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项目,总建筑面1899m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8层,地下一层层高3.6m,设备层高1.4m,一层层高3.3m,二层~十八层层高3m,电梯机房及水箱间层高为2.9m;建筑总高度54.75m。
±0.00以下外墙为300厚钢筋混凝土墙;内墙采用250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填充墙体为240厚非粘土烧结砖。
±0.00以上内、外墙采用200厚钢筋混凝土,填充墙采用与剪力墙同厚度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户内隔墙采用200厚(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划分属丙类抗震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Ⅲ类。
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结构截面尺寸,基础梁截面尺寸:550*600,850*600。
梁截面尺寸:200*350,200*400,200*450,200*500,250*450,250*500,250*550,250*600,350*300,350*350,350*450,350*550,350*700。
板厚:100,160,200。
二、模板选择1、模板采用木模体系,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支撑。
其中,模板选用12㎜厚竹胶板作为平板模,18㎜厚胶合板作为墙、柱、梁模板;模板内楞用木龙骨选用45×90㎜方木;支撑用Φ48×3.5焊接钢管;梁及墙模辅助M14对拉螺栓加固。
2、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地下二层至地下一层外墙模板安装采用M14止水螺杆固定,沿外墙四周,纵横间距400均匀布置,长度为720mm。
(注:螺杆均为耗材,不回收)3、负二层地下室人防工程,根据规范要求,采用M14螺杆固定,沿内墙四周,纵横间距400均匀布置,长度为720mm。
(注:根据规范要求,人防工程螺杆为耗材,不回收)。
三、材料要求1、竹胶板、胶合板采用Ⅰ类板材,含水率8%~16%,单个试件的胶合强度大于0.7MP a。
2、木龙骨选用红白松,材质不低于三等材。
3、钢管扣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4、模板隔离剂选用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不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严禁使用废机油作隔离剂。
四、模板构造方案本工程梁的规格较多,本方案以数量较多的宽度为250的梁进行方案构造和验算,其它宽度的梁以与250宽梁荷载基本等同进行构造划分。
1、模板构造层次分为模板层、内楞层和外楞层三个层次。
2、梁板模板支撑架采用整体空间框架结构构造形式。
(1)100厚平板下立杆间距:按1m*1m布设;160厚平板下立杆间距:按0.8m*0.8m布设;200厚平板下立杆间距:按0.7m*0.7m布设。
(2)梁宽b=250㎜的梁下立杆间距:①当梁高h≤600㎜时,纵向1m,横向0.8m。
②当梁高850≥h>600㎜时,纵向1m,横向0.5m(梁底同一根钢外愣下布置三根立杆)。
③当梁高h>850㎜时,纵横向均为500㎜(梁底同一根钢外愣下布置三根立杆)。
(3)梁宽b=200㎜的梁下立杆间距:纵向1m,横向0.8m。
(4)梁宽b=250㎜的梁下立杆间距:①当梁高h≤600㎜时,纵向1m,横向0.8m。
②当梁高600㎜<h≤1350㎜时,纵向0.5m,横向0.5m(梁底同一根钢外愣下布置三根立杆)。
