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 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 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 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 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 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 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从以疾病 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我国中医药的理论思 维和辨证论治方法,以及中医医疗保健模式符合未 来医学发展趋势,将显示其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
中医药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 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 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 不仅贯穿于中医药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理 论和防病治病、养生康复的临床实践,而且深刻 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 情趣,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
中医药在理论上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 病防治观,其本质特征是从整体、功能和运动变化的 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
——形成了多学科中医药研究格局,推进了中医药科 技进步。
——着力推进中药现代化,中药产业不断壮大。
——中医药文化价值受到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创 了新局面。
——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 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医疗机构发展迅速,成为我国 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力量。
4、广大人民群众信赖中医药
中医药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广大人 民群众信中医、用中医、吃中药,很多人自觉不 自觉地运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 中医药已深深地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中。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
5、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
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 不断扩大,已有70多个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含有中医 药内容的政府协议94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45个。中医药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药 产品出口总额已超过10亿美元。2008年11月,世 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 并发布了《北京宣言》。2009年5月,第62届世 界卫生大会又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为中医药 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2009年4月,作为医改重要配套文件,国务 院颁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 意见》。这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的纲领性文件, 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 程碑意义。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扶持和促进 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中医药工作
在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下,各相 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出 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扶持和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 中医药发展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在医改文件 及相关配套文件制定中,各相关部门充分纳入中 医药内容,体现中医药特点,发挥中医药作用。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 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中医药方针政策,为中医药事 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初步建立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可及 性有了较大提高。
——推进了中医药继承创新,中医药服务能力有了明 显增强。
——基本形成了中医药教育体系,人才队伍数量和素 质得到提高。
3、各地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
各地将中医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议事日 程。大多数省份建立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许多省份加强了中 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很多地方制定出台了党委、 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召开高规格的中医药发展大会,加大对中医药的 投入 。各地中医药发展的态势很好。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王国强 2010年8月30日 上海浦东
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 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长期以来,中 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 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这是我国医药卫生 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广泛走向世界,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 “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 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制定和实施扶 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 和民族医药服务”。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医 药在防病治病关于深化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 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要“充 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
(二)中医药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 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 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 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 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 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 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
中医药在实践中体现为追求阴阳平衡和谐的防治 原则、个性化的辨证论治、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 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方面的特点。
从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中医药还具 有注重预防保健、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 务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 间广阔等方面的优势。
当前,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 来,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 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 变,现代的医学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 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中医药的理论思维和 辨证论治方法的生命力进一步凸显出来,正越来 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欢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