,不仅···而且···,虽然···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4)联言判断的逻辑值(只有联言肢都真,联言判断才为真,其他情况下联言判断都为假。

)p q p合取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4.选言判断(1)概念:是反映若干食物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判断。

(构成选言判断的简单判断称为选言肢。

)(2)分类: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A.相容选言判断:a.概念:反映选言肢至少有一个为真并且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

b.逻辑形式:一个两肢的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或者q.用符号表示:p____q(析取)c.联结词: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d.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值:(只有它的选言肢全假时,该相容选言判断才是假的,在其余情况下,它是真的。

)p q p析取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B.不相容选言判断a.概念:是选言肢有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b.逻辑形式:一个两肢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要么p,要么q.用符号表示:p___q.(不相容析取)c.联结词:要么···要么···,不是···就是···d.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值:(仅当选言肢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该选言判断才为真,其余情况下,都是假的。

)p q p不相容析取q真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5.假言判断:(1)概念:就是反映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2)构成:假言判断一般由两个肢判断构成。

(作为条件的肢判断叫前件,依赖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后件,联结前件和后件的联结词称为假言联结词。

)(3)分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等值判断)。

A.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件必有后件)a.概念:反映前件是后件足够条件的假言判断。

(足够条件:指当前件存在时,后件一定存在;但当前件不存在时,后件不一定不存在。

)b.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用符号表示:p_____q.(蕴涵)c.联结词:如果···那么···,假使···就···,若···则···,只要···就···d.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值:p q p蕴涵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B.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件必无后件)a.概念:反映前件是后件的不可缺少条件的假言判断。

(不可缺少条件:当前件不存在时,后件一定不存在;但当前件存在时,后件不一定存在。

)b.逻辑形式:只有p,才q。

用符号表示:p____q(逆蕴涵/反蕴涵)c.联结词:只有···才···,除非···不···,没有···就没有···,除非···才···d.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值:p q p逆蕴涵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C.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a.概念:是反映前件既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又是后件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前件存在,后件一定存在;前件不存在,后件一定不存在。

)b.逻辑形式:如果p则q,并且,只有p才q。

(当且仅当p,才q。

)用符号表示:p_____q(等值/互蕴涵)c.联结词:当且仅当···才···,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值:p q p互蕴涵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真6.负判断(1)概念:负判断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或者称为对原判断进行否定的判断。

(2)结构:负判断由原判断和否定联项两部分构成。

(负判断中被否定的原判断叫做负判断的肢判断。

)(3)常作否定联项的语词:并非,并不,并不是,不是,···是假的,不可能(4)逻辑形式:并非p.用符号表示:____p(或)(5)负判断和性质判断中的否定判断的区别:负判断性质判断中的否定判断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否定的对象对一个判断的整体否定否定某一判断中主项具有谓项的性质包括的种类对任何一个判断的否定E和O(6)负判断的逻辑值:(负判断和原判断之间为矛盾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