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态实验报告

组态实验报告

组态实验报告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班级:16070342学号:1607034215姓名:孙涛实验一:组态软件基础知识介绍一、实验目的:了解图灵开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建立节点、建立设备、定义标签、图页的创建、配置图页动画和布置二、实验步骤及结果:(1)建立节点、建立设备(2)定义标签(3)图页的创建三、实验心得:初步了解了图灵开物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了建立工程的步骤,为后续实验打下了初步基础。

实验二:组态软件动画连接设计一.实验目的:1.1 组态软件设计动画了解。

1.2简单动画的熟悉及应用。

二.实验设备2.1 中北大学-施耐德电器联合实验室ZSJ-A电器自动化平台2.2 实验台配套通信线、跨接线若干。

2.3 实验箱三.实验内容3.1 熟悉掌握标签的添加及应用。

3.2 熟悉掌握图页属性及动画。

3.3 熟悉掌握动画及标签的关联。

3.4 熟悉掌握基本动作的应用、按钮、变量的应用。

3.5 用变量方法控制一个圆能往右平移后再往左平移。

提示,dValue0为开关量,aValue0为模拟量。

(必做)二.实验步骤及结果:(1)按照试验一新建一个工程。

(2)在标签中设置两个模拟变量,一个开关变量,设置如下:(3)右击图页,新建图页,图页名,自己任意取。

点击画直线,画完直线,点击直线,在属性中设置,线性设置为“管道线”,线宽设置为20,点击动画。

设置流动设置旋转水平移动、垂直移动水平缩放、垂直缩放液位变化动画:点击先画一个椭圆,可以修改画刷颜色(建议修改成跟图页底色一样的颜色),再画一个与之前大小一样的椭圆,设置属性---“画刷颜色”为蓝色。

点击动画,设置百分比显示,然后把如图的二图放在一图上面,点击运行。

颜色填充:画一个圆,属性设置与上面一样,(建议画刷类型改为中心亮)。

在动画中设置“填充颜色”,如图所示,程序运行后,圆的填充颜色会闪烁。

表达式改为a1.Value(正弦波模拟量),可以设置断点值(0--100)和不同断点值对应的颜色,在到达不同值时闪烁不同的颜色,最后运行。

实验任务:(1)变量方法控制一个圆能往左平移后再往右平移。

提示,dValue0为开关量,aValue0为模拟量。

(2)用变量法控制一个圆其走向为正方形。

其中,v.avalue0,v.avalue1为模拟量,v.dvalue0,v.dvalue1为开关量。

四.实验心得此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标签与图页动画的连接和通过变量编写程序设置动画,按照老师要求编写了一个小球左右移动和绕一圈的程序,掌握了在图灵开物的编程方法。

实验三:组态软件、单元、插件的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并会使用符号、单元、和插件;2、掌握菜单与配方的使用3、掌握报警实时与报警历史4、会使用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1、符号:打开符号的菜单栏,将其拉到图页内;通过点击所选符号,查看所选符号的基本属性,动画,及事件,可以看到符号除了基本属性有参数外,动画及事件项均是无,如下:选中图页中符号——右键——符号——分解符号,可将该符号分解成若干个图元。

综上:符号只是一些基本图元的组成,其内部组合了直线,椭圆、矩形等基本图形。

不具备任何功能。

2、单元同样的,打开单元,在里面找到同样的图形——供水泵,如下:3、插件(插件的具体使用见实例)4、实例:实例一:单元的使用上面所选供水泵单元具体能够实现动画为:鼠标单击水泵可以启动水泵,水泵的叶片开始旋转;此外,当水泵由于长时间工作导致过热是,水泵的颜色自动改变;在供水泵的事件里:其中用到的变量为V.aValue0、V.avalue1、V.dValue0、V.dValue3;V.dValue0:启停控制;V.dValue3:主体过热、正常控制。

V.aValue1:旋转速度控制。

V.aValue0:扇叶的位置,属于中间变量;设计者只要把水泵单元库拖出放置到图页上,它就具备了此功能。

接下来要用三个按钮实现供水泵的功能控制,启停按钮、旋转速度按钮、主体正常、过热显示按钮(过热时按钮按下,正常时按钮弹起)。

要注意的是:在单元的属性栏里,有一行替换参数,它的作用在于,我们可以用自己定义的标签替换单元内部所固有的标签。

从而对单元进行一定的控制作用(可以使用全局标签,也可以使用图页标签。

)下面是已用另定义的标签替换好的。

替换并不唯一,大家可按自己的方法自行替换。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实例二:菜单及配方制作菜单:此命令可以在图页中添加一个菜单对象,操作步骤如下:单击此命令或工具栏中的快捷键;将鼠标移至编辑区中。

