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接线工程人行地下通道施工工艺(标准做法)

桥梁接线工程人行地下通道施工工艺(标准做法)

XX市九龙江大桥及接线工程人行地下通道施工工艺编制:复核:审 XXXX公司XX市九龙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项目经理部2021年10月15日目录人行地下通道施工工艺 (2)一、编制范围及编制依据 (3)1、编制范围 (3)二、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3)2、主要工程数量 (3)三、施工组织安排及资源配置 (5)1、主要现场管理人员 (5)2、主要机械设备 (6)3、施工组织总体安排表 (6)四、施工工艺 (7)2、各工序施工细则: (7)3、基础 (8)4、人行地下通道素砼垫层浇筑 (8)5、模板、脚手架安装与拆除.............................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钢筋制作、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砼浇筑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沉降缝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回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其他应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人行地下通道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砼施工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15)5、砼雨天浇筑施工 (15)六、人行地下通道施工环境保证措施 (8)七、人行地下通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八、人行地下通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1、安全生产目标 (16)人行地下通道施工工艺一、编制范围及编制依据1、编制范围XX市九龙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合同范围内:K0+166.417人行地下通道。

2、编制依据2.1、XX市九龙江大桥及接线工程三阶段箱涵施工设计图。

2.2、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4、工程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XXXX公司依据GB/T19001-2021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2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2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及《程序文件》。

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工程是XX市九龙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的一部分,过街人行通道宽16m,净高3.3m。

在水仙大街南侧150处,;里程桩号K0+166.417处下穿龙江大道。

由于本人行通道暂不投入使用,故本次设计仅包括土建结构专业的内容,建筑装修设计仅供参考;水电等按照初步考虑的方案预留有关设备安装空间,待本人行通道投入使用前委托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施工图设计。

本人行通道无障碍通道设计考虑采用电梯垂直升降方式,再通道两侧预留电梯井位置,待投入使用前选型安装。

箱涵尺寸相见下表2、主要工程数量人行地下通道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K0+166.417人行地下通道材料数量统计表三、施工组织安排及资源配置1、主要现场管理人员人行地下通道施工主要现场管理人员配备表2、主要机械设备人行地下通道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3、施工组织总体安排表根据总体工期进度计划,人行地下通道具体工期计划如下表。

K0+166.417人行地下通道工期计划安排表四、人行地下通道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坑开挖碎石垫层素砼垫层施工基底防水施工底板施工边沟施工腹顶板施工养护侧墙防水施工顶板防水施工箱涵回填。

2、各工序施工细则:2.1、基坑开挖2.1.1、开工前、应依据施工详图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向监理办递交开挖平面布置图、开挖方法、开挖的施工设备、施工中的排水布置及施工进度计划,并通知监理办对开挖线成果进行考核,经监理办批准后方可动工。

2.1.2、基坑开挖拟安排2台反铲挖掘机组成两个工作面同时进行,配备6部左右重型工程车把弃土及时弃运和可利用土堆积供路基和排洪沟回填利用。

挖深超过挖掘机最大深度的地段应采取二次开挖法施工,即先把地面降低一层(2~3m)后,再一次性挖到设计高程。

同时应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尽量减少人工整修土方量。

2.1.3、基坑开挖时应注意施工排水,防止槽底被水浸泡而降低承载力,具体排水方案见箱涵基坑临时排水和坑壁支护措施,届时将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以满足排水需求。

2.1.4、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开挖边坡的稳定,保证施工人员及机械的安全。

对边坡中存在淤泥层,应避免扰动或采取封闭措施以保证其稳定性,必要时可采取放缓边坡、分级放坡或设坡间平台,以减轻坡体压力,对于受地形制约地段的坑壁采取木板桩或钢板桩支护,初步方案见箱涵基坑临时排水和坑壁支护措施,届时将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请设计单位进一步制定详尽的防护方案,以策安全。

所采取的措施必须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1.5、箱涵下地基为淤泥层时,则应根据设计换填深度将其挖除,换填50cm碎石夯实后方可进行箱涵的施工。

2.1.6、基坑土方开挖尽可能做到以挖作填,比较好的土方尽量用来填筑路基和排洪沟回填,减少土方的弃运量。

3、基础3.1、由于箱涵范围地基均为软土地基,设计采用浆喷桩处理地基,局部受高压电影响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地基。

4、人行地下通道素砼垫层浇筑4.1、垫层素砼采用厂拌商品砼运送到现场浇筑,浇筑前按照设计图纸应认真校核其中线位置和模板标高正确无误,并在浇筑范围内加订控制桩,以便控制砼厚度和表面高程及平整度。

