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制安全主题班会

法制安全主题班会

《法制与安全》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安全与法制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者:班委会班主任三、活动时间:2016-12-9四、活动地点:本班教室五、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六、主持人:、陈兰芝班会背景:最近,校园暴力、违法的事件频传,原因之一就是同学们法制观念薄弱,对法律法规了解太少。

此外,近年来,青少年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5岁以下的青少年每年因疾病、车祸、火灾、水害、自杀、他杀等原因造成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近50万。

这些潜伏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可能降临的横祸,与缺乏法制知识、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直接的关系。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教育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

到2000年底,我国记录在册的吸毒为数为85万人,据全国各地的禁毒、戒毒机构提供的资料中,青少年所占比例为83.6%,最小的“瘾君子”不到10岁。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因特网上键入“校园暴力”这一主题词进行搜索,立即可以获得15800个校园犯罪案件。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45%。

主持人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时只是一念之差,可以说,我们既是“弱势人群”,又容易变为“高危人群”。

七、活动程序: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唱国歌。

我宣布《安全与法制》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唱国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班举行关于《法制与安全》方面的知识竞赛,由我班的四个小分队来参赛。

下面由各小分队选手做自我介绍。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竞赛的类型,请大家听好:这次竞赛有四轮。

第一轮是必答题,第二轮是案例分析题,第三轮是抢答题。

现在我们进行第一轮比赛,是必答题。

每个小分队有六道题。

答对一道题加10分,答错了不加分。

下面请听题:1、如果陌生人到学校来找你出去谈事情或玩,你会采取哪种态度?(C)A、如果他是个大人,就可以跟他走;B、骂那个人;C、找理由拒绝他,还要不动声色。

2、如果陌生人给你东西你会采取什么态度?(B)A、先要再说,反正是白得的;B、不要他的东西,而且不跟他去,要回家;C、如果觉得好人可以拿他的东西。

3、煤气外泄时,有种做法,你知道哪种最安全?(A)A、先关煤气阀,再打开窗户,等煤气散尽后重新点火;B、先打开窗户,再关煤气阀,然后点火;C、先点火,再开窗户。

4、刚用完熨斗,拔掉电源插头后,熨斗该怎么放?请你选一种正确的答案(B)A、平放在熨衣板上;B、竖放在熨衣板上;C、竖放在熨衣板上;旁边可以放衣物;5、把锋利的东西递给别人时,为什么不能把利刃冲着对方?(B)A、为了礼貌;B、怕误伤对方;C、为了自己的安全。

6、去炉打开水时,你认为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A、把暖瓶口对准热水龙头放好,然后轻轻拧开热水龙头;B、手提暖瓶把,对准热水龙头,然后轻轻拧开热水龙头;C、手提暖瓶把,迅速拧开热水龙头,这样接水快,节约时间。

7、穿雨衣过路,为什么要特别小心呢?选一种你认为正确的答案(E)A、雨水迷住了眼睛,看不清路;B、雨衣帽挡着耳朵,听不清车子的声音;C、下雨,汽车或骑自行车的人看不清前面的行人;D、下面路滑,汽车不易紧急煞车,容易出危险;E、上述原因都存在。

8、山林中有很多野果子(B)A、随便可以采来吃;B、不认识的绝不能随意吃掉;C、告放嘴里尝尝,要没有毒可以吃。

9、跳水游泳前为什么要做准备动作?(C)A、先活动活动,下水游得比较快;B、为了下水后不怕冷;C、做好准备活动,下水后腿脚不会“抽筋”;10、剩火车时,果皮,饮料瓶等生活垃圾应怎么处理?(C)A、扔到车窗下面去,使车厢干净;B、扔到车厢地上,使小桌面保持干净;C、装进塑料袋后扔进垃圾桶。

请判断对错:1、护栏是保护行人安全的,不能随便钻进钻出(√)。

2、救护车或救火车来了你不要怕,反正司机压不死你(×)。

3、横过马路时,要看信号灯,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

(√)4、使用“热得快”烧水,是接上电源,再把它插入暖瓶内(×)。

5、火警电话是“110”,盗警电话是“119”。

(×)6*/、我国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

(√)主持人:第一轮比赛已经结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小队的得分情况。

请大家掌声鼓励。

(小合唱)现在我们进行第二轮比赛。

案例分析题。

各小分队可以集体补充做答。

答对一道题加20分,答错了不得分。

1、我班有一位同学辍学了,原因是父亲认为上学没什么用,还不如学做生意赚钱,就让这位同学退学,去跟他跑业务。

那么,这位父亲做得对吗?这位父亲的行为是否违法?请做答:答:这位父亲做得不对,他的行为显然是违法的。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张某拿到高考成绩单时,高兴得泪流满面,因为他的成绩已经上了当年的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

