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代码580106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文理兼收)或同等学历者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机械设计、新型工业产品的设计,还可以到XXXXXXXX等机械及车辆生产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如表1。

表1 岗位群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向模具行业,适应模具制造与维护等领域第一线需要,掌握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模具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模具装配和设备维护能力,能熟练进行模具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模具产品工艺编制、生产技术实施、模具产品售前及售后技术服务等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成为懂法守法的公民。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英语、计算机知识等。

(3)业务素质:具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调试、设备故障诊断、检测与维修、机械加工、测量和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维修及电机的拆装与维修的应用能力;具有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和造型设计能力。

(4)身心素质: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不断进取,在工作中有广泛的社交能力,适应各种环境。

2. 知识结构
(1)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及模具领域内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较广泛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

(3)掌握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具备科技论文的阅读写作能力。

3. 专业能力
(1)具有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能力。

(2)具有冷冲模、塑料模及其他模具设计的基本能力,能上岗从事模具设计工作。

(3)能利用数控加工、电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制造各种类型的模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直接上岗从事模具制造工作。

(4)熟悉模具生产企业生产流程,具有编制模具产品的工艺规程和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

(5)具有熟练的模具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模具装配和设备维护、改进能力。

(6)具有进行模具产品售前及售后技术服务的能力。

二、职业证书
(1)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3)以下职业技能证书之一:
三、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设置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

1. 基础课程部分
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军事体育、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方面的课程。

此部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基础素质,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坚实思想政治、体育、英语等基本素质,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 专业课程部分
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化,各模块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一个或多个能力为原则;在课程安排上采用分层递进,注重能力分阶段提高,采用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从初级到高级。

在教学实施上,专业课程多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且穿插专业见习和专业集中实训等教学环节。

(二)核心课程(主干课程)简介
1. 液压传动
本课程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工作介质及其主要性能和参数、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类型及图形符号、典型液压回路的功能及应用、液压系统实例分析及液压系统设计举例、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设备的原理,提高学生对相关设备的应用及维修。

2. 冷冲压模具设计
本课程主要介绍,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冲裁工艺、精密冲裁、弯曲、拉伸及其他成形工艺设计、单工序模设计、复合模设计、连续模设计,掌握冲压模具标准化,冲模术语及冲模技术条件,冲模标准零件,相关国家、国际标准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与设计原理及方法,掌握冲压模具的设计的步骤及一些相应的设计注意的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到冷冲压模具的设计要点。

3.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本课程主要介绍塑料模具的设计流程和模具结构,塑料的特性和成型原理、模具的合模和开模动作、塑料件模具结构设计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热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热塑料制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浇注系统设计等知识,能够完成塑料模具的设计任务以及维护等,更加深入地理解到塑料模具的设计要点。

4. 模具制造工艺
本课程主要介绍模具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加工方法,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工艺,以及模具装配工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模具设计的具体的步骤及相关的问题能够进行掌握,并且对最新的模具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为以后的模具就业打好基础。

5. 数控加工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控编程指令,零件加工的手工编程和机床操作及加工工作的方法,CAD/CAM基本概念以及现代加工技术。

穿插数控车床编程和加工操作实训、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编程、加工操作实训、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操作、编程实训等实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掌握如何对不同的模具加工进行编程。

6.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模具材料的具体性质,如何选择模具制造材料,模具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对于不同的性质的模具正确选择模具材料的方法。

通过学习,使掌握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对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作用,掌握大多数模具材料的具体性质,且通过热处理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7. 模具成型设备
本课程主要介绍多种模具成型的设备,如何选择模具成型设备,各种模具成型设备的作用及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例如电火花、加工中心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大多数模具成型设备的作用并且能够正确选择用来进行模具加工的设备。

8. PRO/E三维设计
本课程主要介绍模具仿真设计和仿真加工,通过三维软件对模具进行设计及模具装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模具设计的具体的步骤及相关的问题能够进行掌握,并且对最新的模具设计的过程及模具的仿真有更充分的理解,为以后的模具就业打好基础。

(三)主要实践环节
如表3:实践教学环节表
表3 实践教学环节表
四、课程结构比例
(一)课程结构比例
如表4:课程结构比例表
表4 课程结构比例表
(二)学时分配与学分比例
各类别课程学时分配与学分比例用表表示,如表5。

表5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与学分比例表
五、毕业标准及学分要求
毕业生最低毕业学分:130,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26,专业必修课学分56,专业选修课学分8,实践必修课学分35,公共选修课学分5。

六、教学周数安排
教学周数安排见表6。

表6 教学周数分配表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用表表示,如表7。

九、办学基本条件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已经建设有电路基础实验室、模具钳工实训室、金工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等实训室,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XXXXXXXXXXX等机械制造和模具制造企业,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真正抓好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重要教学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