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开发项目设计工程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用地面积:131663.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67341.91平方米。
其中东侧地块用地面积5035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8761.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143230.00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5531.00平方米。
西侧地块用地面积739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8580.9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202558.42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16022.49平方米。
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场地平整。
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2、《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3、《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4、《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5、《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8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本)8、《汽车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8-200511、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版现状地形图;12、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13、兴化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4、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和设计任务书与要点三、设计理念结合宜人的水环境,创造一个景观与人和谐共生的、健康的生态型人文社区是本设计的主旨。
本项目充分分析地块景观价值,北侧紫荆河为最优景观资源,其次为东西两侧地块中间、东侧地块南侧沿河景观资源。
地块内部为庭院景观资源。
地块东西两侧紧邻市政道路位置为沿街景观,沿街布置配套安居房。
规划布局沿周围是市政道路布置高层住宅,内部布置小高层住宅。
地块北至南依次由高至低,创造出丰富的城市景观。
户型采用一梯二户南北通透的高品质户型,打造高水准的品质小区。
地块北侧紫荆河沿河景观和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平台和休闲步道与项目主入口结合,强调小区内外景观的连续统一。
在考虑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寻求自然美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根据场地标高低于市政道路,结合地形设计一层地下车库,减少开挖的同时并解决住户停车问题。
四、总平面布局规划布局依据地块地形和周边环境,规划布置11+1层、17+1层和27层板式住宅为主。
规划总平面采用简约的直线为基本元素,形态为线形组织下的居住组团。
错落的建筑群循序相接,浑然一体。
规划分东西两个地块。
其中东侧拥有优越的景观资源,作为本项目的高品质住区进行打造,布置面积较大的高品质户型。
含16栋高层住宅和1栋多层商业。
西侧地块含18栋高层住宅和3栋多层商业。
规划依据建筑布局,形成多个居住组团。
每个组团均设置相对独立的组团庭院。
规划在东西两个地块中间设置景观交点,与东西两侧地块主出入口共同形成小区的景观轴线。
地块北侧紫荆河、东西地块中间的水系、泳池、休闲活动空间等内部景观共同形成项目的主要景观交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依据小区周边市政道路分别设置两个人行出入口和两个机动车出入口。
小区动态交通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机动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尽量减少机动车对居住区与组团的次序和居住环境氛围的干扰。
小区结合地形设计了地下车库,减少开挖的同时并解决了停车问题。
六、景观绿化规划小区内部景观设计紧扣城市花园这一主题,综合考虑建筑与绿化的双重景观要素,环境打造与建筑设计相统一,将建筑作为景观的部分来考虑,带形为主的构图手法,打造多层次的带状景观系统。
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木平台栈道和石材休闲步道,与东西主入口相结合,强调区内外环境的交融与渗透。
建筑之间形成视觉通廊,注意建筑底层的通透性,充分运用立体绿化。
打造一个完善的绿化景观系统。
七、空间设计规划设计丰富的室外空间,在小区内部设计了小区活动广场,并结合绿化设计运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游泳池、休闲步道等观赏性自然景观和可参与性景观相结合,做到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地块北侧紫荆河沿河景观和地块中间的河岸绿化打造观景平台和休闲步道,强调小区内外空间的连续性。
南侧商业设置沿街商业广场,形成商业休闲空间,提供一个满足日常休闲的场所的同时,给社区一个能容纳各种生活的丰富空间。
八、建筑设计建筑单体根据地块要求、地块价值,规划布局为普通住宅、安置房、商业、社区服务用房等。
户型设置94-195平米多种户型,户型布局结合项目景观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实现产品景观价值最大化。
户型平面方正实用,公共交通组织紧凑,使用率高。
客厅、卧室通风、采光俱佳。
住户电梯厅开敞明亮,赋予住户生态、健康的居住生活,迎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单体设计采用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户型,户型方正,功能分区合理,强调均好性,并兼顾采光、通风与景观,独有的超大阳光房,观景卫生间使生活更加美妙惬意。
立面设计采用简洁、大气、纯净的现代风格为主,色彩以暖色调为主,在材质与色彩的搭配下充满现代气息,显示出独特的气质。
