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条线路事故处理
1.馈电线路开关事故跳闸处理原则:(35kv用户居多)
(1)开关重合闸未动者,现场值班员可不待调度指令立即强送一次,然后汇报地调值班调度员。
(2)开关跳闸,重合不成功或重合闸未投者,由调度员根据用户性质和设备及天气情况决定是否强送。
强送电次数一般只允许一次,禁止无根据地连续强送。
2.投入线路无压重合闸的开关跳闸,不论重合闸动作与否,现场值班人员应汇报值班调度员。
(电容器开关都有无压跳闸,停电倒电时要注意先拉开开关)3.强送电的开关应具备下列条件:
(1)开关完好,并有足够的遮断容量;
(2)开关跳闸次数在允许范围内;
(3)具有完备的继电保护(至少有一套快速、可靠的保护)。
4.我区现有环路,不考虑合环运行,正常供电经开环单侧电源供电,其开关跳闸后处理原则同上。
5.有带电作业的线路开关跳闸后,必须与带电作业人员取得联系后,才能对线路进行强送电。
6.开关因低频减载装置或低电压切负荷装置动作跳闸,不得强送电,应汇报值班调度员处理。
7.充电运行的空载线路开关跳闸,汇报值班调度员处理。
8.各类线路开关跳闸后,强送电不成或确认有明显故障点时,则可认为线路是永久性故障,应将线路转为检修状态,发布停电查线指令,及时进行查线和事故抢修。
9.各类线路瞬时故障,开关跳闸后,重合或强送成功,线路虽在带电运行,值班调度员仍应发布带电查线的指令,以便查出故障点,安排检修。
10.地调调度员发布的事故查线命令有两种:
停电查线命令:“××线路故障,已转为检修状态,停电查线”,意思为调度员已按正常工作联系制度,做好应做的安全措施,查线人员在查到故障点后,可以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做好现场安全措施后,不经联系即可进行检修工作。
带电查线命令:“××线路故障,现处运行(热备用、冷备用)状态,带电查线。
”
查线人员应认为线路在带电状态,不经调度同意,不得擅自进行工作。
无论下达何种查线命令,调度员均应说明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等有关情况,保护人员应尽快提供故障录波动作情况分析,供查线单位参考。
查线结束后,不论是否查到故障点,查线人员都应及时汇报地调值班调度员,方式如下:
(1)接受停电查线命令时,应按线路正常检修完工方式汇报。
(2)接受带电查线命令时,查线结束后,原受令人应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查线结果,并向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详细报告查线结果。
各有关单位应将有权接受地调线路事故查线指令的人员名单书面报送地调。
第14-5条主变跳闸及压变的事故处理
1.主变跳闸,现场值班员应立即将保护动作情况、主变外部征状汇报值班调度员,地调值班调度员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分别处理。
(1)若变压器差动、重瓦斯保护同时动作跳闸,未经查明原因和消除故障之前,不得进行强送。
(事故处理时注意)
(2)若变压器差动、重瓦斯保护之一动作跳闸,经过必要的电气检验和外部检查无明显故障或检查瓦斯气体,色谱分析证明变压器内部无明显故障者,在电网急需时,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可以试送一次。
(3)在主保护投入情况下,主变后备保护动作跳闸,一般经外部检查及初步分析无异常后,拉开直接相连的全部出线开关后试送空载变压器,正常后恢复正常方式。
若有备用变压器,应首先投入备用变压器,然后按上述规定处理跳闸变压器,但现场应注意监视运行主变的负荷,不准超载运行,必要时,汇报地调,按事故拉电顺序拉闸限电。
2.当发现压变有异常情况并随时可能发展成故障时,现场值班人员应尽速用开关切断故障压变所在母线的电源,不得用闸刀拉开故障压变;不得将该压变次级与正常运行中的压变次级进行并列;但对高压侧闸刀可遥控操作时,可用高压侧闸刀进行隔离。
第14-6条母线失电事故处理
1.判别母线失电不能只根据母线电压表无指示来判断,还应观察出线电流表计及主变(由该母线供电的非联络变压器)有无声音等情况进行正确判断。
2.母线失电的原因有:
(1)母线故障;
(2)线路或主变故障,开关拒动、保护拒动或配合不当造成越级跳闸,使该母线的电源开关跳闸。
3.多电源母线失电后的处理:
