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研究与运用思路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研究与运用思路
2013-8-11
伤寒论
43
智力检查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严格 依照该量表的施则要求,对受检者逐一测试, 智力复查在患儿接受治疗后三个月进行。脑 电图检查采用日本光电公司4317F/G脑电图仪, 治疗前及治疗后三个月各检测一次。
2013-8-11
伤寒论
44
二、 治疗方法 中药组: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6~12克, 黄芩5~10克,象牙丝10~15克,北芪30~60 克,党参10~15克,女贞子10~15克,淡竹 叶5~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期 间不用其他疗法。1个月为1疗程,1~3个疗 程评定疗效。西药组:利他林立5~15mg,每 日服2次,疗程同中药组。
伤寒论
32
笔者认为“寒热往来”仅局限于 “寒热”之狭义的着眼点比较,那么 休作有时之“休作”则包括种种病证 或主要脉证之时发时止或发作有定时, 这是着眼于广义的阴阳往来。这一推 理是符合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具有 指导临床意义。
2013-8-11
伤寒论
33
寒 热 往 来 , 休 作 有 时 ”
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五段教材)极少见 恶寒发热交替出现,但时发时止,多见 恶寒发热俱见,时发时止 发热但不寒,定时如潮 不发热但寒,定时如潮 正邪相争 从阴阳属性考虑之,可称之“阴阳往来”
2013-8-11
“
伤寒论
34
仲景所拟小柴胡汤并没提及本方 可治癫痫及小儿多动症(MBD)。但 笔者基于上述理解,结合临床观察所 见癫痫患者发作的特征有二:一是发 作时的症状呈现呆板性;二是时发时 止,有不少患者的发作很有定时。再 言,试用于临床每每见效。
2013-8-11
伤寒论
35
又如MBD患儿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变, 由于自控能力不足,一会儿玩这,一会儿玩 那,一会喜笑,一会恼怒,动作甚多而不定, 极难集中精神听课或做作业,笔者不着眼于 某一个症状,而是将这些种种症状变化多动 无常视为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即辨为阴阳 往来,属少阳枢机不利所致,予小柴胡汤治 疗,亦收效。
2013-8-11
伤寒论
42
中药组80例患儿,智力商数(IQ)低70 者5例,70~85者34例,85~100者32例, 100~115者8例,115以上者1例;脑电图异 常者33例。西药组20例患儿,智力商数低于 70者1例,70~85者9例,85~100者7例, 100~115者3例;脑电图异常者9例。
2013-8-11
伤寒论
31
如更进一步扩展“寒热往来,休 作有时”尚可视为“阴阳往来”。因 为“寒”属阴,“热”属阳;“休” 主静属阴,“作”主动属阳,故称之 阴阳往来,从本质上讲似没有多大差 别。寒热往来的着眼点是“寒”与 “热”,休作有时的着眼点是“休” 与“作”,均属少阳枢机不利所致。
2013-8-11
2013-8-11
伤寒论
17
和法的概念何在?
2013-8-11
伤寒论
18
近代对和法概念,除内经论述及仲 景和解表里,调和营卫外,还扩展调和 脏腑,调和脏腑又以肝(胆)气郁结为 主导,损及脏腑,这种失调用和解之法, 调和平衡,总之,凡不宜汗吐下(大的) 温、清、消、补等法,而在调和表里、 营卫、脏腑中起作用和都可作为和法看 待。
中、西药组治疗前后症状、 体征、智力变化情况
2013-8-11
伤寒论
47
表3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2013-8-11
伤寒论
39
一、 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 本组患儿来自广州市7所小学,参照国内现 行诊断标准:(1)注意力涣散;(2)活动 过度;(3)情绪不稳;(4)学习困难; (5)7岁以前发病,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以 上。结合神经系统、脑电图、智力等检查。 排除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癫痫、多 动—秽语综合症、儿童情感性精神病等,或 合并有上述疾病的MBD患儿,确诊100例 MBD患儿作为治疗对象。
2013-8-11 伤寒论 29
其次,从“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内涵 来看。96条的“寒热往来”教材解为寒热交 替出现,虽无误,但凭此解,在临床就难于 扩大其运用范围。若从97条原文中的“寒热 往来,休作有时”一句,其内涵就要丰富得 多,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013-8-11
伤寒论
30
笔者认为“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一句 可视为寒热交替出现,时发时止;恶寒发热 俱见,时发时止;发热但不寒,时发时止或 发作有时;不发热但寒,时发时止或发作有 定时;种种病证的正邪相争,发作有时,此 解显然扩展了寒热往来的概念,不局限于寒 热交替出现之狭义上。
2013-8-11
伤寒论
36
由是,经方临证运用,一方面可 从“有是证便用是方”原则着手辨治; 二方面则遵循历代名经方家的经验: “刻意精研,阐发幽微”及“于无字 无方处着眼”。
2013-8-11
伤寒论
37
附100例MBD的临床分析
2013-8-11
伤寒论
38
