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8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讲义)

最新2018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讲义)

最新2018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讲义)
楷书结构原则——平正
平正的含义
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

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

”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

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

平正的要领
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
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

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

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

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

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
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
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
中部有口“口”“日”的字要把“口”“日”安排在竖中线上,并且在竖中线上所占空间匀称,其他笔画做合理安排。

5、相交竖中线
撇、捺画在竖中线上交叉。

(二)横平竖垂
1、横平
汉字从整体上看横比竖多。

我们在写横画时一定要根据结构需要,准确的安排每一个横画的位置,精确的测定其长短比例,并保持它们的平行距离和左低右高的势态。

(1)单横
在一个字中,如果横画只出现一次,这一横画往往在字里充当主笔。

要把它写成长横,以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2)双横
双横上下相叠,必须要一短一长,间距保持平行。

如果长短一致,则会失去主次和美感。

(3)三横
三横上中下相叠,宜两短一长,中间一横也可稍短或稍长,但不可与长横挣位。

三横的间距相等,以体现结字均衡的原则。

(4)多横
多横重叠是指多个结构单位的重叠排列,在每一个结构单位里仍按上述原则安排,只不过要从整体上考虑他们的空间大小和长短变化。

2、竖垂
竖起着支撑字架的作用,要求写的挺拔劲健,同时根据结构的需要,在长短、粗细上要有所变化。

(1)单竖
单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2)两竖
两竖并列,一左一右,一般为左低右高,做到有主有从。

(3)多竖
多竖相并立,以均衡排列,各具姿态。

楷书结构原则——匀称
匀称的含义
匀称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结构单位与结构单位之间空间大小要基本一致,否则,会失去协调和美感。

匀称的要领
(一)疏密均匀
楷体字的结构经营,不应单是着眼于点画、偏旁和结构的有笔墨处,还要考虑被点画、偏旁和结构单位分割的千姿百态的大空间和小空间。

古人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因此,在书写时,正确处理黑与白、疏与密的辩证关系正真做到黑白均衡,疏密停匀。

1、疏密停匀
笔画多而重叠并列的字,笔画安排要疏密停匀、布白相称。

2、中密外疏
字的中间笔画多的字,要安排的紧凑,并成向外的辐射状。

3、上密下疏
上部笔画多,下部笔画少的字,应上部紧凑而均匀,下部疏朗而开阔。

4、上疏下密
上部笔画少,下部笔画多的字,宜上疏下密。

(二)均衡对称
均衡对称是指在字的左右部位出现笔画对应,数量相当的部件是,这些部件应在竖中线左右均衡安排,以保持对称。

1、竖画左右并列
左右并列的中间两竖,距离竖中线的空间要相等。

2、点画左右呼应
当一个字的左边右边有点画时,要做到与竖中线的间距相等,并且成左低右高状。

3、撇捺左右相称
当撇捺分布在竖中线上时,要求撇捺的长度、倾斜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做到左右相称。

4、相同结构左右对称
相同结构单位并列要在竖中线左右对称安排,并做到左稍低右稍高。

(三)穿插得当
汉字里的穿插现象很普遍。

要注意重心平稳,笔画均匀。

1、单竖穿插
单竖(含竖钩)穿插横画,竖画居竖中线,以求重心平稳。

2、双竖穿插
当双竖穿过横画时,要分别将双竖安排在书中线的左右两侧,使左右对称。

并且要做到左略短,右稍长。

还要注意反差不宜过大。

3、横穿
横穿指先完成竖向笔画或斜向笔画,再用长横穿插,要求横在竖画的中部穿插,以体现上紧下疏的结构原则。

楷书结构原则——紧凑
紧凑的含义
连接很紧,没有空隙、间隔或多余的部分,安排得很紧凑。

紧凑的要领
为求紧凑的结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突出主笔
每一个字都有主副笔之分。

