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_石历史故事及世界名钻欣赏

钻_石历史故事及世界名钻欣赏


6.黑色奥洛夫 7.摄政王 8.神像之眼 9.仙希钻石 10.泰勒-伯顿
① 世界最大钻石(钻坯)-库利南
“库利南”重3106.75ct,相当于成年男子拳头大小, 于1905年1月25日,发现于南非普列米尔矿(premier) (又称“总理矿”)。当天矿山创始人汤玛士·库利南 在矿区视察工作,故名。 最初由南非德兰士瓦省当局50万英镑买下,于1907年12 月9日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66大寿,献于了英国皇室。 1908年初,在当时切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荷兰阿姆斯 特丹,在3个一流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用时8个月完 成。共磨成9颗大钻,96粒小钻,总重1063.65ct,仅为 原石重量的34.25%。
库里南1号(非洲之星第Ⅰ )
库里南2号(非洲之星第II )
2.被诅咒的——光明之山钻石
• “光明之山”虽然色级不高、颜色偏灰, 但在它发现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却成为多 个国家杀戮与纷争的源头,谋杀及叛变事 件也与之随行。辗转周折,直到十九世纪, “光明之山”重新回到印度锡克王国国王 手中,一切才得以安宁。当锡克国王死去 后,王国也随之消失,钻石便跟随东印度 公司成为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


1905年在南非普列梅尔( Premiar)矿山发现了世界第一颗巨钻“库利 南”。 由于印度的钻石矿源逐渐枯竭,非洲钻矿代之而起,从而掀开 了钻石史上最具魅力的时期。
钻石-中国
• 中国钻石:1950年在湖南、 1965年山东、 1972年在辽宁发现 • 据资料显示,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金刚石的记 载。有确切材料的是二十年代上海的上流社会, 已经出现佩戴钻石首饰现象。三十年代,我国 第一家钻石加工厂——英美钻石厂在上海诞生。 改革开放后,钻石和钻石文化重新进入国人视 野。80年代中期,上海开始出现了较大规模 的钻石工厂,主要出口,但国内商店也开始有 了销售。
• •
给钻石带来新的生命的欧洲
• 相传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征服了印度,发现了印度国王和贵族佩戴 一种白色透明的宝石-“钻石”,非常惊讶。他的军队在一个叫“钻石 谷”的地方想把钻石带回欧洲,但山谷里都爬满了毒蛇,他们不敢下去。 钻石有“亲油性”特点,士兵们就杀了羊,把羊肉抛下谷底,羊肉上就 沾粘上了钻石,而那些盘旋在空中的老鹰,就会下午叼走羊肉,士兵就 用弓箭把老鹰射杀,拿到了钻石。从此,欧洲人就知道钻石这个稀有的 宝石了,并在贵族中流行。 (1)法王路易九世(1214-1270)在位时曾颁布节约法令,规定只有国 王才能拥有钻石,女人不许佩载钻石。不到二百年后,查理七世的情妇 第一次公开场合违背路易九世的法令,多次在宫廷社会场所以其首饰上 的钻石而引人注目。此举使钻石在当时的欧洲人,特别在女士心目中变 得更富魅力。 (2)1477年,哈珀斯堡皇帝麦克西威廉一世呈献给勃地(今比利时、荷 兰一带)公主玛丽一枚钻石订婚戒子,并将它戴在公主的左手中指上, 此举可谓开风气之先,此后欧洲王室的婚姻如果没钻石戒子,就不能认 为是完美的。 (3)1499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首次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到达印度, 开辟了从欧洲通向亚洲的海上贸易之路。来自印度的钻石得以在欧洲大 量地出现。 (4)16世纪末17世纪初 ,英、荷、法等国在印度成立殖民公司。


