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对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摘要三七具有滋补强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三七总皂苷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血流量、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活化、黏附和聚集、降低血黏度、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脑血管缺血缺氧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对脑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依据三七总皂苷近几年国内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心脑血管药理作用作用机制Abstract37 has strong tonic, blood stasis, detumescence and acesodyne effect etc.. 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 (PNS) is the active ingredients extracted from Panax notoginseng, effec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have strong heart, dilating coronary artery, increase coronary blood flow, anti atherosclerosis, reduce platelet surface activity, inhibiting platelet activation, adhesion and aggregation, reducing blood viscosity, anti thrombosis etc.;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cerebral ischemia and anoxia,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and on the apoptosis of nerve cells in the brain have inhibitory effect, and its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modern pharmacology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37 total saponins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Key words:37 total saponins, cardiac and cerebral vascular, pharmacological action, mechanism of actionKeyword: Chinese rhubarb Pharmacological a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引言我国名贵中药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根茎,具有滋补强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三七总皂苷(PNS)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含三七皂苷、黄酮、蛋白氨基酸及非蛋白氨基酸、多糖、蛋白、甾醇、无机物、挥发油和油脂等成分。
现就PNS对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第一章对心血管的影响及对药理作用机制的探讨1.1对心血管的影响1.1.1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闫彦芳等研究PNS对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并确定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
与模型组比较,PNS及其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b1、Rg1、Re组的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死亡率显著下降(P<0.001),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01)。
提示PNS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汪坚敏等[3]观察了PNS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实验选择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分别予以PNS和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2周。
结果PNS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血清内皮素(ET)水平明显下降,与二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提示PNS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血管作用有关。
1.1.2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李韬等观察三七粉对饲料所致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结果高脂血症对照组动物主动脉壁出现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高脂血症治疗组动物主动脉内膜病变轻微,未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提示三七能抑制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1.1.3对血小板的作用孙小梅等研究了PNS对冠心病病人ET-1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NS治疗组血浆ET-1和血栓素B2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6-酮-前列腺素F1a高于治疗前(P<0.01),血小板凝聚率和血小板黏附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
提示PNS具有降低血浆ET-1、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王阶等观察PNS对高黏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ET、前列环素、血栓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
提示PNS抑制血小板活化的途径可能是多组分通过多环节实现的,这与仅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肠溶阿司匹林相比较,应有所不同。
表明PNS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1.1.4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顾国嵘等通过酶学、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观察PNS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流心肌的延迟保护作用。
实验显示:和缺血-再灌流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含量明显下降(P<0.05),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阳性细胞数减少,同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促凋亡基因蛋白(Bax蛋白)表达下降,抑凋亡基因蛋白(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
提示PNS缺血预处理24h后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流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对缺血-再灌流心肌起到延迟保护作用。
1.2对心血管药理作用机制的探讨1.2.1对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细胞抗高温及其他损伤的重要应激蛋白。
陈锋等研究证实PNS及单体Rb1长时间给药具有良好的保护SOD酶活性、减少丙二醛(MDA)生成的作用。
用免疫组化法测缺血40min再灌120min的HSP70的表达及蛋白激酶C的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NS 组和Rb1组减少MDA的产生(P<0.01),保护SOD酶活性(P<0.01),PNS组的上述指标优于Rb1组(P<0.01);同时,HSP70的表达,PNS组明显高于Rb1组及对照组(P<0.01),PNS组的蛋白激酶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
结果表明PNS长时间处理可促进HSP70的表达。
1.2.2对心肌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唐旭东等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核因子-kB(NF-kB)活性变化的关系及PNS的心肌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能刺激心肌NF-kB 的活化,活化的NF-kB启动ICAM-1的表达而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
PNS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内NF-kB的活化,减少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1.2.3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刘雅等观察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的变化和PNS对这些免疫因子及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大小的影响。
结果AS模型组IL-6、CRP及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NS组各时相点IL-6、CRP和CIC水平显著低于AS模型组(P<0.05);PNS组主动脉斑块面积较AS明显降低(P<0.05);IL-6、CRP和CIC水平均与AS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性(r=0.975、0.960、0.968,P<0.01)。
表明AS 形成过程中有炎症免疫因子的参与,PNS可以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的途径发挥抗AS的作用。
1.2.4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陈彦静等研究PN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I)诱导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AngII(10-7mol/L)孵育48h后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多于对照组;PNS(25、50和100mg/L)组心肌细胞活力显著高于AngII组;PNS(50mg/L)组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AngII 组;PNS(50mg/L)组心肌细胞内钙超载明显轻于AngII组。
提示PNS对AngII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1.3三七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服用三七也有不良反应,部分病者可出现口唇干燥、热感、情绪不安、失眠等;个别病者有恶心、呕吐和出血倾向,如痰中带血、鼻衄、齿龈出血、月经增多等,一般在继续服药中减轻或消失,重者应注意减量或停药。
当剂量增大时,还可表现出上腹烧灼感,面部口周发麻,继则四肢发麻、头晕。
大剂量时,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病人始感心悸、出汗,并出现心律不齐、心率减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内服引起过敏性药疹报道不少,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瘙痒,有的发生疱疹,个别病例阴茎处红斑伴水肿、疼痛,龟头部分红斑表面擦破糜烂。
尚有吸三七香烟导致固定性药疹,全身出现红色斑片,伴有周身不适、头痛、腹痛、全身大关节胀痛、寒战、发烧、烦躁不安等血清病样反应。
因此,在用药三七的过程中应密切监视。
血虚无瘀、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用。
第二章对脑血管的影响及对药理作用机制的探讨2.1对脑血管的影响2.1.1对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孙晓波等通过栓线法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观察三七叶提取物(主要含三七总皂苷)对缺血大鼠的行为状态、脑缺血面积和脑组织形态学的作用。
结果三七叶提取物42.0、21.0、10.5mg/kg给药量均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的行为状态,缩小缺血范围,脑缺血面积模型组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能降低缺血程度,使病变脑组织得到明显的改善。
结果表明三七叶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1.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吴兰欧等探讨三七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目是否具有上调作用。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皂苷Rgl高(200mg/kg)、中(100mg/kg)、低剂量(50mg/kg)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能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脑皮质中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各剂量的作用强于或相当于阳性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