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2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2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2发布者:陈明发布时间: 2012-5-4 13:58:59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

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二)授课:(5)做个小游戏:“买东西”。

(对本课的主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主动的参与学习改变偏见,并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运用对比自然真实的物品与装饰风格的作品的不同色彩体现,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教师准备好许多不同款式的鞋垫,让部分学生上扮演“顾客”,为自己的“店铺”提“意见”。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没有色彩的鞋垫没有人买,而色彩鲜艳的鞋垫买的人却多呢?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教师及时分析运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确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5、课件展示:(1)民间玩具虎与现实中老虎有哪些不同?(2)具体分析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三原色)(3)课件呈现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要点:民间美术中的“五彩”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色。

(4)课件出示年画“点套”口诀:(大红、深绿、深绿、黑谓硬色,淡灰、天蓝、粉红、粉绿、淡黄谓软色)。

软靠硬,色不愣。

黑靠紫,臭狗屎。

红靠黄,亮晃晃。

分表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

要想精,带点青。

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黑。

女红,妇黄,寡青,老褐。

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

(三)布置学生课堂作业:(1)选择的下图中其中一个,用所学的民间色彩对比的方法彩绘空白图形中。

(2)学生彩绘图形,教师巡回指导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的绘画热情。

(四)作业展示:优秀作业展示:肯定、鼓励,总结优秀原因。

特色作业展示:肯定创意,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五)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延伸:民间美术经常使用的色彩大体只有少数几种,但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手下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而我们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许多民间美术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创造出很出色的作品。

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让我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灿烂辉煌。

人美版七年级第七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课程名称: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材名称:人美版第14册(七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民间美术特有的美感,增强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色彩搭配是构成民间美术热烈、质朴、纯真、自由的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简要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3、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评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

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导学流程:(一)同学们猜猜老师的百宝箱里面都有些什么?生:糖果,钱,食物……根据老师所展示的民间艺术品说说你喜欢什么及为什么?由此导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二)1、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百姓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民间艺术还包括包括工艺、曲艺、杂技、戏法等各种艺术形式。

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的创造者是谁?2、请同学们一起看老师最近临摹的一件作品。

说说看这是一幅什么作品。

什么时候挂年画?为什么?过年还挂什么?像老师今天穿的唐装也是为了喜庆在过年穿的。

年画和唐装上你看到了哪些艺术形象?那这些以动物、植物、人物为素材的艺术品表现了老百姓对新年对生活什么样的愿望呢?面具有什么作用?(结合年画、民间服饰旗袍、面具总结在民间艺术品中花卉、人物、动物等大多是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祛病避邪的主题。

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愿望,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好恶)3、图片比较:找出生活中真老虎和玩具布老虎的区别。

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形象:古拙、概括、简练,即抓住了形象的主要客观特征,又进行大胆的取舍、夸张、变形。

色彩: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

色彩搭配采用了强对比手法,形成了特有的装饰风格。

)4、找出几件民间艺术品的主要颜色。

5、提取玩具布老虎的主要颜色。

教师分析这几个颜色并将它们归纳名称:青赤黄白黑,即民间艺术中的五彩。

利用色相环分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利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利用强烈的对比色。

(三)教师展示:(四)欣赏部分学生作品。

(五)学生创作。

(六)作业展示:1、优秀作业展示: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特色作品。

2、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3、教师点评:肯定同学们的作品,挺提出修改建议。

(七)延伸:1、先和老师听一首曲调,猜猜它是用于什么场合的音乐。

(播放东北大秧歌)。

2、教师小结:秧歌也属于民间艺术形式。

3、师生同舞展现秧歌这一活泼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

4、教师小结: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能用画笔装点生活也希望能通过曲艺形式来丰富生活。

课堂总结:民间美术经常使用的色彩大体只有少数几种,但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手下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而我们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许多民间美术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创造出很出色的作品。

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让我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灿烂辉煌。

送课下乡教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淮南市舜耕中学汤多芝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材名称:人美版十四册第七课教学年级:七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

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十四册中的第七课。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

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目光巡视学具准备,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好。

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共处的这一节课愉快而又难忘。

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学生:(……)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老师也非常喜欢。

在旅游的时候,我除了饱览祖国的秀美河山,还会带一些当地的民间工艺品回来留作纪念。

今天,我把这些工艺品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欣赏,同学们乐意吗?学生:(……)老师:介绍民间艺术品(虎枕、蜡染、挂饰、服饰、套娃等)挂件:这是民间的福字挂件,具有辟邪的功能,可保一生平安。

虎枕:这是民间小宝宝用的老虎枕头。

拖鞋:这是带有吉祥图案的拖鞋。

马夹:这是一件小马夹。

蜡染:这是一幅蜡染的装饰画老师:同学们看这些工艺品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生:(……)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工艺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鲜艳夺目的色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板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三、讲授新课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艺术和狭义民间艺术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民间艺术就是特指的民间美术与工艺。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书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典型而且常见的民间艺术作品,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有哪些种类的民间艺术作品?2、讨论回答: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学生:讨论、发言老师:我国民间艺术种类很多,典型而且常见的形式有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3、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更是形成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一边欣赏民间艺术作品,一边思考以下问题;(1)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为什么?(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下面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

课件展示:欣赏民间艺术作品,配播音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