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作业(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外教学点专升本)一、名词解释:变性坏死坏疽虎斑心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溃疡空洞机化再生肉芽组织创伤性神经瘤心衰细胞槟榔肝血栓形成栓塞栓子炎症介质绒毛心脓肿溃疡窦道瘘管炎性息肉炎性假瘤肉芽肿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假膜性炎肿瘤异型性非典型性增生转移角化珠癌前病变原位癌Virchow's Signal node Krukenberg's tumor 肿瘤的实质癌脐Aschoff body 枭眼细胞肺肉质变早期肺癌隐性肺癌矽结节革囊胃早期胃癌早期肝癌假小叶新月体结核球颗粒性固缩肾Good Pasture综合征原位癌累及腺体Paget病肺原发综合症树胶肿结核结节假结核结节嗜酸性脓肿干线型肝硬化R-S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二、比较题:1、比较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2、比较贫血性梗死与出血性梗死的不同点。
3、比较良、恶性肿瘤。
4、比较癌与肉瘤。
5、比较大、小叶性肺炎的异同点。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相同点急性渗出性炎,均可引起肺实变,均有细菌感染引起发病年龄青壮年小儿和年老体弱者病因肺炎球菌多种细菌发病机制与机体变态反应有关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呼吸道防御基本病变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病变范围一个肺段至整个肺大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小叶为单预后好,并发症少差,并发症多见病变特点分四期,病变一致,无支气管病变灶状、多彩性、不一致性、有支气管病变临床特征咳铁锈色痰、实变体征咳粘液脓性痰、散在湿性啰音并发症肺肉质变、中毒性休克心衰、呼衰、支气管扩张6、比较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异同点。
两种愈合基本过程是一样的,均有出血、炎症等伤口早期反应、伤口收缩和肉芽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
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面整齐、无感染,经接合或黏合后对和严密的创口,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面不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得创口。
故二期愈合与一期愈合有以下不同:1.由于坏死组织多,或伴有感染,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只有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后,再生才能开始。
2.伤口大,伤口收缩明显,大量肉芽组织从伤口底部或边缘长出将伤口填平。
3.愈合时间较长,形成瘢痕较大。
7、比较门脉性肝硬化与坏死后性肝硬化在肉眼及镜下的不同。
门脉性与坏死后性肝硬化病变的区别包括:假小叶的大小、纤维间隔的厚薄、炎细胞浸润的轻重和肝细胞坏死的多少,但不包括肝内小血管改建。
坏死后肝硬化与门脉性肝硬化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1、病因:坏死后肝硬化是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和某些无黄疸型肝炎肝细胞大量坏死的直接后果。
门脉性肝硬化是肝脏疾病(包括普通病毒性肝炎)经慢性阶段演变形成。
2、肝功能损害:坏死后肝硬化比门脉性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迅速、严重。
3、病程坏死后肝硬化病程短、进展快;门脉性肝硬化进展缓慢、病程长,数年或十余年后进入肝硬化期。
4、肝脏大小:坏死后肝硬化的肝脏缩小明显,严重时肝脏不到正常肝脏的1/3。
门脉性肝硬化的肝脏略大或缩小,5、肝脏表面结节:坏死后肝硬化的肝脏再生结节较大,触诊时肝脏表现凸凹不平,有时可触到大结节。
门脉性肝硬化肝脏再生结节小而均匀,触诊时肝脏表面一般较平滑。
6、黄疸:坏死后肝硬化发生率高,门脉性肝硬化黄疸率较低。
7、并发肝癌:坏死后肝硬化多于门脉性肝硬化.8、预后:坏死后肝硬化比门脉性肝硬化预后严重,病程进展快,多死于肝昏迷或肝肾功能衰竭。
1)门脉性肝硬化镜下:(1)假小叶:正常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广泛↑+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医学|教育网。
(2)假小叶周纤维组织↑+慢性炎C浸润,小胆管淤胆。
(3)原有肝损害的病变形态改变可同时存在。
临床病理联系:①脾肿大:慢性淤血+脾亢;②胃肠淤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③腹水:门静脉流体静压↑→肝细胞损害→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
④侧支循环形成所致并发症:(1)食管下段V丛曲张:破裂→引起大呕血。
(2)直肠V(痔V)丛曲张:破裂→便血→贫血。
(3)脐周及腹壁V曲张:→“海蛇头”。
2)坏死后性肝硬化大体:肝体积不对称性↓,重量↓,质地↑,表面呈较大且大小不等的结节,切面见结节间纤维条索宽大,结节呈黄绿或黄褐色。
镜下:正常小叶结构破坏,代之大小不等的假小叶。
假小叶内:肝C变性+胆色素沉着。
假小叶间:纤维间隔较宽阔,厚薄不,显著炎性细胞浸润、小胆管↑。
临床病理联系:肝功能不全:(1)睾丸萎缩、男子乳腺发育症:雌激素失活↓→雌激素↑;蜘蛛状血管痣(2)白蛋白合成障碍(3)出血倾向(4)黄疸(5)肝性脑病(肝昏迷)8、比较良性胃溃疡和溃疡型胃癌的不同点。
1、年龄层次:良性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90%的病人均有上腹痛,并且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可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然后有一定时期缓解,之后又再发作,常迁延多年;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胃癌一般无明显不适。
2、饮食:胃溃疡病人一般情况良好,食欲尚可,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很少发生贫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而胃癌患者食欲较差,晚期可无食欲,全身进行性消瘦,多有贫血。
晚期在左锁骨上可触到肿大淋巴结,上腹有时可摸到肿物。
3、疼痛的规律性:胃溃疡的疼痛多与饮食关系密切,即餐后半小时开始,疼痛持续几个小时,有烧灼感,其后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后再次发现上述节律,服碱性药物疼痛可以缓解。
胃癌的疼痛无规律性,与进食无关,进食后疼痛可加重,也可减轻。
疼痛性质不定,可以是钝痛或剧疼,常有饱胀感;晚期疼痛加重,多为持续性,服碱性药物也不能缓解。
9、比较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不同点。