4.2、素砼采用平板振捣器捣固,因此要控制好砼坍落度以便振捣施工。

4.3、箱涵素砼垫层施工质量要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21)要求。

5、地道主体结构工程施工5.1、地道主体结构工程概况本地道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主体工程设置了2条沉降缝,为现浇C35,S8抗渗钢筋砼结构,其整体性好,结构受力合理,结构防水容易得到保证。

5.2、施工组织施工组织安排如下:(1)劳动力根据分段施工的程序选派项目部优良通道施工专业施工队,分土方、钢筋、模板、砼等多个作业班组分别承担地道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以方便施工管理,采取流水作业方式,确保如期优质地完成地道主体结构施工。

(2)机械设备配备为确保如期优质地完成主体结构工程,拟投入数量充足、性能优良的施工机械设备,详见机械设备表。

(3)材料需要计划1)主体结构采用商品砼,输送泵泵送。

2)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购。

3)水、电供应计划:水电按建设单位指定的位置引接至施工现场。

5.3、主体结构施工程序主体结构施工程序根据基坑开挖的施工顺序分段进行。

基础持力层达设计要求后,及时施工底板垫层砼,以免持力层遭雨水浸蚀,影响地基承载能力,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分段施工底板、侧墙和顶板。

尤其要注意沉降缝的位置。

顶板砼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及时进行地道两厢和顶板级配砂石回填和路面施工。

各段内按立模、扎筋、砼浇注的顺序组织平行流水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5.4、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地道砼每节分两次进行浇捣施工(底板一次,侧墙板和顶板一次),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上500mm,施工缝设钢板止水带。

(1)底板施工程序及方法基坑开挖、碎石垫层处理验收合格后才可作垫层砼。

垫层砼摊铺根据预无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面层高度,采用商品砼,砼搅拌车运输砼至工作面,经泵车送入施工面,振捣器振捣密实。

垫层厚度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面层无蜂窝、麻面。

在垫层砼达到操作强度后,及时按设计要求铺设防水层。

底板砼按预先规划的分块用模板立模,用钢筋架设置底板顶面标高控制桩,绑扎底板钢筋;同时,按设计要求施工底板的预埋件,施工缝、变形缝处,设置的止水带并固定牢靠,以确保振捣砼时不变形、不漏浆。

底板施工注意事项:分段开挖的基坑两侧面应保持放坡的稳定和支护牢固,并保证排水措施,底板(包括垫层)与支护结构的接触面有漏浆时必须进行堵漏处理,方能进行底板砼的施工。

工序:测量放线→浇注砼垫层→铺设防水层→绑扎钢筋→浇砼→养护→拆模(2)腹顶板施工程序及方法施工程序:测量放线→绑扎直墙钢筋→立侧墙模→支撑满堂脚手架→铺设顶部木方模板→绑扎钢筋→浇砼→养护→敷设直墙及顶部外防水层→洞口封板及栏板→墙外侧及顶部回填。

1)钢筋施工钢筋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施工图开出钢筋下料单,注明钢筋型号、下料长度、加工形式、数量和使用部位、时间,在钢筋加工时按下料单和设计施工图放1:1的大样,照大样图进行切割、弯曲成型,由人工搬运至工作面绑扎。

钢筋施工应满足如下要求:A、钢筋应有材质保证书或试验报告单。

B、钢筋必须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侵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小。

C、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

D、钢筋绑扎时搭接长度为1.2La(La为30倍钢筋直径d),搭接焊时焊接长度,双面焊时按10d。

E、钢筋的类别和直径如需调换、替代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F、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G、钢筋焊接加工a、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b、焊接成型时,焊接处不得有水锈、油渍等;焊接后在焊接处不得有缺口、裂纹及较大金属焊瘤,钢筋端部扭曲、弯折应予以校直或切除。

c、钢筋闪光接触对焊接头处不得有裂隙。

d、钢筋闪光焊接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e、钢筋电弧焊接头的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成型与安装:A、所配置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直径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焊接成型后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定牢固,在安装及浇注砼时不得松动或变形。

C、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

D、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置足够数量及强度的砼垫导体,以确保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

E、在绑扎双层钢筋网时,设置足够强度的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的定位准确。

F、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2)模板施工A、直墙模板施工为保证墙体成型平整、美观,直墙模板采用定型模板,内模支架采用架管加止水螺杆对拉。

直墙模板支架应有足够侧向稳定性和刚性,以防止局部发生“走模”或变形,φ500圆形柱采用定型钢模板,按桩身长度配置。

直墙施工的准备及注意事项:a、直墙与模板结构的接触应平整、洁净、无凸角或凹坑,平整度和基面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