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三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单细胞原生动物)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患者发冷、发热、出汗周期发作,易发生贫血和脾肿大。
疟原虫有按蚊和人两个宿主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
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糖原储存很少,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的区别是前者无细胞核B疟原虫细胞膜表面可能有识别肝细胞的特异糖蛋白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大量增殖可致红细胞坏死D疟原虫的寄生可能会促进红细胞加速吸收血糖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极限约为0.2微米,于0.2微米的结构就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科学家将之称为亚显微结构。
下列有关显微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藓类叶片制成临时装片,直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叶绿体、线粒体B调暗视野后,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C.核糖体、中心体属亚显微结构,用电子显微镜可在低等植物细胞中观察到D.尼克森等据电子显微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结构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3.细胞中不同元素组合形成不同的化合物,而各化合物有机组合可形成不同的细胞结构,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相关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的甲、乙分子都可在细胞膜上自由运动B.甲物质头部亲水,尾部疏水,P位于其头部C.原核细胞不可能同时含有图示两种结构D.甲丙元素组成相同,但空间结构差异显著4.膜蛋白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膜蛋白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量转换、信号转导及物质运输等。
据估计有大约60%的药物作用靶点是膜蛋白。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有些膜蛋白的数量可决定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B.有些膜蛋白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C.膜蛋白一般不能催化专一的化学反应D.很多膜蛋白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能够移动5.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所组成,为意大利细胞学家卡米洛·高尔基于1898年用硝酸银染色法首次发现高尔基体是完成分泌蛋白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如可将胰岛素原分子水解为相同数目的胰岛素和C肽分子。
胰岛素释放后在经过肝脏和肾脏时被大部分降解,而C肽则不会被肝脏和肾脏降解。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中会维持相对稳定B.高尔基体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所需的酶主要分布于其各扁平囊内的基质中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目和发达程度与细胞内基因种类无关D.临床上可通过测定C肽水平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6.内质网压力(ERS)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亚细胞器病理状态。
目前研究发现ERS在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及外周胰岛素抵抗(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内质网功能紊乱可能与其膜上特定蛋白结构异常有关B.ERS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降低细胞摄取血糖速率C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抵抗而使得细胞内葡萄糖含量较高D.ERS可能对多种消化酶的合成、加工过程有不利影响7.三磷酸腺苷的化学式为C10H16N5O13P3,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下图为其结构式。
研究发现,人体内约有50.7gATP,只能维持剧烈运动0.3秒。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为腺嘌呤,是核酸的组分之一B.b为核糖,2号位上比脱氧核糖多1个氧原子C.ATP因含量少,不能持续为细胞供能D.组织细胞暂时缺氧仍可合成ATP8.沙拐枣耐盐碱,可用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生态。
研究发现,沙拐枣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可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积累于液泡中,从而减轻Na+对细胞质基质中多种酶的损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液泡大量吸收Na+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供能B.细胞质基质中积蓄的Na+可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干扰细胞代谢C.液泡中积蓄Na+能增强细胞吸水能力,是沙拐枣耐盐碱的重要原理D.该载体特异性识别Na+主要取决于其氨基酸种类的特异性9.光合作用暗反应中最先产生的糖类化合物是磷酸丙糖,磷酸丙糖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参与淀粉的合成,也可以运到细胞质基质中参与蔗糖的合成。
已知Pi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的比例进行转运。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A表示H2O,它在类囊体薄膜上分解B.物质B表示CO2,它被固定后首先产生磷酸丙糖C.两分子磷酸丙糖即可经酶催化产生一分子蔗糖D.若磷酸丙糖的合成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促进淀粉的积累10.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无论从物质还是能量上都有紧密联系,下图a至d表示叶肉细胞中的物质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c、dB.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b、dC.过程c中固定的光能是生物圈主要的能量源头D.一昼夜中旺盛生长的植物体内ATP产生量b+d>c11.林冠层是指森林的稠密顶层,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速率。
下表为在适宜条件下,某森林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强大于66μmol·m-2·s-1,苦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425μmol·m-2·s-1,影响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O2浓度C.森林中全部生产者所积累有机物中能量的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若在环境因素改变时林冠密集程度不断增大,则青冈的种群密度可能随之增加12.细胞周期同步是指利用特定方法使分裂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高浓度TdR(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是常用的同步方法。
TdR能可逆地抑制S期DNA合成,而不作用于其他细胞阶段的运转,最终导致细胞群被同步化于G1/S期交界处下图示意科研人员利用TdR双阻断法,成功将胡萝卜形成层的所有细胞阻断在G1/S交界处。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细胞周期同步方便研究特定时期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B.用同步化过的细胞进行药物研究,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C.实验中两次用TdR处理,每次TdR处理的时间都至少为7.5hD.正常处理是为了使被TdR阻断在S期的细胞完全越过S期13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细胞的生命历程大都短暂却对个体的生命有一份贡献。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无纺锤丝和染色体,进行无丝分裂B.细胞生长过程中物质运输的效率不断提高C凋亡时,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都会显著降低D.分化提高了细胞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效率14.“假说一演绎法”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
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均采用了“假说一演法”B.摩尔根通过“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仍需实验检验D.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预期测交结果即为演绎过程15.某种鱼的鳞片有多种表现形式,现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F1中野生型鳞:单列鳞=1:1.将F1中单列鳞鱼雌雄随机交配得F2,表现为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散鳞=6:3: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中无鳞鱼是杂合子,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类配子B.该鱼鳞片可能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C.F2单列鳞与无鳞个体中可能存在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D.F2单列型鳞鱼中稳定遗传个体的概率为1/6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胞吞作用与多种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如免疫应答、神经递质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和组织代谢平衡等胞吞过程一般经受体介导,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受体介导的胞吞与细胞膜的选择性有关B.胞吞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伴随着ATP的水解C.胞吞不仅有助于获取营养,还能实现机体自我保护D.温度变化对有被小泡的产生速率没有影响17.腺苷酸激酶(AK)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单体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AK存在于线粒体内外膜间隙可耐100℃高温而不失活,AK催化如下的反应:MgATP2-+AMP2-→MgADP-+ADP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K能专一性的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形成ADPB.AK经胰蛋白酶处理会失活,它能直接为ADP的合成提供能量C.AK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的特定空间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D.AMP转化为ADP破坏了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18.葡萄糖代谢中大部分能量的释放依赖电子传递系统或电子传递链来完成,细胞色素C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
它易溶于酸性溶液,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可与其它酶协作将电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大了膜面积,为细胞色素C提供了B.细胞色素C可使NADH通过电子传递链再氧化进而将能量储存于ATP中C.动物脂肪组织中细胞色素C含量比肌肉组织中更高,可采用酸化水进行提取D.细胞色素C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提高氧气利用率19.分裂间期又包括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一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如图所示。
Cdc6蛋白是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它能促进“起始复合体”合成进而启动S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层细胞、表皮细胞筛管、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B.“起始复合体”最迟应该在时间点1组装完成CS期细胞中不断发生氢键的断裂与形成D.Cdc6蛋白在G2期可能已被降解为游离氨基酸20.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人类秃顶即为从性遗传,各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秃顶性状在男性和女性中出现的概率没有差异B若父母均为秃顶则子女应全部表现为秃顶C.若父母均为非秃顶,则女儿为秃顶的概率为0D.若父母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则生出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2第Ⅱ卷选择题(55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