(5)梁宽b=350㎜的梁下立杆间距①当梁高h≤550㎜时,纵向1m,横向0.8m。
②当梁高550㎜<h≤800㎜时,纵向1m,横向0.5m(梁底同一根钢外愣下布置三根立杆)。
(6)梁宽b=400㎜的梁下立杆间距①当梁高h≤400㎜时,纵向1m,横向0.8m。
②当梁高700≥h>400㎜时,纵向1m,横向0.5m(梁底同一根钢外愣下布置三根立杆)。
③当梁高h>700㎜时,纵横向均为500㎜(梁底同一根钢外愣下布置三根立杆)。
(7)扫地杆双向满设,扫地杆距地面距离300mm,水平杆步距1.2米;剪刀撑,沿纵向在端跨及每间隔15米的跨内轴线两侧设置,沿横向布置在每间隔6~8米的轴线两侧。
剪刀撑应连系3~4根立杆,满高设置,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水平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有2~4个扣结点。
3、平板模内、外楞间距:内楞间距400㎜,外楞间距1000㎜。
4、梁底模内楞间距:梁底模内楞平放布置,梁底宽b<400mm时,布置两根,梁底宽b≥400mm时,布置三根。
5、梁底模外楞间距:(1)梁宽b=300㎜的梁底模外楞间距①当梁高h≤600㎜时,间距为500㎜。
②当梁高600㎜<h≤850㎜时,间距为1000㎜。
③当梁高850㎜<h≤2000㎜时,间距为500㎜。
(2)梁宽b=200㎜的梁底模外楞间距为1000㎜。
(3)梁宽b=250、350、400㎜的梁底模外楞间距为500㎜。
6、梁侧模内楞间距250㎜;外楞间距:①当梁高h≤850㎜时,间距1000㎜。
②当梁高h>850㎜时,间距为500㎜。
(4)梁高h>600㎜时,侧模辅助对拉螺栓加固。
①当梁高600㎜<h≤1100㎜时,每道外楞上加固一道M12对拉螺栓,螺栓距梁底1/3梁高处,②当梁高h>1100㎜时,每道外楞上加固两道M14螺栓,螺栓距梁底和梁顶各1/3梁高处。
7、基础梁侧模内楞间距300㎜,外楞间距:梁高700㎜以下时间距1000㎜(外楞为双楞),并辅助M12对拉螺栓加固,螺栓加在梁高的下1/3处,梁上口用钢管、扣件拉结;梁高1500㎜、2000㎜时,外楞间距500㎜,并辅助M14对拉螺栓加固,螺栓间距500㎜,底部从250㎜处设置,两侧距模板端亦不大于250㎜。
8、柱模内楞间距250㎜,外楞间距450㎜。
柱截面500㎜≤b≤800㎜时,每道外楞中间加一根M14对拉螺栓加固。
柱截面边长为1300㎜时,每道外楞上加两根M14对拉螺栓加固(分别加在柱截面1/4等分点处)。
从楼面起,第一道外楞距楼面不大于225mm。
五、模板配制及支设方法(一)模板配制1、梁模板配制(1)模板层配制,按侧模包底模、板模压梁模、柱(墙)模包梁模、主梁模包次梁模配制,即梁模板长度为柱(或墙、主梁)之间净尺寸,梁底模宽同梁截面宽,梁侧模高等于梁截面高加底模及其内楞厚度减去平板模厚度。
(2)内楞层配制,梁底模配两根内楞,长度为底模长减去柱(或墙、主梁)内楞尺寸,梁侧模内楞的边楞与模板边平齐,中间楞按构造间距设置。
梁侧模内楞长度为侧模长减柱(或墙、主梁)模板及其内楞尺寸,再减30mm操作间隙尺寸。
(3)外楞层配制,外楞长度取侧模高加150mm配置,对拉螺栓长度为梁截面宽加梁侧模及其内外楞尺寸,另加200mm计算,套丝长度两端各100mm。
2、墙模板配制(1)模板层配制,按平板模压墙模、横墙模包纵墙模、柱模包墙模配制,即墙模高度为楼层净高减平板模厚度,再减10mm操作间隙尺寸。
横墙模宽度为纵墙净距减纵墙模厚度,纵墙模宽度为横墙间净距。
墙上梁口按梁截面尺寸加其模板厚度留设。
(2)内楞层配制,横墙模四边设边楞,边楞与模板边平齐,纵墙竖向不设边楞,横向设边楞,中间内楞按构造间距要求设置,遇连墙柱,纵横墙模均不设竖向边内楞。
(3)外楞层配制,横墙外楞按开间净尺寸减去模板层再减30mm 操作间隙配制,纵墙按开间净尺寸减去模板及内外楞层再减50mm操作间隙配制,对拉螺栓按外楞至外楞的外包尺寸再加200mm配制,丝长按每端100mm加工。
3、平板模配制(1)模板层配制,按平板模压墙、柱模配制,即平板模配料尺寸与砼平板净尺寸相同。
