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儿科88.女,9岁,发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查体:T:39,8,神志清,精神差,全身散在瘀点瘀斑,劲抵抗(+),Kerning(+),Babinski(+),实验室检查:血WBC:?脑脊液:外观浑浊,WBC:1200*10?、l最可能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婴儿顽固性便秘、腹胀、呕吐、营养不良,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幽门痉挛B.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胃食管反流病D.胃扭转E.先天性巨结肠7.低渗性脱水危及患儿生命的常见情况是A.低钾血症B.低钙血症C.低血量休克D.代谢性酸中毒E.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9.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中,不强调的是A.反复惊厥,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B.病情迅速恶化C.急性起病伴高热D.大便检查异常E.脑膜刺激征阳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但是肠道病症状轻微,可有,嗜睡,昏迷,临床上以严重毒血症,休克,中毒性脑病为主,而局部肠道症状轻重或缺如。
10.不符合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共同特征的是A.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B.容易并发肺部感染C.生长发育落后D.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增强E.蹲踞现象---E为法四的症状。
四种先心病只有法四是右向左分流。
16.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血培养B.免疫功能检测C.血常规D.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E.血CRP31.关于小儿年龄分期,错误的是A.婴儿期是指自出生28天后到满1周岁前B.胎儿期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出生为止C.学龄前期是指自3周岁到6~7周岁入小学期D.新生儿期是指自胎儿出生脐带结扎到满28天E.幼儿期是指自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39.对21-三体综合征最具诊断价值的是A.智勇发育落后B.特殊愚型面容C.体格发育落后D.染色体核型分析E.通贯手43.轮状病毒肠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A.肠穿孔B.败血症C.高钠血症D.中毒性脑病E.脱水,酸中毒41.做PPD试验后观察结果的时间为A.12小时内B.48~72小时C.72小时后D.24~48小时E.12-24小时解析:略42.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夜间睡眠中突然昏迷,死亡。
其最觉原因是A.窒息B.低血容量休克C.败血症并急性化脓性脑膜炎D.心力衰竭E.自发性低血糖发作44.下列关于人初乳的描述,正确的是A.糖含量最高B.脂肪含量最少而蛋白质含量最多C.蛋白质含量较低D.脂肪含量最高E.蛋白质,糖及脂肪含量均最低46.关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肺表面活性物质至孕28周时迅速增加B.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产生C.湿肺是由于肺部感染炎性渗出造成的D.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呼吸频率可达80~90次/分,伴呻吟、发绀E.早产儿呼吸不规则,易出现呼吸暂停52.男婴,6个月。
出生时诊断为“法洛四联症”。
近两天常于哭闹时突然四肢抽搐,青紫加重,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持续时间2~3分钟。
首先考虑为A.脑栓塞B.休克C.脑脓肿D.缺氧发作E.心力衰竭解析:法四的患儿易出现缺氧发作,符合症状。
53.男婴,6个月。
高热3天,惊厥2次,呕吐2次,不伴腹泻。
查体心、肺、腹均无异常。
血WBC18×10^9/L,N 0.85。
查体最应注意的体征是A.前囟隆起B.颈强直C.Babinski征(+)D.Brudzinski征(+)E.Kernig征(+)55.一健康女婴,体重8Kg,身长68cm,已能抓物、换手、独坐久,能发复音。
其符合的最早月龄是A.13~15个月B.11~13个月C.9~10个月D.4~6个月E.7~8个月解析:1岁小儿75cm,故该女婴1岁以下,7-12月身高计算公式=65+(月龄-6)*1.5,可得月龄为8月。
59.女婴,2天。
嗜睡1天来诊。
足月产,有窒息史。
查体:R 30次/分,面色发绀,前囟饱满紧张,心率90次/分,心音低钝,四肢肌张力差,拥抱反射消失。
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低血糖B.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新生儿肺透明膜病D.胎粪吸入综合征E.新生儿湿肺63.男婴,6个月。
足月顺产,人工喂养。
查体:体重5.4kg,身长66cm,前囟未闭,未出牙,皮肤干燥,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6cm,心肺未见异常。
最可能的诊断是A.重度营养不良消瘦型B.中度营养不良C.轻度营养不良D.重度营养不良水肿型E.正常婴儿解析:答案C。
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是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测量方法为在腹部脐旁乳头线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处,将皮肤捏起,测量其上沿厚度。
正常小儿多在0.8.厘米以上。
0.8cm—0.4cm是轻度营养不良;小于0.4cm是中度;消失是重度。
根据0.6cm考虑是轻度营养不良,故选C。
64.女孩,5岁。
患急性感染治疗1周,临床表现恢复正常,门诊医生需根据外周血象的变化作分析,该患儿白细胞分类的正常比例应约为A. 中性粒细胞0.35、淋巴细胞0.60B. 中性粒细胞0.50、淋巴细胞0.45C. 中性粒细胞0.60、淋巴细胞0.35D. 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65E. 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070.女孩,2岁。
发热、流涕、咳嗽3天,皮疹6小时。
查体:精神萎靡,前额及耳后有浅红色斑丘疹,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粗糙,两肺呼吸音粗。
最可能的诊断是A. 麻疹B. 幼儿急诊C. 风疹D. 川崎病E. 咽结合膜热解析:答案A,麻疹特点:有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结膜炎,发热第2—3天出现口腔黏膜斑,出诊顺序:耳后-发迹-颈部-额面-四肢。
