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赏析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
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教师用火热的激情,以师生间充满魔力的心灵对话打造了充满生命力的新课堂。
下面,笔者就截取课中一些片段与大家分享。
一、启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1、课件出示《合欢树》中思念母亲的片段,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师:默读这一段话,
你读到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师:那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读出了对母亲深深的眷念。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精心营造的学习氛围。
在课始阅读资料中,学生感受到史铁生对母
亲的那份怀念,读着短文,那字里行间包涵的思母情愫,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形象地再
现在面前。
学生有了情感储备,课堂上就可以很自然地进入高峰体验。
师:(出示词语卡片“怀念” ,接着出示“秋天”中间板书“的”—
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田野里果实累累。
师:心里那个沉甸甸的。
我们来调一下(卡片移成“秋天的怀念” 生:秋天里有什么值得想念的东西?师:是呀,人啊,事啊,形成了心中沉甸甸的感情。
[变化出示的课题让学生知道,词语排列顺序不同,包含的意思也不同
学生咀嚼出了秋天里沉甸甸的情感。
身置课堂,“怀念”如涓涓小溪,
之柴扉,轻轻洞开。
]
二、研读爱母情怀——思接千载
出示句子:“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
师:请你把这个省略号变成他要说的话。
生: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要好好活儿。
师:(课件出示“好好活儿” )我把它们送进去了,一起读。
学生读该句。
师:该怎样好好地活儿呢?
怀念的秋天)念,
),有什么变化?
尤其是课题让
潺潺涌流。
心门似春
课件出示句子: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
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师:结合文字,好好地体会,我俩该怎样好好地活。
同桌俩个讨论。
生:我们活得可以平凡。
师: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还可以换个词?
生:普通。
师:那你平常地、平平地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生:对生命要有热情,对生活要有希冀。
师:那你来读一读。
该生读时缺少激情。
师:别把它藏在心里,要活出热情。
(该生热情地再读)师:要把这份热情融进激情。
生: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活得自在一点。
师:还可换成?
生:潇洒。
生:我从“泼泼洒洒”读出要活得快快乐乐的。
师:我听出来了,人生有酸、甜、苦、辣。
这点痛算什么。
[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灌稻,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文本
中,才能知其意,悟其神。
窦老师让学生扣住母亲临死前说的那句未了的话,补全话意,并
进一步从菊花中找寻 “好好活儿”的真谛。
在探询中也明白了母亲为何让儿子赏菊,因为母 亲知道, 苍白的语言不足以平复儿子此时内心的悲伤, 所以她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花, 看看那
些傲霜开放的菊花, 她要让儿子知道, 失去了双腿不等于失去了一切, 多美好的东西值得留恋, 她要用自己的爱来重新点燃儿子对生活的希望! 秋高气爽、让
精神和菊花一样坚韧刚强。
这是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啊! ]
、拓展——心有灵犀一点通
师: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对这“好好儿活”又有什么理解呢?母亲去世之后,作者写下
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文章,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自己的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课件出示《病隙碎笔》中怀念母亲的文章片段: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 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 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
不过, 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 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 的嗓子多么安详。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 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 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 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
—— 《病隙碎笔》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 让心胸如时节一样
生:生病的经历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师:今天的史铁生感悟到每时每刻都是幸福。
他活出了生命的超然,活出了生命的满足。
师(深情旁白):希望能与母亲一起讨论《务虚笔记》,可是不可能了。
好多次他都在梦里怀念。
(出示短文)师配乐深情诵读: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
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师:同学们,当你读到了这些苍凉的文字,你能够理解作者内心的痛楚吗?能够体会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吗?你能够感受到在那苍茫的夜色下而汩汩滚落的热流吗?再来深情地读读这一段文字吧,我相信一定也会有一股热流从你的心头滚落,,
生:齐读最后一段文字: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师:现在再来读课题。
“秋天的怀念” ,究竟在怀念什么?
生:怀念母亲。
生:怀念母亲说的“好好儿活” 。
师:母亲这两个字化做了心中的信念。
母亲的“好好活儿”借了儿子一生,成就了儿子一生。
啊,我怎
能不怀念?这两个字沉淀了心中的情感。
再读这个课题。
(学生深情齐读)
师:虽然有时候命运很不公平,真的是很不公平,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一定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无论遇到什么打击,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坚强地活、好好地活,不仅是活着,而且要活得精彩,活出味道,为自己,也为爱自己的亲人。
[在阅读这些拓展的文本中,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它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再次碰撞,用真实的心灵在课堂里体验生命的增值和律动,“好好活儿”再一次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