(2)内楞层配制,按开间净尺寸减墙(或柱)模模板层及内楞层,再减30mm操作间隙配制。
(3)外楞层配制,按开间净尺寸减墙(或柱)模模板层及内楞层再减30mm操作间隙配制。
4、楼梯模配制,配模原则及方法与平板和梁模基本相同,须注意的是楼梯井和踏步踢面要减去装饰层厚度。
5、洞口模配制(1)模板层配制,模板长按洞口净尺寸减100mm配制,模板宽同墙厚。
(2)内楞层配制,内楞顺模板长向布置,按两根配制,与模板边平齐,长度为模板长加160mm。
(3)洞口四角制作如图4所示便于拆模的活动卡具。
6、胶合板应整张使用,尽量减少锯割。
7、胶合板锯割边应创平、创直。
8、所有模板接缝均须粘贴泡沫胶带。
9、钉子长度应为胶合板厚度的1.5~2.5倍,钉距以300~500mm为宜。
10、配制好的模板在反面编号并写明规格和使用位置,分类堆放保管,以免错用。
(二)模板安装1、梁模安装(图2)(1)先在搭设好的支撑架钢楞上引测出梁的轴线位置。
(2)采用侧包底支模法,先安放底模,定位后再安放侧模。
(3)侧模采用钢管、扣件支撑,梁高大于600㎜,辅助对拉螺栓加固。
(4)在与墙、柱交接的阴角处附加方木,以连接梁柱或梁与墙交口处模板。
2、墙模安装(图3)(1)首先弹出墙模的安装边线,并焊好限位。
(2)墙模安装与梁侧模安装方法基本相同,须注意的是模板就位后要用斜撑临时固定,以防倾倒。
(3)在墙与墙、墙与柱交接处阴角附加方木,以连接交口处模板。
3、板模安装(1)按板模构造层次反算出支撑架钢外楞的标高位置,定位钢外楞;板跨度大于4米,还要按2‰起拱。
(2)在钢外楞上安放木内楞。
(3)铺钉竹胶板,与墙、梁交接处,板模压墙、梁模板。
4、楼梯模板安装(1)楼梯踏步踢面的模板上下梯段要错开装饰面层厚度安装。
(2)楼梯梁及梯段底模的支模方法参照梁和板支模方法。
5、洞口模板安装(1)洞口模板安装要按洞口标高尺寸控制模板安装高度。
(2)为便于模板拆除,洞口角部要按(图4)所示加设活动卡具。
(3)洞口底模6、梁、板模支撑架搭设梁、板模支撑架的搭设通过放线确定立杆位置,以保证立杆间距及上下层立杆位置准确对应。
六、模板构造方案验算:(一)平板模验算:1、荷载计算(1)荷载标准值a、模板结构自重:Ⅰ、12㎜厚竹胶板:0.11KN/㎡Ⅱ、45×90㎜方木内楞:0.08KN/㎡Ⅲ、Φ48×3.5钢外楞自重:0.08KN/㎡b、新浇砼自重Ⅰ、h=160㎜3.84KN/㎡Ⅱ、h=150㎜3.6KN/㎡Ⅲ、h=120㎜2.88KN/㎡Ⅳ、h=100㎜2.4KN/㎡c、钢筋自重:0.15KN/㎡d、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平板模及内楞验算取2.5KN/㎡平板模外楞验算取1.5KN/㎡e、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平板模验算取2KN/㎡平板模内楞及外楞验算取1.0KN/㎡(2)荷载设计值:a、b、c为恒载,其分项系数γi=1.2;d为活载,γi=1.4(3)荷载拆减系数取0.9(4)荷载组合验算强度:a+b+c+d;验算刚度a+b+c。
2、模板验算:按砼板厚h=160mm时进行验算(1)按跨距L=400㎜验算平板模竹胶板。
1)抗弯强度验算荷载按均载考虑,模板载面最大弯矩为:M=0.1qL2=0.1×(1.2×4.1+1.4×4.5)×0.9×1×0.42=0.16KN·m活载按集中荷载考虑均布恒载作用下,模板载面最大弯矩:M1=0.1ql2=0.1×1.2×3.86×0.9×0.42=0.06KN·M 集中活载作用下,模板载面最大弯矩:M2=0.175Pl=0.175×1.4×4.5×0.9×0.4=0.40KN·M 则,模板载面最大弯矩为:M=M1+M2=0.05+0.40=0.46KNM按最大弯矩M=0.46KNM进行强度验算,载面最大应力为:σ=M/W=M/(bh2/6)=0.45/(1×.0122/6)=19166(KN/m2)=19.2N/mm2<fm=80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