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必修2] (共100分)一、选择题(每个题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共50分)1. 下列果蝇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红眼和棒状眼B. 长翅和短翅C. 灰身和黑身D. 直毛和分叉毛2.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的是A. 高茎×高茎→高茎B. 高茎×高茎→301高茎+110矮茎C. 矮茎×矮茎→矮茎D. 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3. 两株粉花紫茉莉相互授粉,后代出现红花植株、粉花植株和白花植株,这种现象称为A. 自由组合B. 伴性遗传C. 基因分离D. 性状分离4. 一株杂合的紫花豌豆(Aa)自花传粉,一个豆荚中共结出4粒种子,有3粒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开紫花,第4粒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开白花的可能性为A. 1B. 1/4C. 1/2D. 3/45. 基因型为AaBbCC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配子的种类数是A. 2B. 4C. 8D. 166. 已知某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周围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米植株,这株玉米的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7. 小麦的抗倒伏与易倒伏、抗锈病与不抗锈病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选择纯种的抗倒伏不抗锈病小麦与纯种易倒伏抗锈病小麦杂交,获得的F1再自交获得F2。

在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新类型的原因是A. 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受精时的随机结合B. 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 F2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亲本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 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表现型的是A. 母鸡因创伤或患病而卵巢退化,精巢发育,性反转成公鸡B. 水毛莨水上叶片为片状,水下叶片为丝状C. 紫花豌豆的基因型可能为CC,也可能为CcD. 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20~25℃环境中开红花,在30℃环境中开白花9. 女娄菜是一种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叶形的宽叶对狭叶为显性,受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下列杂交组合中能根据子代叶形即判断出其性别的是A. 宽叶雄株×狭叶雌株B. 狭叶雄株×纯合宽叶雌株C. 狭叶雄株×杂合宽叶雌株D. 宽叶雄株×杂合宽叶雌株10. 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基因传递途径不可能...发生的是A. 外祖父→母亲→女儿B. 外祖母→母亲→儿子C. 祖母→父亲→女儿D. 祖母→父亲→儿子11. 某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父亲患红绿色盲。

这对夫妻所生男孩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A. 1/2B. 1/4C. 1/3D. 012. 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现象是A. 染色体进行复制B. 纺锤体形成C. 同源染色体分离D. 染色单体分开13. 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可选用的材料是A. 百合花药B. 马蛔虫受精卵C. 蝗虫的精子D. 蛙的血液14.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A. 比亲代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B. 全部都是二倍体C. 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D. 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15.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该细胞可能是A. 造血干细胞B. 初级精母细胞C. 次级精母细胞D. 精细胞16.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理的阐明奠定基础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7. 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双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个数是A. 1B. 2C. 8D. 1618. 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 TGUB. UGAC. ACUD. UCU19.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生活环境的改变20. 由一株水稻所收获的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总会有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分离D. 染色体变异21. 由于某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的改变属于A. 基因突变B.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22.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部分基因。

下列选项所示的结果不是..染色体变异产生的是A B C D23. 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B.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C.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是三倍体D. 四倍体番茄的单倍体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24.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 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 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 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25. 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

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做法是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③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研究遗传方式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研究遗传方式A. ②④B. ②③C. ①③D. ①④26. 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实质分别是①地理隔离②生殖隔离③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④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7.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20%。

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 70%、30%B. 50%、50%C. 90%、10%D. 80%、20%28. 某地区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其药效会下降。

这是因为A. 杀虫剂诱发害虫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个体B. 杀虫剂选择并保留了害虫中的抗药性个体C. 害虫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D. 刚使用杀虫剂时药效强是因为害虫种群中无抗药性个体29.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突变是指基因突变B. 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C.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0. 蜂鸟以某种管状花的花蜜为食,管状花的蜜腺位于其深底部,而蜂鸟的喙细长,它们之间这种“吻合”现象的形成可解释为A. 自然界中的巧合现象B. 通过竞争形成的相互适应C. 通过相互选择形成的相互适应D. 蜂鸟喙的特征决定管状花形状变异的方向31. 下列生物的遗传不能..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的是A. 人类B. 玉米C. 蓝藻D. 大豆32. 让黄色非甜玉米(YYTT)与白色甜玉米(yytt)杂交获得F1(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再让Fl自交获得F2,若在F2中得到黄色甜玉米150株,其中纯合植株约为A. 0B. 50C. 100D. 15033.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性别决定C. 人类男性的体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D. 人类女性的细胞中不含有Y染色体34.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来自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B.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 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35. 一只基因型为HhX R Y的灰身红眼果蝇,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中,有1个精子的基因型为HX R,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另外3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 HY、hX R、hYB. HX r、hX R、HX rC. hY、HX R、HX RD. HX R、hY、hY36. 下列结构或物质由大到小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A.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B. 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37. 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主要发生在A. 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B. 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C. 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D. 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38. 普通玉米种植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有些植株的叶片会变成黄绿色,此现象A. 不属于变异B. 属于可遗传变异C. 属于不遗传变异D. 证明性状由基因决定39.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家族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B. 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物质改变有关,但在不同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D. 近亲结婚使后代患各种遗传病的概率均增加40.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体细胞内的24条染色体,这24条染色体是A. 全部的常染色体B. 22对常染色体的各一条和X、Y染色体C. 24对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D. 随机抽取的24条染色体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 (6分)遗传性舞蹈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病于30~45岁发病,患者出现渐进性的脑萎缩,导致进行性加重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和智能障碍。

下图为某一遗传性舞蹈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Ⅲ代中男患者的妻子都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1)遗传性舞蹈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性基因。

(2)若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Ⅳ-1的基因型为。

Ⅳ-1产生的精子中有%带有致病基因,这是因为Ⅳ-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3)Ⅳ-5尚未满30岁,不能确定将来是否发病。

Ⅳ-5与一位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女性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42. (8分)下图为一只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基因控制灰身,a基因控制黑身,D基因控制有刚毛,d基因控制无刚毛。

若只考虑这两对基因,则该果蝇的性状为;将该果蝇与基因型为的个体进行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将该果蝇与表现型为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获得四种不同表现型的后代,且其数量比为1:1:1:1。

(2)该果蝇的性别为性。

图中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3)已知图中R基因控制红眼,r基因控制白眼,将该果蝇与一只红眼果蝇进行交配,子代的眼色表现及比例为雌蝇,雄蝇。

这种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