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卷01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卷01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01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此句诗词中涉及的古代开国帝王有()A.秦皇、汉武B.唐宗、宋祖C.秦皇、宋祖D.汉武、唐宗2.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的措施是()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B.削弱和分割相权C.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D.重视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3.下图中1和2的位置分别应是()A.西夏和辽B.金和西夏C.辽和西夏D.西夏和南宋4.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

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A.辽B.西夏C.金D.元5.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6.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7.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8.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清明上河图南宋纸币铜板拓片市舶司遗址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9.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

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回纥族10.下图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该处是()A.政权名称B.建立时间C.创建者D.地方制度11.为了对疆域进行有效管理,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的是()A.汉朝政府B.唐朝政府C.宋朝政府D.元朝政府12.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13.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

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

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南宋临安D.元朝大都14.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15.《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

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A.科举制的创立B.印刷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政权的并立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寇准认为澶州北城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皇帝亲临会极大地鼓舞士气,于是力请宋真宗渡河,他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材料二“……二、双方撤兵,以白沟河为国界,互不侵犯。

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藏匿。

三、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请回答:(1)材料一中战争的结果如何?(2分)(2)材料二中盟约的签订与材料一中战争的结果有没有关系?请具体说明。

(3分)(3)北宋每年向辽提供的“助军旅之费”被称为什么?其有何影响?(4分)(4)有人说,这一盟约是不平等的,是屈辱的。

你是如何看待的?(3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初三晚,大军哗变,将士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结束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材料二在宋一代,文士地位显赫的程度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

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

因此,宋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由文官担任。

材料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

”——《梦梁录》“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材料四“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元史》(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随后的“杯酒释兵权”的目的是什么?(3分)(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积极的作用?(4分)(3)材料三中“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说明了什么现象?请分析当时“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原因。

(6分)(4)材料四中“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3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繁荣】材料一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区几十个国家通商。

两宋时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及深度开发,促使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取代了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

——维基百科(1)列举一例,说明宋代制瓷业的重大发展。

(2分)(2)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

为发展海外贸易,宋朝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3)由材料一可看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市民生活丰富】材料二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令人眼花缭乱……(4)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3分)1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宋元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观察下面两组图片,回答问题。

【发明篇】图1 图2 图3【人物篇】图4 图5 图6(1)图1中的人物是谁?与图2相关的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发明于何时?图3最早出现于何时?(4分)(2)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还有哪一成就?你如何看待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4分)(3)宋元时期,史学和文学成就斐然,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3分)(4)列举与③齐名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其他三位剧作家。

(3分)(5)根据两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3分)第二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秦皇”指秦始皇,“汉武”指汉武帝,“唐宗”指唐太宗,“宋祖”指宋太祖。

其中属于开国帝王的是“秦皇”和“宋祖”。

2.【答案】D【解析】宋朝重视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

这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和北宋并存的政权是辽和西夏。

辽在北宋的北面,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故选择C 项。

4.【答案】A【解析】澶渊之盟是宋辽势力均衡的产物,虽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但也使宋辽边境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局面的出现,由此判断A正确。

5.【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这时政权并立的先后顺序为五代十国、辽,北宋与辽、西夏,北宋与金、西夏,南宋与金、西夏。

故选择D项。

6.【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辽、北宋、金、南宋、西夏建立的时间都在10世纪到13世纪的范围之内。

其中属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

北宋和南宋都是汉族建立的政权。

故选B。

7.【答案】B【解析】景德镇是北宋时兴起的,后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交子、会子是宋朝时出现的;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故选择B项。

8.【答案】A【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象;南宋纸币铜版拓片表明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市舶司是宋朝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故A项符合题意。

9.【答案】A【解析】题干所给史料记述了该民族兴起于朔漠并先后吞并了西域灭掉了西夏、女真政权(金)……最后南下统一了全国。

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据所学可知,蒙古族兴起于我国北方,经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南征北战,灭掉了西辽、西夏、金(女真族建)、吐蕃、大理、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故选A。

10.【答案】C【解析】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了行省制度。

11.【答案】D【解析】元朝时期,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故选择D项。

12.【答案】B【解析】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

故选择B项。

13.【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岁币”“契丹和西夏”“瓦肆”等可知,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北宋东京。

北宋都城东京十分繁华,出现了娱乐性场所“瓦肆”,北宋与辽、西夏议和,每年需向辽和西夏支付大量“岁币”。

故选B。

14.【答案】D【解析】元杂剧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著名的戏剧家有关汉卿等。

故选择D项。

15.【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节约了印刷成本,提高了印刷速度,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印刷术的发展对材料中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

故选B。

二、16.【答案】(1)辽军受挫,北宋获胜。

(2)有。

北宋政府以这一战争的胜利作为条件与辽议和。

(3)岁币。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4)略。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考查宋辽之间的澶州大战,第(2)(3)问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均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第(4)问为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960年,陈桥兵变。

加强中央集权。

(2)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3)说明了宋代商业繁荣。

南方战乱少,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发展;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