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生物模拟三

2020版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生物模拟三

模拟(三)标准仿真·高考冲刺卷(C)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9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测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旺盛细胞的核孔数目多,利于DNA、RNA的进出B.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成多个区室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C.已分化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其遗传物质有差异D.细胞功能的差异是由膜上的磷脂种类和数量决定的答案:B解析:DNA不能通过核孔,A错误;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成多个区室,使各反应不会相互干扰,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高效有序进行,B正确;已分化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遗传物质并未改变,C错误;细胞功能的差异是由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的,D错误。

2.[2019·广西防城港联考]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促进了一种名为Brn2基因的表达,当Brn2蛋白足够多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细胞增殖受基因严格控制,能迁移到特定组织分化成熟B.Brn2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C.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干细胞与神经元相比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促进了一种名为Brn2基因的表达,当Brn2蛋白足够多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说明干细胞增殖受基因严格控制,能迁移到特定组织分化成熟,A正确;Brn2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B正确;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不变,但mRNA与蛋白质种类发生改变,C错误;干细胞分化程度低,与神经元相比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D正确。

3.[2019·云南曲靖一中质检]对某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如图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直接用装置B、D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的油滴不移动,装置B中的油滴一直向左移动C.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相同条件下,装置A、B、C中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D.改变装置C的光照强度,会使油滴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答案:D解析: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单一变量为有无光照,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因此装置B、D中的NaOH应换为NaHCO3,A错误;装置A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清水对两种生理活动无影响,根据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分析,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体积等于释放出的O2体积,呼吸作用吸收的O2体积等于释放出的CO2的体积,因此装置A内压强不变,油滴不移动;装置B内的NaOH 溶液能吸收CO2,而无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有氧呼吸消耗O2使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则油滴向左移动,O2消耗完时,叶片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又被NaOH溶液吸收,油滴不移动,B错误;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相同条件下,装置C(CO2缓冲液)中叶片光合强度最大,然后是装置A,装置B、D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改变装置C的光照强度,可使光合强度增大或减小,导致氧气的释放量增加或减少,从而使油滴向不同的方向移动,D正确。

4.玉米株色中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

玉米株色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子一代株色因染色体变异有紫色和绿色B.该变异不能传递到子二代C.该变异是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引起D.该变异无法用显微镜观察鉴定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亲本紫株产生的一种配子发生了染色体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该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鉴定,C、D项错误;图中子一代中含有缺失染色体的个体,由于没有显性基因,表现型为绿色,该变异可以遗传给子二代,A项正确,B项错误。

5.[2019·广东茂名高三理综]2017年,三个美国科学家因揭秘生命的“生物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生物钟实质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腺等器官局部生物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B.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在于脑干中C.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不存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会出现低血糖,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将增加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胰腺中存在局部生物钟,而胰岛属于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由此推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胰腺生物钟失调有关,A错误;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存在于下丘脑中,B错误;人体各组织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因此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存在肝脏、胰腺等多种组织细胞中,C错误;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会出现低血糖,此时血糖浓度的变化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进而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D正确。

6.[2019·河南濮阳高三模拟]下图为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其中GLUT4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数量增多。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信号转导发挥作用B.若人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将导致血糖浓度升高C.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答案:C解析:图中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A正确;若人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将使胰岛素无法与受体蛋白M结合,从而影响细胞吸收葡萄糖,最终导致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体内胰岛素合成是正常的,甚至含量高于正常人,所以注射胰岛素不能治疗其高血糖症状,C错误;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9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4题,共39分)29.[2019·押题练]核糖核酸简称RNA,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1)真核细胞内的R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中。

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就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tRN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糖体合成肽链时,能将遗传信息进行准确翻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发现,将大肠杆菌RnaseP(一种酶)的蛋白质部分除去后,留下的RNA部分仍具有与全酶相同的活性,这个事实说明RNA 也能降低______________,从而加快有关化学反应的速率。

后来发现四膜虫L19RNA在一定条件下能专一地催化某些小分子RNA的合成,这表明L19RNA具有与________酶相同的功能。

答案:(1)细胞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2)识别并转运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搬运一种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3)化学反应的活化能RNA聚合解析:(1)真核细胞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因此可以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就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了。

(2)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翻译过程中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由于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搬运一种氨基酸,且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核糖体合成肽链时,能将遗传信息进行准确翻译。

(3)根据题意分析,将大肠杆菌RnaseP(一种酶)的蛋白质部分除去后,留下的RNA部分仍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个事实说明了RNA具有催化功能,即RNA也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L19RNA在一定条件下能专一地催化某些小分子RNA的合成,说明该RNA具有RNA聚合酶的功能。

30.某实验室从野生型水稻(正常株高)中获得了甲、乙两种矮生突变体植株,并对其展开了以下研究,结果如下:结果1:检测发现,甲植株中仅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喷施赤霉素后株高恢复正常;乙植株中各激素含量与野生型大致相等,喷施各种激素后株高都不能恢复正常。

结果2:将甲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F1均正常,F1自交,F2表现型和比例为正常:矮生=3:1。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提出甲、乙的突变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所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证实甲、乙为基因突变所致。

假设甲植株突变基因为A或a(其等位基因控制赤霉素的产生),乙植株突变基因为B(b基因控制植物激素受体的合成),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只考虑甲、乙为纯合子情况下,将甲、乙植株杂交后得F1,F1自交得到F2,则:①控制株高的这两对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②根据结果2判断,甲植株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③F2中表现型矮生:正常=________,理论上F2矮生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答案:(1)选取甲、乙植株分裂旺盛部位(分生区、根尖、茎尖等)的细胞,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得到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然后与正常状态的染色体比较(2)①基因的自由组合②隐性③13:33/13解析:(1)若甲、乙的突变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所致,则可选取甲、乙植株分裂旺盛部位(分生区、根尖、茎尖等)的细胞,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得到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两者的染色体是否发生变化,若染色体形态不发生变化,则是基因突变。

(2)①若甲、乙均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控制株高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