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小斑鸠对我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强调体现学科的音乐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唱”为本,把“审美”贯穿始终。
在设计环节突出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相配合,通过围绕歌曲《小斑鸠对我说》开展的欣赏、分析歌曲、学唱、自测、讨论、互学、表现、评价,完成歌曲《小斑鸠对我说》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学会用活泼、天真的情绪演唱,领会歌曲中勤勉乐学、积极向上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目标:自学学会歌曲《小斑鸠对我说》。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体验、合作与探究的过程,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学唱歌曲《小斑鸠对我说》。
《小斑鸠对我说》这首歌曲曲调欢快,采用2/4拍,把小斑鸠拟人化,用讲故事的语气进行,特别是6 i 5 ( i 5)︱6i 5 ( i 5 ) ︱的旋律,在演唱时,要将歌词要求的情节表演出来。
(四)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
学生拥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节奏知识和音准概念。
通过聆听和钢琴同步伴奏,学生无需教师帮助即可视唱歌曲旋律。
三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意识促进其参与音乐的热情更加高涨,这些有利的方面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唱会、唱准、唱好歌曲。
难点:感受歌曲中6 i 5 ( i 5)︱6 i 5 ( i 5 ) ︱的音乐情境,选择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钢琴、卡板纸等。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对象:三年级
(九)教学过程:
一、入室:
播放歌曲,律动入室PPT音乐、图片(师领动作,表情,律动:头、手、肩等)
二、师生问好歌;
三、导入:
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看看她是谁PPT 图片,教师讲解。
(大家好,我叫小斑鸠,
(设计意图:通过录音及PPT动画插入,以“小斑鸠”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想和小斑鸠做朋友的欲望和学习音乐的欲望逐步增强。
)
师:老师请同学们听歌曲的时候,跟随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播放PPT视频
师: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活泼、快乐
师: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生:二拍子
师:那我们怎么拍手呢?生:……
对了,真聪明。
张老师请同学跟随歌曲,用身体语言伴奏(师动作引导:头、手、肩等)出示课件歌谱,播放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跟随音乐感受歌曲,调动学生心、身、头脑共同体验音乐,避免初听时气氛沉闷,只关注歌词而忽略音乐。
)
四、德育教育:
播放PPT录音听听斑鸠的话,说说斑鸠对小学生的期待与叮嘱。
生:……
播放PPT录音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并布置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小斑鸠之口,说出对小学生的期待和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找出歌曲的内涵,继而进行德育教育。
)
五、律动:
师:你们喜欢小斑鸠吗?想和它做朋友吗?那我们现在跟随歌曲,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比一比谁最活泼最天真、最像小斑鸠。
播放课件范唱,出示乐谱(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加入律动、表情、肢体语言)。
师:表扬
(设计意图:公开课时学生容易紧张、拘谨,无法排遣听课教师对其产生的无形压力。
这个环节安排学生听音乐并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在互相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放松心情。
)
六、找片段、找学习中的兴趣点:
播放PPT录音小斑鸠提出问题
生:……出示卡板纸:活泼、天真地、出示卡板纸音乐片段
师:播放PPT录音对了,你们找到了。
听听我是怎么唱的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寻找出歌曲中最能体现小斑鸠活泼、天真的音乐片段,感受歌曲的情绪,对学习中的兴趣点进行学习,教师借机对歌曲学唱中将会遇到的难点进行教学。
)
七、学唱难点:
注意要唱出小斑鸠活泼、天真地的情绪。
播放PPT歌曲片段
第一段,学生和斑鸠做配合,拍出小括号里面的音(按节奏拍)。
第二、三段,学生可以小声跟唱,并拍出小括号里面的音。
检测:唱唱第一段。
师:想象你就是那只聪明可爱的小斑鸠。
(如果学生歌唱时不够活泼,未体现出斑鸠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后再唱一遍。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会后才可以进行下一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听与律动、听与唱,完成对歌曲三、四乐句的学唱。
)
八、师生对唱:
播放课件伴奏音乐师唱歌曲第一、第二乐句,生唱已学会的第三、
第四乐句。
(师用手势提醒孩子们接唱。
)
(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的学习要求。
)
九、学唱全曲:
1、寻找小老师:寻找一位同学担任小老师,用鼠标指示乐谱,带领全班同学对歌曲旋律进行学习。
要求小老师与同学同时视唱歌曲旋律,注意节奏及音准,不合格的乐句或小节重新练习,唱不出来时,小老师示范。
如仍有困难,教师用手号引导。
教师负责弹奏钢琴。
2、小老师与同学们互学旋律之后,全班分为二组:一组唱旋律、另一组带入歌词。
(一组先唱旋律,一组听后再唱。
唱完第一段后轮换任务,第三段全部唱歌词)教师负责弹奏钢琴。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学习,互教互学,完成对歌曲的学唱。
突出个性发展在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
十、检测:
整首歌曲都学会了,学习的效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轻声跟唱歌曲,检测一下吧。
播放课件伴奏
(设计意图:安排在学习之后的检测,对目标进行反馈。
)
十一、反馈:
师:歌曲中还有哪些对于你而言有点难的句子,大胆的说出来。
生:……
师:有没有小老师愿意教教他?
