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的传播ppt52 北师大版优秀课件

光的传播ppt52 北师大版优秀课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太阳

地球
日食
太阳
地球

月食
1.神秘的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
2.为什么屋里的墙上会出现倒立的人影?
2.为什么屋里的墙上会出现倒立的人影?
2光.为沿什直么线屋传里播的形墙成上的会现出象现—倒—立小的孔人成影像?
在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 战国时期,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墨 翟和他的学生就做了小孔成像实 验。在《墨经》中有这样的精彩 记载:“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 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 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 成景于下。”这是世界上对小孔 成像最早的精辟论述。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皮 影 戏
1.神秘的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 2.为什么屋里的墙上会出现倒立的人影?√
3.终点处的计时员是看到冒烟开始计时, 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4.此时此刻,我们能否看到过去的景象?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吗?
介质


真空
3×108 m/s
空气 略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4.此时此刻,我们能否看到过去的景象?√
1.光源:能够发光 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 同种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X108m/s 。
探究光源的分类 管 仲:分类——比较
管仲:“分类——比较”探究模式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春秋 时期齐国的政治家、“春秋第一相”。为 了有利于农业生产,他采用“分类——比 较”的方法对土壤进行了科学细致地划分, 从现在看来,这种划分都十分科学。
探究:光在气体中如何传播? 光在液体中如何传播? 光在固体中如何传播?
研究光的传播
结论:光在气体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固体中沿直线传播
1.光在不同介质中也沿直线传播吗?
结论:通常情况下,光在不同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2.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也沿直线传播吗? 结论: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寻找我的金箍棒
光在气体、液体、 固体中如何传播
管 仲:分类——比较 贾思勰:连续缺点——改进 祖冲之:并归——进化
祖冲之:“并归——进化”探究模
祖冲之式(公元429年─公元500年), 南北朝时期人,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他 经过多年测算,发现“岁岁有差”,于是 他将“岁差”并归入旧历法中,使历法进 一步精确,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历法《大明历》。
你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吗?
我们将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月亮虽明,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光 彩,只是借助太阳的恩赐才富丽 堂皇;恒星闪烁,看似微弱,却 是用自己的能量散发光芒!
——《人生就是奋斗》
太 阳
水母
蜡烛
萤火虫
天然光源
光源
人造光源
研究光的传播
研究光的传播
器材:激光笔、空矿泉水瓶、香、火柴 一杯滴有牛奶的水或一杯橙汁、 果冻或茶色玻璃
探究光源的分类 寻找我的金箍棒
管 仲:分类——比较 贾思勰:连续缺点—(公元六世纪),北魏时人, 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在他所著的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他在养殖羊的过程 中,如何对养殖方法存在的缺点,不断加 以改进,从而最终养殖成功。
探究光源的分类
探究光源的分类 寻找我的金箍棒 光在气体、液体、 固体中如何传播
进一步得出结论
管 仲:分类——比较 贾思勰:连续缺点——改进 祖冲之:并归——进化 陶弘景:怀疑——反驳
陶弘景:“怀疑——反驳”探究模式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时人,著名的医药家。 在《诗经·小雅》中记载“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古人以为蜾蠃有雄无雌,没 有后代,于是捕捉螟蛉的幼子来当作义子喂养。 陶弘景对此说法怀疑,他通过连续观察,发现蜾 蠃不仅有雄有雌,还有自己的幼子,捕捉螟蛉幼 子并不是要喂养,而是给自己的幼子做食物。
结论:通常情况下,光在不同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结论: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归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 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古人说:“立竿见影”,这个现象是由于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
1.神秘的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探究光源的分类 寻找我的金箍棒 光在气体、液体、 固体中如何传播
进一步得出结论
比较光速与声速
管 仲:分类——比较 贾思勰:连续缺点——改进 祖冲之:并归——进化
陶弘景:怀疑——反驳 茅元仪:结论——引发
1.神秘的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日食
月食
2.为什么屋里的墙上会出现倒立的人影?
3.终点处的计时员是看到冒烟开始计时, 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1.神秘的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2.为什么屋里的墙上会出现倒立的人影? 3.终点处的计时员是看到冒烟开始计时,
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4.此时此刻,我们能否看到过去的景象?
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4.此时此刻,我们能否看到过去的景象?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11 m, 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分20秒到达地球。
8分20秒
反馈练习二
1.神秘的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
2.为什么屋里的墙上会出现倒立的人影?√
3.终点处的计时员是看到冒烟开始计时,
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约空气中的3/4
玻璃
约空气中的2/3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如果一个飞人以 光速绕地球飞行, 在1s内他就可以 绕地球7圈半!
反馈练习二
1.神秘的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
2.为什么屋里的墙上会出现倒立的人影?√
3.终点处的计时员是看到冒烟开始计时,
探究光源的分类 寻找我的金箍棒 光在气体、液体、 固体中如何传播
进一步得出结论
比较光速与声速
管 仲:分类——比较 贾思勰:连续缺点——改进 祖冲之:并归——进化
陶弘景:怀疑——反驳 茅元仪:结论——引发
茅元仪:“结论——引发”探究模
茅元仪(1式594年-1640年)明末爱国将领、 军事火器专家。他设计火器“火龙出水”, 就采用第一节龙形箭筒燃烧后,自动引发 第二级的神机火箭,射向敌方,威力极大! 这也是现代二级火箭的雏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