想到即将进入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学习,能够实现自已的作家梦,他几天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可是等啊等啊,眼看着许多同学甚至考分比他低得多的一些人都已经去报到上学了,自己却还没有见到通知书的影子,他再也坐不住了,赶到当地招生办公室询问。

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气坏了”,原来他所报考的学校都以他有残疾为由而拒绝录取他入学。

张某痛苦极了!经过几天的思考后,他想到了宪法和法律,决定到教育行政部门申诉。

请问:张某能够被大学录取吗?为什么?请做答:答:一定能录取。

因为《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权,以他的腿有残疾为理由而拒绝录取他入学是违法行为。

3、赵某今年15岁,是初三年级的学生,他奶奶花了6000元钱为他买了一台电脑。

现在赵某的父母要离婚,在这台电脑的归属问题上发生了纠纷。

赵某的父亲认为电脑应当归自己所有,因为是自己的母亲买的。

而赵某的母亲则认为儿子随自己生活了,电脑应归儿子和自己共同所有。

也有人认为电脑属于家庭的共同财产,应该由家庭成员共同享有。

如果通过法律判的话这台电脑应属于谁?为什么?答:应归15岁的赵某。

因为奶奶花了6000元钱为他而买了这台电脑。

4、15岁的初二学生小高因与邻居小孩产生了一点小矛盾,于是萌发了报复的念头。

他将剧毒鼠药投入邻居家的面粉中。

邻居家是做面条加工生意的,恰恰这批面粉做了面条后售给了学校食堂,导致305名学生中毒。

请问:(1)这个学生投毒属于什么行为?可能受到什么处罚?答:属于投毒犯罪行为,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我们应从此案中吸取什么教训?应怎样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答: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做违法犯罪的事。

如果和同学、朋友有了矛盾当面解决,不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事,不做危害他人的事,不做违法的事。

(3)如果别人因为一点小事“得罪“了你,你会怎么处理?答:不违反原则的事情不斤斤计较或与他当面讲清。

主持人:第二轮比赛已经结束。

请大家掌声鼓励。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小分队的得分情况。

落后的小分队请不要灰心,还有两次机会等着你呢。

请你们再接再厉。

现在我们进行第三轮的比赛,抢答题。

每分队抢答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答对一道题加10分,答错了扣10分。

下面由第一小分队和第二小分队来抢答。

请听题;1、人身自由权是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不受外来的非法约束、妨碍、限帛的权利。

(√)2、作为老师有权利随便搜查学生宿舍。

(×)3、隐私权的内容一是自己对隐私的控制权二是自己对隐私的到用权。

(√)4、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行政法保障、民法保障。

(√)1、什么叫法律?法律的作用都有哪些?答: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通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2、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法制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成为法制社会中的一名合格公民,应该怎么做?答:首先,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其次,中学生应该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

再次,中学生应该善于用法,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我国确每年的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

那么,新世纪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目的主题是什么?答: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4、小军今年初三,面临中考。

双亲对小军的期望一直很高,希望他能考入市高中。

小军因为喜欢“上网”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在中考前的模拟考试中数学只得了50分。

父亲非常气愤,拿起一根木棍就打小军,小军躲闪不及,被打成骨折。

请问:小军的父亲违反了哪一条规定?答:小军的父亲侵害了小军的健康权。

他使用暴力手段把小军打伤,这是故意直接侵害他的生命健康权。

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主持人:下面的四道题由各小分队选一名选手来做答。

但有风险性。

有10分、20分的题。

10分的题答对了加10分,答错了扣10分;20分的题同样答对了加20分,答错了扣20分。

请第一分队的选手听题:1、什么叫社会管理秩序?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有利于什么?(20分)答: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以及国家用法律、法规建立和维护的有条不紊的社会状态和生活准则。

(1)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有利于政令畅通。

(2)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有利于创建安定团结、秩序井然的社会生活环境。

2、请说出中学生寻求法律救济的方法。

(20分)(1)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

中学生应当认真学法、用法、懂得自己有哪些合法权利和义务;(2)通过法定代理。

法定代理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中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多属于限制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他们寻求法律救济,往往通过法定代理人代理;(3)委托律师代理。

律师可以代理因中学生的发事活动和诉讼法律事务,如代理中学生打民事官司,以及收养关系,办理遗产继承,办理出国等事务。

3、什么叫犯罪?(10分)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4、什么叫民事诉讼?(10分)民事诉讼也可以说打民事官司,是指人们因民事权益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处理的活动。

主持人:第三轮比赛已经结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小分队得分情况。

主持人:(先总结比赛情况)通过刚才的知识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善于动脑,积极思考,不仅懂得了法律对我们每个的意义,而且掌握了许多法律常识,下面,就让我们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来,让同学们分析些行为?比一比、赛一赛,看哪队表达的最精彩?法治小品:第一小组:表达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第二小组:在商场发生的事情(搜身是否违法)第三小组:见义勇为需要大家参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