九、节能环保设计:(一)节能热环境:采用分体式空调;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体自保温,上抹配套的2层聚合物砂浆,内铺耐碱玻璃网格布,增加墙体的保温隔热能力,防止外墙表面开裂;外窗采用铝合金框普通玻璃。
声环境:应用隔声技术,分户墙两侧各增加10mm厚砂浆,既避免热量的散失,又有助于户间的隔声。
光环境:户户南北朝向,自然采光,保证充足的日照。
居室、厨房、卫生间全明设计,保证舒适卫生。
通风:规划住宅均错落布置,有利于园区内通风;户型采用小进深大开间,长宽比约为2∶1;厨房设置新型变压、防串烟、防倒灌通风道;卫生间均有窗采光通风。
(二)环保1、中心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后,排向城市污水管网,厨房污水经过隔油池后,排向城市污水管网,雨水通过雨水管排向城市雨水管网。
2、厨房采用管道煤气,厨房油烟通过烟道经隔油、隔尘处理后再排出。
3、建设使用的建筑材料均采用环保型材料。
4、增加小区内的绿化面积。
5、本工程住宅部分无废水、废气排放。
6、污水处理是生态自净,循环过滤,人工及机械充氧等工艺单元优化结合。
十、绿色建筑策略社区环境设计, 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提供最大的景观活动空间,设置遮阳空间与绿化空间,活动空间可供住户进行各种休闲活动,沿街配套在丰富城市界面的同时与小区绿化相互交融;能源利用,建议采用再生能源可为住户提供额外的能源供应,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遮阳,建筑构件,自然通风,小区公共设备(如街灯)使用太阳能;景观及生态,用合适的植物作社区空间的分隔,强调住宅的空中共享绿化及屋顶绿化;采取有效的措施与装置节约自来水的消耗,收集雨水供景观及卫生间使用,景观次表面灌溉,泳池使用逆流型水循环系统或自然泳池系统;废水处理,在社区区域内设置生态净化水系统(除氮及磷酸盐),使小区的景观水得到改善,构建湿地系统处理场地雨水,从屋顶及硬质铺地收集的雨水将先流向湿地,余下的净水将直接流入雨水管道;垃圾处理,根据垃圾产生量在固定位置设置废品回收及分类设施,使用预制构件减少建筑废料。
十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总用地面积:131663.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67341.91平方米。
其中东侧地块用地面积5035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8761.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143230.00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5531.00平方米。
西侧地块用地面积739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8580.9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202558.42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16022.49平方米。
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场地平整。
2. 自然条件2.1 本工程设计基准期50年2.2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2.3 建筑安全等级二级;2.4 结构重要性系数:1.02.5 风荷载1 基本风压:WO=0.40kN/㎡(n = 50)WO=0.45kN/㎡(n = 100)2 地面粗糙度:B类3 风荷载体型系数:主体结构取1.3,檐口,阳台,雨棚等上浮力取-2.0。
2.6 基本雪压:WO=0.35kN/㎡(n = 50)WO=0.40kN/㎡(n = 100)2.7 地震参数1 本工程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2 建筑场地类别:II类,场地特征周期:0.40s。
3 结构阻尼比0.054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
2.8 设计抗浮水位:地勘报告出来后确定。
2.9 环境类别:室内正常环境为一类;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基础为二a类。
3.设计依据与要求3.1 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规定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范》(GB/T 50476-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J186-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2 设备荷载、活荷载如表3.3.63.3 其它荷载1 水箱间、水池、设备荷载按实际荷载作用。
室外地面按实际情况考虑,地下室顶板考虑10kN/㎡施工荷载。
非承重墙采用蒸压灰砂砖,容重为≤8KN/m 3。
表2.3.6 设备荷载、活荷载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其它有关规范、规程及其他专业提供的资料二、概况及设计范围总用地面积:131663.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67341.91平方米。
其中东侧地块用地面积5035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48761.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143230.00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5531.00平方米。
西侧地块用地面积739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18580.9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202558.42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16022.49平方米。
项目地块较为方正,场地平整。
三、设计内容1、给水系统:1)水源:从小区西侧的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一条DN200的给水管进入本小区,作为本小区生活及消防用水的水源,引入水压力0.25Mpa。
2)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1190.76m3/d,最大时用水量:143.24m3/h。
3) 储水设施:本小区的地下室设160m3生活水池(分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