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习称儿童多动症, 是儿童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越 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西药治疗迄今多沿用利 他林、苯丙胺等药物控制,但效果不理想, 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也逐渐开展。笔者以小 柴胡汤加减治疗本病,经两年来临床观察, 取得较为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2013-8-11
伤寒论
19
这与现代免疫学为例,其中体 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不平衡常为疾 病重要环节,合理使用免疫增强剂 与免疫抑制剂,调和二者关系是一 致,均可划为和法概念。
2013-8-11
伤寒论
20
2.小柴胡汤的基本作用 ——调整枢机/和解气机
2013-8-11
伤寒论
21
3.小柴胡证的基本病机 ——枢机不利
2013-8-11
伤寒论
28
首先从“寒热往来”之来由及其本质而言, 《素问· 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 为“阖”,少阳为“枢”。故称少阳为枢机, 处于半表半里。胆与三焦为少阳之腑,胆在胁 下,有疏泄作用,可通达表里内外,外可从太 阳之开,内可从阳明之阖,开则为阳,阖则为 阴,故为“枢”。少阳受邪,邪正相争,进退 表里之间,势必致开阖枢机不利,故称为半表 半里证,邪胜于正,由外向里则恶寒,正胜于 邪,能抗邪外出,则发热。由于正邪相争各有 进退,从而导致寒热往来,故寒热往来是枢机 不利,也是半表半里证之特征。
2013-8-11
伤寒论
45
三、 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智商IQ提高10个单位或异常脑电图基本恢 复,半年随访未见复发。好转:临床症状、 体征较大程度改善,智商IQ提高4个单位, 脑电图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智 力、脑电图均改变不大或无改变。
2013-8-11
伤寒论
46
2013-8-11
伤寒论
26
1.有是证便用是方; 2.紧扣病机; 3.久治不愈/低热不退,休作有时; 4.从七情所伤入手; 5.依97条“寒热往来,休作有时”, 在临床辨治中意义:
2013-8-11
伤寒论
27
小柴胡汤由仲景所拟,针对邪犯少 阳致胃虚胆郁,三焦失枢的病机而设。 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除原文列举的口苦, 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 默不欲食,寒热往来,休作有时,苔白, 脉弦等脉证之外,如从原文97条中的 “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一句,更具指 导临床运用。
伤寒论
5
二、 小柴胡汤的现代 药理研究
2013-8-11
伤寒论
6
1.清热抗炎:日本学者认为小柴胡 汤抗炎作用有特定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参 与,有人观察到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本方提取液后,上清液中可发现这种特 异性的蛋白质。有人单味柴胡煎剂 (5g/5g )对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降 温的作用。
2013-8-11
2013-8-11
伤寒论
10
6.有抑制组织胺,5— 羟色胺所致血管通透性增 高,效果胜赛庚定、扑尔 敏。
2013-8-11
伤寒论
11
三、 小柴胡汤实质探讨
2013-8-11
伤寒论
12
1.小柴胡汤与和法。“小柴胡汤 为和解之定法,甚至与和法等同”, 此说虽无误,但仍概念模糊,理解不 深。从下面几方面加以论证:
③ 后世医家之说:
• 后至程钟龄《医学心悟》所立八法中“和法” 亦以小柴胡汤立论,这也是受成氏影响。后 来程氏亦觉得自说之“和法”范围太小了, 便把其他法门拉进去。如清而和、温和、消 和,和之变化无穷,其实,清、温、消法各 有一定概念。程氏此说又可能与景岳之说而 来。景岳说:“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 这话说得很笼统,那一类不是制其不和呢?
2013-8-11 伤寒论 41
中药组80例患儿舌质淡白者34例,舌淡 红者46例;舌体胖大者24例,有齿痕者13例; 苔白腻者7例,苔薄白者50例,苔白者21例, 苔黄白者2例;脉弦者42例,脉细者46例,脉 缓者37例,脉弱者32例。西药组20例患儿舌 质淡白者8例,舌淡红者12例;舌体胖大者4 例,有齿痕者3例;苔薄白者9例,苔白者7例, 苔白腻者4例;脉弦者10例,脉细者10例,脉 缓者11例,脉弱者8例。
“……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总之,从论中原文来看,仲景之和法, 似乎不用大发汗、大攻下,而用轻和方 药可缓解病情,称之和解。
2013-8-11
伤寒论
15
③ 后世医家之说:
后世一直把本方为和解之专剂,可能与成 氏之说有极大关系,成氏在《注解伤寒论》中 云:“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 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 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 则可矣,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后世 因成氏是注解伤寒的第一家,故均从其说,并 立了和法,而王叔和都未提出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