主笔在一字中起着平衡重心、支持字架的作用。

主笔以外的笔画为副笔,它辅助主笔完成整体平衡中心,调整字形的作用。

主副笔之间如众星捧月,相映成趣。

1、横作主笔
在汉字的上、中、下三个部位起着天覆地载与平衡作用的横画,要做主笔处理,要写的长一些。

其他笔画相应收缩,不要喧宾夺主。

2、竖作主笔
在字的中部、左部、右部起着主干、护卫等作用的竖,往往是顶天立地。

这些竖就是主笔。

如果在一个字中有两、三个竖画,这就要考虑哪个竖画应写得更长一些,努力做到错落有致。

3、撇作主笔
撇在汉字中起着拱卫、承托、覆盖、平衡的作用。

如直撇、长斜撇、弧状撇、横撇等,它们往往在字的结体中以主笔的姿态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笔画应该避让收敛,以映衬主笔。

4、捺作主笔
捺画在字中起到对称、平衡、承托等作用。

一般情况下,斜捺、平捺笔画较长,常在笔里做主笔。

5、钩作主笔
竖钩、竖弯钩、斜钩、横折钩等钩画,往往在字中做主笔,起着调整重心、拱卫中宫,支撑字架等作用。

(二)意聚中宫
字的结构严谨与否主要看构成这个字的笔画是否拱卫中宫。

只有围拱中宫,才能聚神敛气。

这就像太阳系一样,所有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

如果一个字失去了中心,那么就会气散神伤。

1、中宫聚拢
(1)横竖交于中宫
横画和竖画在中宫处相交。

(2)撇捺相聚中宫
撇画和捺画在中宫聚拢。

2、中宫移位
由于汉字结构的多样性,字的中宫并非都落在字的正中间,而是有的偏上,有的偏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

如“羊”字,他的中宫偏上,“身”的中宫偏右等等。

(1)中宫在上
(2)中宫在右
(三)呼应连贯
呼应连贯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前呼后应,左顾右盼,上带下连,回抱照应,以此构筑起一个有机的整体。

1、笔画的呼应连贯
楷体字的笔画特点是一笔是一笔,不像行书那样牵丝映带,所以,楷体笔画间的呼应顾盼是由上一笔向下一笔过渡的空中虚线体现出来的。

2、结构单位间的呼应连贯
为了达到结构严谨,意聚中宫的目的,我们不仅要在笔画之间体现出呼应连贯的情致,还要照顾到上下之间、左右之间的俯仰向背、回抱照应的关系。

(1)俯仰
俯在书法中是指字的上部要俯首下顾,仰是指字的下部要引笔上盼,俯仰结合才能体现出上下顾盼的照应关系。

(2)向背
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右相向,有的左右相背。

相向结构的字,宜将左部最后一笔引领右部的第一笔,同时左右部件之间要注意笔画的避让朝揖。

相背结构虽朝向相反,但要有左右呼应顾盼的笔意。

楷书结构原则——变化
变化的含义
用笔的变化,一是指形态上的变化。

如方圆、曲直、藏露、俯仰、向背、肥瘦、长短、强弱等,以体现矛盾统一的意识规律。

二是从笔画上看,有平直、斜侧的不同,以表现平正中见险绝的风姿。

三是指笔画变形,如横变提,捺变点,以表现迎让伸缩的变化。

变化的要领
(一)对比变化
把字写的平正是就字的整体而言。

但如果把字的横画写的一样长,竖画写的一样齐,点画写成一个形,那么就会缺少视觉上的美感。

所以,根据汉字结构美的规律,处理好疏密、长短、大小、多少、虚实、宽窄、粗细、内外、俯仰、迎让、伸缩的对比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长短得体
合理安排笔画长短以表现主从、揖让、对比的关系。

2、宽窄适度
笔画多的部件空间占位宜宽:笔画少的部件,空间占有比例宜窄,以使上下、左右重心平衡。

3、欹正相生
在一个字里,有的结构单位取正势,有的结构单位取偏势,要做到偏正相映成趣。

(二)参差错落
汉字结体在变化中要注意参差错落,不然便会流于刻板呆滞。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