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振
现象:1.流量大幅度下降,出口压力大幅度波动;
1. 机组发生强烈振动并伴有异常的,低沉的,有时是周期性的吼声;
2. 出口单向阀板有撞击声。
原因:
1 .防喘振系统失灵或整定值不正确。
2 .喘振系统未投“自动”。
3 .喘振控制系统元件发生故障,动作迟缓失灵,防喘振阀不能及时打开。
4 .喘振阀后的管道堵塞,引起有效流通面积过小或全部堵死。
5.喘振阀结垢结碳,冰冻等造成开启困难或不能全开。
6.压缩机出口单向阀失灵。
7.后路系统压力突然升高,大于机组转速相对应的最高压力以上。
8.机组转速突然下降和工艺系统突然减负荷,压缩机来不及调节造成出口憋压。
9. 压缩机吸入流量不足或压力过低。
10. 中间气液分离器的除沫器损坏,气体流动受阻。
11. 供汽系统压力突降或中断,入口放火炬阀突然打开。
12. 操作失误,使压缩机运行工况进入喘振区。
启动和加负荷时的升压速度不适当,超过升压速度。
降负荷和停机时转速下降的速度不适当,超过降压速度。
13. 压缩机气体组成变轻,进口温度升高,使运行工况进入喘振区。
处理:
1. 压缩机发生喘振时,应该立即开大防喘振控制阀,若转速下降应迅速提高转速,使工作点远离防喘振区。
2.防喘振控制系统必须投入“自动”,当发现防喘振控制系统故障或不能投入“自动”时,应及时处理,否则压缩机不能投入运行。
3.压缩机启动、升压和停机前,应及时正确地控制压缩机防喘振阀。
4.严格控制压缩机介质参数的变化,保持在设计范围内。
5.并全面检查机组有无损坏及异常现象。
简单的说是离心压缩机的入口流量不能满足满足运行转速条件下需要的流量,使得进气在压缩机叶轮入口的正角变大,形成旋转脱离,造成进入叶轮的气体在叶轮背侧形成周期性回流,表现为,气体在叶轮流道内因密度过低压力不足,进入正角过大,气体在流道内被压缩后部分形成回流,出口压力不足,低于压缩机出口管网的压力,使得气体倒流至压缩机流道内,形成决裂的撞击直至压缩机入口气量累计足够,正角恢复,出口压力恢复,压缩机又可打量,但是一旦打量之后入口压力又不足,然后出口管网气体又倒流,如此这般的按照周期性的产生打量和压力的剧烈波动,伴随着很大的间歇性噪声,有如喘声,剧组发生剧烈的振动,故名为喘振。
防喘的方法是保证在一定转速下的流量不低于喘振流量,即在一定出进口压力比下的流量不低于安全余量给定的流量,否则,即打开防喘阀将压缩机出口压力泄掉,对于如空压机这样起源有保证,即入口流量不存在不足的情况,防喘阀直接从各段出口放空泄压,而对于那么不能直接排入大气,起源有限的气体,采用回流的方式,这样既可把各段出口压力泄掉,同时能增加入口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