按住鼠标左键并拖曳它创建一个菜单对象;双击菜单对象后弹出对象属性对话框。

菜单名:即菜单对象的名称,此名称在图页中是唯一的,图页之间的菜单对象名称可以重名,可以是任意字母、汉字、数字和一些特殊的符号组合,最多可包含255个字符。

如menu0;菜单项:单击“菜单项”选项,可在弹出的菜单编辑窗口中编辑菜单项。

实现用菜单给各个文字框赋值。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实例三:报警实时及报警历史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当现场的数据超出正常范围时,系统应以报警的方式将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

图灵开物的报警分为实时报警和历史报警。

实时报警用来实时显示产生的报警信息,当数据恢复正常时,报警也自动消失。

历史报警用来查询开机后所产生的所有报警信息。

该实例要实现的内容为:对温度和压力两个物理量进行检测,当温度和压力高于某个值时,报警。

(1)建立两个内部仿真波形的标签量:(2)建立如下的界面:5、历史曲线和实时曲线的使用(1)找到实时曲线与历史曲线,将其置于图页内:四.实验心得1.掌握了单元和符号的不同,单元包括符号,可以理解为单元把合成的符号定义了具体的定义。

2.实时报警用来实时显示产生的报警信息,历史报警用来查询开机后所产生的所有报警信息。

通过历史曲线和实时曲线显示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3.掌握了配方和菜单的设置方法。

实验四:组态软件与M218的ModBus通信一、实验目的1、熟悉modbus通信协议2、实现M218与组态软件的modbus通信二、实验任务1、通过组态软件读取M218的相关输入、输出状态,并改变M218程序中相关内存变量,观察输出变化三、实验步骤及结果一、开物版1、外部接线:(1)将PLC编程电缆与计算机连接好(用于实现SoMachine对PLC编程)。

(2)将触摸屏的modbus电缆连接RS485转换器到计算机(用于实现组态软件与PLC通讯)(3)PLC接线面板上24V接SB1(常开触点),然后连接到I0,0V连接ICOM0。

(用于实现外部按钮对PLC进行输入)注意:USB转RS485转换器在抽屉中,如果触摸屏与PLC之间的DB9接口仍处于连接状态,请手动旋转螺丝拆下。

2、新建图灵开物工程并建立PLC节点Turing control 中没有施耐德M218的驱动程序,只能选择支持modbus通信协议的设备来访问PLC。

工程建立及节点建立如其他项目,以下为建立PLC设备的配置及相关参数。

注意:PLC地址、型号、串口号(在设备管理器中查询,每台计算机不一样),以及通信参数。

(1)串口号查询方法:1)在电脑桌面上,找到计算机,单击右键,选择属性。

2)打开界面后在左边选择设备管理器,之后就能找到端口(COM和LPT) 3、建立变量,关联modbus地址:新添加下面几个标签变量%mx0.0 对应modbus地址400001.0%mx0.1对应modbus地址400001.1%mw对应modbus地址400001%ix0.0 对应modbus地址100001%ix0.1对应modbus地址100002%qx0.0 对应modbus地址000001%qx0.1对应modbus地址000002注意:不要直接复制,手动输入,标签说明会自动弹出4、建立图页(1)在图页中加入文本框,并与相应的标签量相关联,以便于显示PLC输入输出端口等状态变化。

(2)在图页添加按钮,用于改变%MX0.0、%MX0.1、%QX0.1状态如下图所示:5、SoMachine编程(1)在串行线路1下添加Modbus设备1)删除串行线路1和2下的设备,如下图6.调试内容在运行环境中按下按键,在运行环境观察响应输出状态的变化,SoMachine 中响应状态也会发生响应变化。

按下电机面板上的红色按钮:7、设备调试在当通信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查看设备,打开调试开关,输出跟踪信息,来分析modbus报文是否发送成功。

使用此功能在工程目录下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debug文件夹,里面的文件内容就是modbus通信的记录。

四.实验心得通过此次实验,熟悉了modbus通信协议,实现M128与组态软件的modbus 通信。

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从中学到了心得知识。

实验五:水箱运输接、抽水动画制作一、实验目的:制作一个动画使水箱在左侧接水时,水箱盖打开,水管中的水向下流动,当水箱接满水时,盖上水箱盖,从左侧接水管位置开向右侧抽水管位置,到达后,水箱盖打开,水管从水箱中抽水,抽净后返回左侧接水处,车头方向为车的行驶方向。

二、实验过程(1)新建工程(2)新建图页(3)放置实验所需符号(4)动画连接设计三、实验程序及结果:试验程序:v.dvalue0与水管和水箱盖相关联,控制水管中水的流动和水箱盖的合开。

v.dvalue1与车头关联,控制车头的可见性,右侧车头为开关接通时可见,左侧车头为开关断开时可见。

v.dvalue2 与v.avalue0控制百分比的上下显示。

v.avalue0与水箱关联,控制水箱的百分比显示。

v.avalue1与水箱、车和水箱盖相关联,控制水箱、车和水箱盖的水平移动。

四.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检测了我们对于组态实验的掌握程度,我们也在实验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学习补充,最终完成这次实验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