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成都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具体含义,并在图 2 中找出毛泽 东同志首先点燃“星星之火”的位置(写出图中的数字番号即可)。 【主题二】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材料二:1953 年,建设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作为新中国首批重点工程被列入第一 个“五年计划”。同年,7 月 15 日,一汽在长春开工建设。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奠基题词,并签发了 “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中共中央指示。为了建设一汽,从 1953 年起,举国上下向这里输送
7
来建设大军和最优秀的人才。同时,苏联对一汽的建设和投产也给予了全面的援助。经过三年的努力, 1956 年 7 月 13 日,一汽终于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据梁骁《“共和国长子”生长录: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一汽”诞生》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共和国长子”的有 利因素。( 【主题三】改革开放的先锋 材料三:
材料三:1919 年 9 月,21 岁的周恩来在天津组织成立了学生进步团体﹣﹣觉悟社。下为他执笔的觉 悟社的纲领性文章《“觉悟”的宣言》内容节选。
﹣﹣据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③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学潮”促进周恩来等进步青年自觉接受了哪一决定未来中国 命运的新思想?
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这种变化( ) A.导致国王查理一世被判死刑
3
B.化解了封建农奴制的危机
C.得益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D.造成了君主地位彻底消失
16.18 世纪中后期,随着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起来,动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运而生的 技术成果是( )
(1)图 1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5
(2)图 2 中的历史人物正在签署的历史文献是什么?该文献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3)图 3 中的历史场景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以上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什么? 26.(12 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7 世纪的欧洲,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 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成都市 2019 年中考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2.如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人教社《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必修)教学参考书》(1995 年 12 月第 2 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
6
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材料二:在 1919 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世界上最 具权势的人则成了和平缔造者。和平缔造者们日复一日地会面,提案,辩论,争吵,然后再重复这个 过程;他们达成交易,拟定条约;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 1919 年和平缔造者们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火,改变了 20 世纪的命运。
﹣﹣据加拿大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谁?他们在巴黎六个月里“缔 造和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巴黎和会取得的“和平成果”的看法。 三、综合探究题(共 15 分) 28.(15 分)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合晚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19 年春晚除北京主会场以外,还 设置了三个分会场,分别为井冈山、长春和深圳,可谓意味深长。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主题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材料一:
21.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 信度最高的是( )
4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2.1947 年,美国提出了一项经济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大规模“援助”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这一计 划是( )
A.珍妮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17.19 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 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18.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 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19.如图是 2017 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32 号舷窗。该展品可以印证( )
1.【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意思是社会发展有其自 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荀子把“天命”理解为 具有必然性的自然法则,认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即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 动地控制和利用它。
A.马歇尔计划
B.“和平演变”计划
C.社会保障计划
D.“公平施政”计划
23.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东西方“冷战”的加剧,苏联强行将东欧各国纳入自己已有的 固定模式的轨道。这种“固定模式”的特点是( )
A.高度集中
B.计划与市场结合
C.自由放任
D.多种所有制并存
24.如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表
1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 )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
D.西罗马帝国时期
13.“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 )A.Fra bibliotekB.C.
D.
14.在 16 世纪早期的一次航海行动中,麦哲伦下定决心,“要么完成此创举,要么就葬身大海。”此 次航行,麦哲伦的船队( )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开辟了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C.得到了葡萄牙政府的资助 D.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据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人们对青春的赞美是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体现?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 么?
材料二: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 宇宙。
﹣﹣据李大钊《青春》(发表于 1916 年的《新青年》杂志) (2)材料二中的《新青年》杂志是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 心目中的“新青年”形象是怎样的?
A.英国“光荣革命”的结束
B.北美列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0.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这 一观点( )
A.与苏俄新经济政策主张一致
B.受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C.否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D.鼓励各国接受社会主义
数字处理(Digital Processing)
表中这些成果应用的高新技术包括( )
①云计算②物联网③大数据④电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共 37 分)
25 . ( 10 分 ) 历 史 图 片 往 往 能 够 定 格 历 史 的 瞬 间 , 弥 足 珍 贵 。 观 察 图 片 , 回 答 问 题 。
A.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
B.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C.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D.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
7.“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 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三A
三C
三D
工厂自动化 (FactoryAutomation)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
通信(Communication) 计算机(Compuper) 控制(Control)
数字传输 (DigitalTransmission)
数字交换(Digital Switching)
3.【分析】本题以“公元前 202 年”“公元 25 年”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和东汉的建立。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 祖。25 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社会安定,史称光武中兴。故公元 25 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226 年。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汉和东汉的建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分析】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识记掌握相关知识。
【解答】由图看出,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另外,秦朝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中央,设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