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报社实践报告
假期刚开始之际,同学们都异常兴奋,这是我们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大家三五成群的讨论者如何能够快乐,有意义的度过这个假期,我也在思量着怎样才能不虚度这美好假日中的每一天。
高中的时候,我们整日埋头于书本和试卷之间,努力地汲取书中的知识,而现在我已经不如大学,相对于高中,已经有多一些的时间来从社会经验,工作能力,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来完善自己,大学时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怎样才能走好每一步,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优秀,独立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不仅要学会度数,还要学着从这个社会中汲取知识和营养。
于是,我决定在暑假中参加社会实践,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凭自己的能力来攫取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融入这个社会,并能从社会实践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学到更多知识和社会经验,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完善自己。
在今年暑假的x月x日——x月x日,我在某报社进行了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
正式开始上班的前一天晚上,我安奈不住心里的激动,和爸爸妈妈讨论者工作的环境,需要干什么,我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毕竟是我第一次工作,能顺利坚持下去吗,该怎样向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学习,又该学些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涌现出来。
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既兴奋又紧张,同时还有一点担心害怕,怕自己什么都不会或者总是出错,不过更多的还是期待。
初来乍到,迷茫与挫折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如果我自己未开始就已经胆怯,这次实践必定失败无疑,所以我应该鼓起勇气,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尽快地适应那个陌生的工作环境,找到奋斗目标,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不能忘记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不管工作过程中有什么挫折,我都要巧妙冷静的应对,坚强勇敢地坚持下去,就像歌词中说的“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认真梳洗完毕,做好了一切准备,踏上了我的工作之路,心想这下我也体验了一下上班族的生活。
第一天去报社报道,着实让我紧张了好一阵。
走在办公楼,过道上,楼梯间,办公室里,人们互相搭着话,聊的都是报纸上最新的新闻,我感觉到报社的氛围正在一点一点感染着我,我也想要尽快融入这个紧张有序的生活中。
因为我刚来报社,对这里的工作了解得比较少,这里的老师就先给我安排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多观察其他的工作人员在干什么,怎么去工作,帮忙打打下手之类的,还让这里的一位姐姐多给我指导指导,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她,使我尽快适应这个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内容,然后投身于工作中去。
过了两天,编辑正式安排给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接听热线,这项工作是所有新成员的第一课。
接听电话要把事件重点记下来,最重要的是联系方式,以备日后记者和对方联系,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内容真叫一个复杂多样,电话那边的人也是性格迥异,但是所有来电都要耐心的听,用心沟通,使所述事情能更加清晰明了,然后做好记录。
在接热线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觉是无能为力,虽然是关注身边的急事难事怪事趣事,但热线组是无法切实为市民排忧解难的,又能让市民得到关注,但当市民需要切实帮助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很复杂,也十分无奈。
但中间也确实接到一些有意思的电话,很多热心市民关注身边的生活。
接热线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与人沟通,筛选信息的能力。
后来编辑开始让我逐渐接触一些采访方面的内容。
刚开始安排给我的活儿比较简单,就是接到任务后,尽快找到现场,确认新闻的真实性和具体情况。
但这件事做起来可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我要熟悉本市的地图概况,尽快完成任务才能使新闻出炉的实践越短,所以我节约往返于路上及寻找地点的时间,对于一向路痴的我,经常让我忙的不可开交。
在这段时间,报社的许多工作人员都很耐心的指导我,帮助我。
有时我犯了错误或者做的不够好,他们都会帮我找出原因,告诉我应该注意什么。
慢慢的,编辑开始让我陪同一些经验丰富的记
者外出作采访,学系他们的采访方法,技巧等等。
作为记者,采访的功力一定要到位,好的采访是出好稿子的基础。
很多时候没闻到,问不清楚造成文章没有说服力,还要补采或者重采。
新闻最重要的真实性,用事实说话,要对读者负责,对自己写出来的稿子负责。
未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我们都要亲自深入现场,亲自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仔细观察和琢磨记者的访问过程,感到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
怎样发问才能使被采访者直接又全面真实地说出新闻内容,激发被访者主动提供新闻。
被访者不同,他们的性格也都不同,这就需要记者根据情况不同而变换采访方式和沟通渠道。
做采访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供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恩给你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
有时访问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状况,这时应变能力就非常重要。
另外,采访时的礼仪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点。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知新闻写作是多么重要,做好采访后,如果仅因为写作水平有限而没能做出好的报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太可惜了。
用看似简单的语言怎么把事情叙述的更加吸引人,那就在于提高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新闻对成稿时间要求特别短,也就是要保证新闻的“新”,这自然要求记者有着较高的写作水平,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老师告诉我要多观察,看问题直击其核心,精髓,不能只看表面,要看的更为深入。
另外还必须极其认真、细心,不能出现错别字,否则就容易给大家造成误导。
语言的运用等方面也要十分注意,例如句子的复杂程度,书面语言,总体表达上等等。
虽然很麻烦,很辛苦,但忙过之后,真的很有收获,觉得付出这些都是值得的,很充实,欣慰,很有成就感。
后来,老师们又教给了我一些报纸排版和软件使用上的知识技术。
这次实践我发现在工作中需要的许多能力是我们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真的让我获益匪浅。
短暂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好多东西,老师们都说我有了很大进步,爸妈也说我变了好多,懂事了,成熟了,同时我也领悟到了不少道理和经验,这些东西都让我终身受用。
那种能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提高心理素质,对待工作要有耐心和热情,要勤快等都需要我们大学生亲身去实践才能有深刻体会,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然而,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缺少的其实就是这种能力。
我认为这次我不虚此行。
社会实践结束后,我作了如下总结:
第一,做事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写正确。
图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注意构造。
外出采访装备一定要认真检查,像录音笔,采访本,笔,
U盘等都不能忘记带。
在核对文稿的时候更要有耐心,认真核对不能出错。
第二,知识面要广。
报社的工作人员要和社会各阶层的人打交道,对于不同领域的人,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会导致无从下手,工作没办法进行。
所以在采访前的准备
工作要做的充分,对于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
不要在采访中显得盲目。
这就
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读书,生活阅历也要比较丰富,扩充知识面,才能把工作做
好。
第三,要有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就是把真实的事实反映给人民群众,影响非常大。
所以记者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把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大家。
要为社会
负责,也要为自己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报纸的作用。
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虽然很短,但是确实锻炼了自己,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还有如何与人沟通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专业工作人员的差距,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提高自己。
由于这份工作的特殊性,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能够全方位的认知社会,有了许多切身的体会。
这次实践活动,我感到真的十分有意义,有必要,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另外,还要十分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他们的耐心指导令我感动,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热情让我敬佩,更让我懂得了一名社会工作者的责任。
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道路上,虽然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但我要在这次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更加努力,不畏艰难,认真敬业,努力奋斗,弥补不足,不断为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合格大学生,并为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