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小学生朱自清读本》阅读测试题

小学语文《小学生朱自清读本》阅读测试题

《小学生朱自清读本》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在《朱自清散文集》中一文中出现。

2、《背影》一文是为了纪念而写的。

3、《夜游秦淮河》一文作者把秦淮河比作来写,秦淮河的船有大船和小船,小船就是所谓的。

4、《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游记散文里的一篇,主要描写了
的潭水。

5、在《威尼斯》一文中,朱自清成一种摇橹的小船为。

6、“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出自朱自清的散文
《》。

7、《房东太太》主要介绍了(人物)。

8、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生活十分艰难。

有一次他外出时被一个乞丐跟上了,为了甩掉乞丐,他就说:
“”话音刚落,只见乞丐转身就走了。

9、《》一文介绍了朱自清的两个孩子。

10.《南京名吃》一文中朱自清介绍的各大茶馆都有的小吃
是,南京的名产是,但南京人认为
更鲜嫩。

11.作者在《山寺赏梅》中,去看梅花。

12.《庞贝古城》中介绍滂卑人是会享福的,他们的造得很好。

二、选择题(20分)
1.《背影》写的是作者()的背影
A.母亲
B. 儿子
C. 父亲
D.孙子
2.“因为我有子女,所以我爱一切的孩子。

”这是()的诗。

A. 周启明
B.朱自清
C.平伯
D.周一多
3.蒙自有什么节日()
A. 泼水节
B. 火把节
C.冷食节
D.采莲节
4.秦淮河在什么地方?()
A. 苏州
B. 南京
C. 北京
D.泰州
5.《荷塘月色》中用了()的句子。

A.《十七史》
B.《采莲赋》
C.《百花开》
6.在《冬天》中,作者一家四口子在山城()过了一个冬天。

A.重庆
B.昆明
C.台州
7.在《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几年?()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8.《判若两人的阿河》中的阿河是个苦命的孩子,过去的阿河头发(),像冬天的枯草。

A.乱蓬蓬的
B.刷的光光
C.秃顶的
D.油油的
9.《我所见的叶圣陶》中作者亲眼看见叶圣陶写的是()
A.《稻草人》
B.《旅行家》
C.《小白船》
D.《古代英雄的石像》
10.《罗马》一文介绍了罗马的斗狮场,坐在最下层的是()
A.公务员
B.平民
C.罪囚
D.皇帝与外宾
三、阅读理解(15分)
(一)背影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