生:唱… 生:学唱… 师:引导二、三段也唱一唱。
评价。
师:有没有一群小老师愿意教教他?
生:唱… 生:学唱… 师:引导二、三段也唱一唱。
评价。
师:还有哪些学习中有点难的句子?(继续互学,解决所有难题)师:表扬全班同学的互学互助精神、乐于学习的精神。
(设计意图:突出集体概念、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在互助互学中,达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重的目标。
)十二、复唱:
师:这首《小斑鸠对我说》的歌词,大家都记在心里了吗?(生……)让我们跟随音乐,带上动作和表情,一起来唱这首活泼、天真的歌曲吧!播放课件伴奏音乐(师请同学们起立,和同学们一起做动作)(设计意图:在前一环节的反馈学习之后,对歌曲再次进行演唱,检测前阶段的学习效果,为整个学唱过程画上句号。
)
十三、拓展:
1、演唱:
师:这首歌曲同学们刚才齐唱了一遍,我发现有些同学面带微笑,眼睛炯炯有神,做出来的动作也特别的美,动作和音乐配合到了一起。
还有一些同学已经把歌词记在心里,边唱边跳从容不迫。
张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
同学们,请你们小组讨论,这首歌曲除了刚才的齐唱,还能有别的演唱形式吗?
生:发言、演唱播放课件伴奏音乐
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讨论与实践,使学生参与音乐、参与创造,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
2、自编动作和打击乐器:
张老师陶醉在你们的歌声里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歌曲,表达对小斑鸠的喜爱之情呢?快跟你的同桌讨论讨论吧!
生:发言,表演播放课件伴奏音乐
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几种舞蹈动作的设计与实践,搭配不同打击乐器,使学生参与音乐、参与创造,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
3、综合活动:
美丽的大森林,有一群活泼天真的小斑鸠,它们来到我们学校,走进我们的校园,和我们的同学们一起唱歌跳舞。
我请几位同学扮演小斑鸠,再请同学们做好一小小主人,和我们的斑鸠朋友一起唱歌。
(教师展示“树”,生戴头饰集体表演。
)播放课件伴奏音乐生:评价
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参与对歌曲的表演唱,使全体学生融入到歌曲的世界中,边做舞蹈动作边唱歌,在欢乐、鼓励、偕同、合作的气氛中完成对歌曲的表演唱,体味歌曲“活泼、天真的”演唱情绪。
)十四:尾声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
如果我们的朋友斑鸠鸟,来我们一小居住,你们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迎接它呢?
生……
(设计意图:本课选自《动物——人类的朋友》单元。
通过这一环节中对动物朋友的关爱,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
)
师:相信你们的爱心,一定会为小斑鸠建立一个温暖、安全、绿色的家园。
让我们用歌声去召唤小斑鸠吧!播放课件伴奏音乐(学生起立表演唱。
)
或:
师:同学们,我们的朋友小斑鸠,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校园。
让我们用歌声伴随他,一起快乐成长吧!播放课件伴奏音乐(在歌声中离开音乐教室)
(设计意图:通过“在歌声中离开音乐教室”这一环节,达到音乐入室、音乐出室的意图,以音乐贯穿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