(1)无母差保护或母差保护未投的母线,当发现母线电压消失时,现场值班员需首先判明确系母线无电后,自行拉开失电母线上的所有开关,(包括母联开关),及时汇报地调值班调度员,并对失电母线进行外部检查(包括所有的出线开关及其保护),按如下原则处理:
①若经检查判断并非母线本身原因,而认为是某一出线开关保护拒动越级所致,应首先拉开拒动的开关,汇报地调,由地调值班调度员下令恢复母线及其他开关的运行,然后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如不能立即消除故障,有条件的应考虑用旁路替代运行。
②若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可用一个保护完备的电源开关对失电母线试送电,试送正常后,再迅速恢复正常方式。
③若经检查母线确有故障,但因母差未投或母差虽投而拒动时,应按本条(2)处理。
(2)母差保护动作,母线电压消失,现场值班员应及时将保护动作、开关跳闸及事故情况向地调值班调度员汇报,并对失电母线进行外部检查,按如下原则处理:
①经检查判明失电母线确有故障时,首先隔离故障母线。
如双母线中的一组母线故障,则将故障母线上的全部或部分开关倒至另一组运行母线上(操作应采用冷倒方式);如系单母线故障,应尽可能先隔离故障点,(将母线分段或启用旁路母线等)恢复部分运行,并尽可能恢复用户供电。
②经检查若确系母差保护误动作,应停用母差保护立即对母线恢复送电。
4.电源母线失电后的处理。
对单电源110kV母线失电,现场值班员应边检查母线、出线开关及其保护、边汇报地调值班调度员处理,对10-35kV母线失电,而110kV母线及主变运行正常,则应立即检查母线、出线开关及其保护回路,及时汇报地调,按上述原则处理。
5.失电母线试送正常后,应尽快逐路试送,恢复对用户的供电。
开关或保护拒动的线路,未得到地调值班调度员的指令不准强送。
第14-7条系统频率降低由省调调度员处理,各县调和变电站必须严格执行省、地调指令,防止系统频率崩溃。
第14-8条单相接地故障处理
1.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现场值班人员应立即将接地情况(相别、三相电压指示、线电压指示、瞬时、高阻抗、永久或间歇性接地、保护、信号及消弧线圈动作情况等)汇报地调值班调度员,并立即进行内部检查。
2.电网带接地点运行时,值班调度员应迅速寻找故障点,争取在发展成相间故障前将其断开,带接地点运行最大允许时间应考虑下述因素:
(1)消弧线圈允许额定电流和油温(按消弧线圈铭牌规定);
(2)防止电压互感器过热,系统接地时电压互感器允许运行时间由现场规程规定。
3.寻找接地故障的一般顺序:
(1)检查母线及配电装置;
(2)试拉空载线路、电容器组;
(3)把电网分割成电气上不直接相连的部分;
(4)按照分支多少,线路长短、负荷大小及重要性,依次试拉线路。
无人值班变发生接地故障时,为减少系统带接地运行时间,寻找接地故障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⑴试拉空载线路、电容器组;
⑵把电网分割成电气上不直接相连的部分;
⑶按照分支多少,线路长短、负荷大小及重要性,依次试拉线路;
⑷检查母线及配电装置;
4.对于已找出的接地线路,如用户无特殊要求,则通知线路维护单位停电查线并处理。
如确需继续运行,则停用该线路重合闸,通知用户做好停电准备。
无人值班变电站接地线路不宜继续运行。
有重要用户的35kV、10kV线路,在线路接地且天气良好时,允许带部分重要用户短时间运行,但运行时间不得超过
90分钟。
农网10kV线路不宜带接地运行。
第14-9条电容器组跳闸的事故处理
1.电容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现场值班员应立即拉开电容器开关,并及时汇报调度:
(1)电容器发生喷油、爆炸或起火;
(2)电容器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3)电容器内部或其附属电气设备有严重异常响声;
(4)接头严重过热或熔化;
(5)运行电压、电流或环境温度超过允许值。
2.电容器开关跳闸后,现场值班员应按照现场运行规程对电容器组及其附属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值班调度员处理。
值班调度员根据保护动作情况、现场检查汇报情况及现场运行电压的高低,在查明跳闸原因并消除后方可决定试送。
3.部分电容器因故障被拆除后,应保持三相容量平衡,并应通知保护整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