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大实验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综合实验的基本要求 (3)四、具体内容 (4)五、实验要求 (4)六、实验成绩评定 (4)七、具体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废水悬浮固体、色度和浊度的测定 .. (7)(二)水体中氨氮的测定 (8)(三)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cr) (10)(四)水中总磷的测定 (11)(五)环境噪声的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环境影响评价 (21)八、总结 (27)环境监测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独立承担环境监测任务,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就应该具有涵盖水、气、固、生物、噪声等内容的综合性特点。
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还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环境情况和工业结构特点,使其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这样的实验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不仅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为本地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二、实验内容基于上述设置综合实验的理念以及台州市的具体情况确定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为:台州学院校园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三、综合实验的基本要求1.、掌握环境监测布点原则和测量断面的选择2、掌握环境监测中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和技术3、掌握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4、具有一般的环境监测项目监测方案设计能力5、对校园内环境进行现状环境质量评价四、具体内容(一)现场测定项目pH,DO,电导率,温度,风速,噪声以及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二)实验室测定项目1)、水中氨氮含量的测定2)、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3)、水样COD的测定4)、水中浊度、SS含量的测定5)、大气SO2、NOx、悬浮颗粒物含量的测定五、实验要求1.、以实验模块为基础,熟练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工作程序。
2、了解常规监测仪器的基本构造、基本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能独立正确使用监测工作中常用的仪器设备。
3、实验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监测技术的细节和要领。
每天写好实验记录,对监测数据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并根据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
4、同学间要团结协作,相互关心,共同提高。
学会协调人际关系,有利工作顺利开展。
六、实验成绩评定1、大实验成绩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和实验报告等情况综合评定。
2、最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
3、实验其间严格考勤,凡实验时间少于总时间的2/3,成绩为不合格。
七、具体安排1、现场测定项目水样的采集地点:校园内静溪(分三个采样断面)采样量:不少于800ml(供本周所以实验使用,注意水样的保存)仪器:直立式采水器或有机玻璃采水器,DO仪、pH计、温度计、电导率仪、pH试纸,标签等。
做好记录,填好表格。
分组:每班分5组,每组5——6人,推选组长一名。
水样保存技术2、实验室测定项目:3、采样及监测断面水样采集应选择三个断面,噪声和废气采集应注意布点(至少五个),例如校园内可以选择食堂、操场、宿舍、教学区、大门口。
采样布点及数据记录2、现场测定项目记录3、噪声和废气采样点:噪声:南大门、桃李苑、宿舍、教学区、操场大气:南大门、桃李苑、宿舍、教学区、操场4、水样的采样点示图:(1)第一桥头(2)第二桥头(3)第三桥头北←(1)(2)(3)4、实验项目(一)废水悬浮固体、色度和浊度的测定悬浮固体一、实验原理悬浮固体是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
直接的测定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纸之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纸,将所称重量减去滤纸重量,即为悬浮固体(不可过滤残渣,常用SS表示)。
二、测定步骤1、将中速定量滤纸在103~105℃烘干至恒重(两次称量≦0.0002g)。
2、充分混合均匀的水样,迅速用量筒取100ml水样,并使之全部通过滤纸,如果悬浮物质太少,可增加取样水量。
再用蒸馏水洗涤2~3次。
3、将滤纸及悬浮物在103~105℃,烘干1h后移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差≦0.0004g为止。
三、数据处理悬浮固体(SS,mg/L)=(A-B)*1000*1000/VSS=(56.0318-56.1789)*1000*1000/400=367.75mg/L 式中:A——悬浮固体+滤纸重,g;B——滤纸重,g;V——水样体积,ml。
四、注意事项(1)废水黏度过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振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2)贮存水样时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止破坏物质在固—液相间的分配平衡。
(3)如水样中有腐蚀性物质,可使用0.45um滤膜过滤。
浊度一、实验原理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沙、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胶体物可使水样呈现浊度。
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密切关系。
二、测定步骤1、接通SZD-1型散射光台式浊度仪电源,打开SZD-1型散射光台式浊度仪开关。
2、预热20min,量程开关扳向左边。
3、打开水样盖,取出水样管,放入污浊水,并使水样管上的垂直刻度线与水样座上的刻度线对准,盖上水样盖。
4、调节零位电位器,使显示器为零。
5、倒掉污浊水,放入10NUT,并使水样管上的垂直刻度线与水样座上的刻度线对准,盖上水样盖,调节满位电位器,使显示器显示10。
6、倒掉10NUT,用水样润洗2~3次,放入水样,并使水样管上的垂直刻度线与水样座上的刻度线对准,盖上水样盖,直接读数。
三、结果测得数据浊度为16.3色度的测定(铂钴比色法)一、实验原理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
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二、测定步骤1、标准比色列的测定: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50、1.00、2.00、3.00、4.00、5.00、6.00、7.00ml铂钴标准比色液,用水稀释至50ml刻度线,摇匀,各管的色度为0、5、10、20、30、40、50、60和70度,密塞保存。
2、水样的测定:(1)取水样于比色管中,加至50ml刻度线。
(2)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
观察时,可将色度管置于白磁盘或白纸上,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向下观察,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比色列的色度。
三、数据处理表色度(度)=30真色度(度)=25(二)水体中氨氮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氨与纳氏试剂(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反应可生成黄色的络合物,其色度与氨含量成正比,可在410-425nm波长下比色测定,检出极限为0.025mg/l。
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需在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预蒸馏分离,使之消除干扰。
二、实验步骤蒸馏法:1、取8支50ml比色管,分别加入10μg/ml铵标准液0.00、0.50、1.00、2.00、3.00、5.00、7.00、10.00ml,加无氨水稀释至刻度。
在上述各比色管中加入1.0ml酒石酸钾钠,摇匀,再加入1.5ml 钠氏试剂,摇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分别量取250ml水样和250ml无氨水(空白)于凯氏烧瓶中,在两个烧瓶中分别加5滴溴百里酚蓝指示液,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7左右。
加0.25g轻质氧化镁,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将导管末端浸入吸收液中。
3、加热蒸馏,蒸馏速度为6-8ml/min,至少收集200ml馏出液,蒸馏至最后1-2min时,把容量瓶放低,使吸收液液面脱离冷凝管出口,再蒸馏几分钟以冲洗冷凝管和导管。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7左右,用无氨水稀释至250ml,混匀。
4、分别取50ml蒸馏后的水样和空白于50ml比色管中,在上述各比色管中加入1.0ml 酒石酸钾钠,摇匀,再加入1.5ml 钠氏试剂,摇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1cm 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与空白氨氮的含量。
三、作图及数据处理作标准曲线如下:将水样、空白吸光度带入得:水样氨氮含量=(0.070-0.0049)/0.0037=17.5964ug空白中氨氮含量=(0.048-0.0049)/0.0037=11.6486ug氨氮(N,mg/l)=m/V *1000=(17.5964-11.6486)/250=0.0638mg/l四、注意事项1、纳氏试剂中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
静止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
2、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
所用玻璃器皿应先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沾污。
(三)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cr)一、实验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二、测定步骤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至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洗净的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注:①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成绿色。
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
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稀释。
②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 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0ml),摇匀。
2、冷却后,用90ml水从上部慢慢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