最常见的并发症肺炎。
故此题选A。
幼儿急疹多见于婴幼儿,1岁以内为主。
骤起高热,持续3~5天,而突然下降,可伴发高热惊厥,呼吸道卡他症状不明显。
热退时或热退后出现皮疹,呈散在玫瑰色斑丘疹,以躯干为多,1~2天即自动消退,疹退后一般不脱屑或留有色素沉着。
发热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风疹重点应与轻型麻疹相鉴别。
风疹特点为:多见于幼儿及学龄前期小儿,成人少见。
前驱期短而症状轻,无热或低热,轻咳、流鼻涕,较少发生眼结膜炎,无科氏斑。
起病1~2天后即出疹,迅速见于全身。
皮疹为稀疏色淡斑、丘疹,1~2天内即消退,不脱屑、不留痕。
同时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很少并发症,预后好。
测血清特异抗体可助鉴别。
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此病必备诊断条件:发热5天以上,可以直接排除。
咽结合膜热耳后不是红色丘疹而是淋巴结肿大。
71.女孩,1岁。
无不适,未接种过卡介苗。
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其父患活动性肺结核,并时有咯血。
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
PPD试验(+)。
宜采取的措施是A. 隔离观察B. 接种卡介苗C. 继续观察,暂不处理D.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E. 痰培养解析:答案D74.男婴,3天。
黄疸迅速加重2天。
足月儿,母乳喂养。
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89umol/L。
母血型为O型、Rh阳性,父血型为AB型、Rh阳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A.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B.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C. 新生儿败血症D. Rh血型不合溶血病E.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答案E,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见于母亲为O型,儿子为A型或者B型;题干给出父母的的血型所以可以判断出儿子的血型。
79.男婴,9个月。
发热3天,烦躁、流涎1天。
查体:一般状态可,前囟平坦,咽部充血,咽峡及软腭部可见直径2~3mm的疱疹及溃疡,颈部无抵抗,心、肺听诊正常。
其病原体可能为A.溶血性链球菌B.腺病毒C.柯萨奇病毒D.副流感病毒E.流感嗜血杆菌解析:答案C,根据题干不难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咽结合膜热为腺病毒老考点。
88.女孩,2岁。
腹泻伴呕吐3天,大便7—8次/日,为黄绿色浠水样便,黏液较多,时有发热、腹痛。
粪常规示白细胞(++)。
不宜采用的治疗是A. 液体疗法B. 锌制剂C. 止泻剂D. 肠道微生态制剂E. 肠道黏膜保护剂解析:答案C,脓、黏液便止泻会导致,病菌和代谢无积存在肠道加重中毒症状。
89.女婴,8个月。
发热、呕吐、腹泻、少尿2天。
查体:哭无泪,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皮肤弹性差,呈花纹状。
心音低钝,四肢末梢凉。
实验室检查:粪常规未见红细胞、白细胞,可见脂肪滴。
血清钠135mmol/L。
患儿的脱水程度属于A. 中度等渗性脱水B. 中度高渗性脱水C. 重度低渗性脱水D. 重度等渗性脱水E. 中度低渗性脱水解析:答案D男孩,5岁。
水肿伴尿少3天。
病前2天有“上感”史。
查体:BP90/60mmHg,眼睑及颜面水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22g/L,胆固醇1.25g/L,PPD试验(—)。
尿常规:RBC10/HP,7.2mmol/L,肾功能正常,血C3蛋白(++++)。
120.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A.IgA肾病B.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C.原发性单纯性肾病综合征D.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E.病毒性肾炎121.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泼尼松B.青霉素C.环孢素AD.甲泼尼龙E.雷公藤多苷122.若住院期间,患儿经限盐并给予大剂量呋噻米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加,水肿消退,但随后出现精神萎靡、头昏、乏力、恶心、呕吐、尿量减少。
查体:BP66/45mmHg,四肢凉。
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低血容量休克B.急性肾衰竭C.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D.电解质紊乱E.高血压脑病123.若患儿经治疗,尿蛋白转阴9个月,已停药。
2周前出现发热、咳嗽,随后出现尿蛋白(+++)、水肿,现已无感染表现。
以下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A.使用免疫调节剂B.抗凝利尿治疗,不必限盐C.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D.本次治疗可不必使用抗生素E.按初次方案重新开始治疗127~129题男孩,1岁。
发热8天,皮疹3天入院。
外院抗生素治疗7天无效。
查体:T39℃,烦躁不安,全身淡红色斑丘疹,双眼结膜充血,口唇鲜红、干裂、草莓舌,右颈淋巴结蚕豆大,质硬,有压痛。
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腹软,肝、脾无肿大,指、趾端硬性肿胀。
实验室检查:血WBC19×109/L,N0.78,L0.22,Plt420×109/L,血沉120mm/h,血培养(—)。
127.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A.幼儿急疹B.猩红热C.咽结合膜热D.川崎病E.麻疹128.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B.对症治疗,观察C.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D.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E.青霉素129.对预后有重要意义的随访检查项目是A. ASO、ESRB.血常规C.心脏彩超D.心电图E.尿常规男孩,1岁。
发热伴咳嗽、气促7天。
自出生后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落后,多次患肺炎,查体:T38℃,P120次/分,R50次/分。
消瘦,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胸骨左上缘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