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财务分析

第十一章财务分析

第十一章财务分析【重点导读】本章围绕各种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章的重点是各种财务指标的分类、定义、计算和分析方法;财务指标综合分析的内涵、特点和应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各种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权益乘数的含义和计算;利用杜邦分析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第一节偿债能力分析站在债权人的角度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率。

主要把握:关于三个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三个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三个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并不是说这三个指标越高越好,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要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

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

但是,流动比率也不可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好,企业为了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过多的将资产占用在流动资产上,但是流动资产的收益能力比长期资产的收益能力要差,所以流动比率越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资产的收益水平较差。

运用流动比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

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账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至,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

(2)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看,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

(3)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

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后的余额。

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在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方面有更好的说服力。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时是安全标准,因为,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必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尽管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但是并不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的流动负债到期绝对不能偿还,实际上,如果企业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力较强,即使速动比率较低,只要流动比率高,企业仍然有望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

计算速动比率时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剔除的原因: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没做处理;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存货估价还存在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

3.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该指标较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多,能够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

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则表示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收益能力不强。

影响变现能力的其他因素:(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2)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3)偿债能力的声誉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比率较大表明:利用较少的自有资金形成较多的资产;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比率过大则需注意控制风险。

2. 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反映总资产内部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配比关系。

企业在评价产权比率适度与否时,应从提高获利能力与增强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即在保障债务偿还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越高,资产负债率就越高,企业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但是资产负债率提高以后可以给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这样就能增强企业获利能力。

所以产权比率要从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3.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4.权益乘数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 ÷(1-资产负债率)=(权益+负债)÷权益5. 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利息支出=财务费用+资本化利息息税前利润=所得税+净利润+利息(资产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或有负债(2)担保责任(3)租赁活动第二节营运能力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状况,对此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

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

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个经营环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正常周转。

资金只有顺利的通过各个经营环节,才能完成一次循环,在供产销各个环节中,销售有着特殊的意义。

因为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收回最初投入的资金,顺利的完成一次资金周转。

通过产品销售情况与企业资金占用量来分析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二、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的口径是否一致。

如果以实际成本核算的话,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等。

在不同的计价方法之下就会影响到期末存货余额,有就会影响到存货周转率的分母。

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符合会计上的谨慎性原则,价格高的存货先发出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价格低的存货作为期末存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由于存货平均占用额减少,所以存货周转率提高。

三、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资产平均余额第三节获利能力分析一、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

因此这个指标是全面评价整个公司投入和产出的配比关系。

二、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平均净资产=(净利÷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总资产报酬率×平均权益乘数站在股东的角度,反映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投入就是净资产,回报就是净利润。

它可以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即反映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因而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

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排序中,该指标居于首位。

三、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的注册资本是保持不变的,而资本公积的形成渠道范围比较窄,往往也不变,那么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主要是指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也就是留存收益的变化,如果从年初到年末留存收益增加了那么资本保值增值率就大于1。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来自于当年的净利润,如果当年有利润的话当然盈余公积就会增加,未分配利润也会增加;如果当年没有利润的话,当然就不需要提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也不会增加,所以从年初到年末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主要看企业经营的业绩,如果有效绩,当然留存收益增加,资本保值增值率就大于1。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四节财务综合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1.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该指标的高低取决于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2. 权益乘数反映所有者权益同总资产的关系,在总资产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企业适当开展负债经营,相对减少所有者权益所占的份额,就可使权益乘数提高,这样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企业也需要承受较大的风险压力。

3.权益乘数、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这三个指标的关系(1)功能是一样的,反映的都是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2)变动方向是一致的,权益乘数越大,产权比率也就越大,资产负债率也越大;(3)换算关系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反映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倍数关系。

权益乘数=(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本章思考题:1.偿债能力分析涉及哪些主要指标?如何判断这些指标的合理性?2.营运能力分析测算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如何分析评价?3.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哪些?4.什么是杜邦分析法?如何运用该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