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感染情况初次感染再次感染好发年龄儿童成人免疫力低强好发部位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肺尖病理特征原发综合征病变多样,新旧病灶复杂,较局限病程短长播散途径淋巴道、血道支气管10、比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体脑膜炎双球菌乙型脑炎病毒流行季节冬春季夏秋季传播途径呼吸道蚊虫为传播媒介炎症性质化脓性炎变质性炎病变特点蛛网膜下腔增宽,内含大量中性粒细胞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软化灶形成,胶质细胞增生。
三、简答题:1、试述常见的变性类型及其发病部位和镜下特点。
答:(1)常见的变性类型有:细胞水肿(水样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
(2) 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发病部位和镜下特点细胞水肿肝,肾,心器官的实质细胞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脂肪变性肝,肾,心器官的实质细胞细胞质内脂肪聚集为脂肪小体,进而融合为脂滴玻璃样变性细胞内,间质,血管壁2、肉芽组织的结果如何?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结局是什么?答:(1)成分: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少量炎性细胞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2)特点:呈颗粒状,鲜红色,细润柔软,触之易出血。
(3)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伤口及缺损3)激化血栓,坏死组织,异物,炎性渗出物(4)结局:肉芽组织——(1-2周成熟老化)——瘢痕形成3、简述慢性淤血的后果。
淤血的原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阻塞;③心力衰竭。
结局:①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②淤血时间长则组织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
病变:1)肉眼:①发生淤血的局部组织和器官常常体积增大、肿胀、重量增加②局部皮肤呈紫蓝色(发绀)③由于局部血流停滞,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体表温度下降2)镜下:①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②有时伴水肿③长时间实质细胞变性后果:淤血时间短可恢复正常;淤血时间长则组织器官缺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出现淤血性硬化。
4、一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病人,股静脉内血栓形成,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答:(1)长期卧床—血流缓慢—轴流散乱—血小板黏附—血小板凝聚—血栓形成(2)由于心衰—内皮缺氧—内皮损伤—血小板黏附—释放反应—血小板凝聚—内皮损伤内外源系统启动—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呈固态(3)心衰时血液凝固性增高:静脉内有静脉瓣,瓣膜囊内血流缓慢,而且出现涡流常成为血栓形成的起始,,且静脉没有搏动,血流有时出现暂时停止,静脉壁易受压,血流过cap后达到静脉后血液粘性增大血液凝固性增高。
5、根据栓子运行的途径,分析下腔静脉内血栓性栓子可能的栓塞部位。
1.下腔V—右心—肺A—肺栓塞2.交叉性栓塞:下腔V—右心—房室隔缺损—左心主动脉—全身器官栓塞3.逆行性栓塞:下腔V—运行的栓子因胸腹压突然增高是栓子停而栓塞6、简要分析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关系。
(1)概念:1)血栓形成:①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②血液成分凝固;③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栓塞:①循环血液中;②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③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3)梗死:①动脉阻塞;②侧支循环不能代偿;③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2)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无足够侧支循环时发生)。
7、渗出有什么意义?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间质或浆膜腔或体表、黏膜表面。
渗出液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1)局部炎症水肿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
(2)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
(3)渗出的纤维素交织成网,限制病原菌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在炎症后期纤维素网形成支架,有利于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
(4)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结,有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但渗出液过多,可引起:①压迫和阻塞。
②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引起肺肉质变、浆膜粘连甚至浆膜腔闭锁。
8、简述炎症的基本病变及其意义。
答: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一般急性炎症或炎症早期以变质和渗出为主,慢性炎症及炎症后期以增生为主。
变质为损伤性病理过程,而渗出和增生是以抗损伤和修复为主的病理过程。
炎症的结局。
答:(1)痊愈,大多数炎症能够痊愈,包括完全愈复和不完全愈复。
(2)迁延为慢性炎症,少数炎症迁延为慢性炎症。
(3)蔓延扩散:极少数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或病原微生物致病力强的情况下,炎症可以扩散,局部病灶扩大,甚至炎症通过淋巴管、血管扩散,包括局部蔓延,淋巴道蔓延,血行蔓延。
血行蔓延可引起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
9、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哪些?所形成的肿瘤各有哪些大体特点?答: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有三种: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为膨胀性生长和外生性生长;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为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10、简述肿瘤的异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肿瘤的异型性为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简述恶性肿瘤的异型性。
答恶性肿瘤的异型性明显,组织结构极度紊乱,与起源组织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