一、钻石的历史 二、钻石的故事 三、世界名钻鉴赏 四、 “血钻”图组欣 赏
地点 时间 年均产量 (万克拉)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印度
17世纪 1725-1730 1850-1859
巴西
1861 1880
南非
1872-1903
10
0.5
30
17
0.5
Hale Waihona Puke •1739年波斯攻入莫卧儿帝国将这些钻 石做为战利品带走。自此之后,“光明 之海”一直藏在波斯 (今伊朗)的宫廷中。 大约由于它那古老的高玫瑰花外形不美 观,曾改磨过一次,重量减为176克拉。 1958年伊朗国王结婚时,“光明之海” 再次被琢磨成60克拉巨型圆形钻石,镶 嵌在国王的王冠正中间,并改名为“光 明之眼”。
蒙山1号
二、钻石的故事
1.神话的魔力
2.以肉喂鸟,借鸟取钻之说 3.蛇谷的故事 4.钻石——金牛座的象征 5.宗教与钻石 6.无名指佩戴钻戒之说 7.钻石的医疗功效 8.钻石名字的由来 9.钻石魔力和宗教传说的淡化 10.南非第一颗钻石出现 11. “南非之星”背后的故事
三、世界名钻鉴赏
1.非洲之星 2.光明之山 3.艾克沙修 4.光明之海 5. 希望之星
华盛顿史密斯博物院
• “希望”之所以著名且昂贵,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 深蓝色钻石,传说就是泰坦尼克号女主人公罗丝的那块。 • 极富传奇色彩,1642年产自印度。传说它传到谁手中, 其主人必遭厄运。它从印度传到法国富商,后献给法王 路易十四。前者被野狗咬死,后者得了天花死去。又传 给路易十五,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后传给路易十六, 他也被送上断头台。后被盗,在伦敦市场又露面,被一 银行家霍普买下,从此该钻定名为“希望之星”,后来 银行家穷困潦倒;以后又传到土耳其商人手中,该家车 祸翻下悬崖;1911年传到美国,现藏于美国一家博物 馆。
3000
17世纪
17251730
18501859
1861
1880
18721903
一、钻石的历史
钻石之初-印度
• 世界上首枚钻石大约是产于3000年前的古印度,是在印度的一条叫克 里希纳的河谷内发现的。在印度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生世之谜”, 传说钻石的前世是一具名叫巴拉的勇猛无比的国王,他不仅出生纯洁, 其平生所作所为亦光明磊落,当他在上帝的祭坛上焚身后,他的骨头变 成的一颗颗钻石的种子,众神均前来劫夺,他们在匆忙逃走时从天上洒 落下其中的一些种子,这些种子最后变成了蕴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 的坚硬、透明钻石。 直到十八世纪之前,巨富的印度历代君王是世界上唯一的供应者。从公 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初,印度一共生产了约300万克拉的原钻。 古印度生长一种奇特的树, 这种树每颗树籽的重量基本相同,每粒正 好是0.2克。 由于钻石稀世罕见、重量有限,聪明的印度人便用这种树 的树籽"克拉"作为钻石的重量单位。钻石的重量计量单位是克拉 (CT),1克拉=0.2克,1克拉=100分。

• • •
这颗宝石的美丽和邪恶都增添它本身的魅力与传奇色彩,让它成 为珠宝界中一颗名钻。
⑦.最美的传奇钻石——摄政王钻石
• • • 摄政王钻石是一颗美丽、优质的钻石,一听到名字就 知道这又是一颗与皇室贵族关系密切的珍宝,而它与其他 美丽的宝石一样有着神秘的噩运之说。 在法国卢浮宫的阿波罗艺术品陈列馆,展出这一颗巨 大的方形白色钻石,这就是“摄政王”。这颗 140.5克 拉的钻石是由重达 410克拉的原石切磨而成的,整个设 计加工用了两年时间。 当时它的主人是英国驻印度的要塞总督,汤姆皮特将 其送回英国加工后命名为“Pitt”钻石。不久总督将其卖 给了法国统治者奥尔良公爵菲利浦,它被命名为“摄政王。 1772年,在路易斯十五的加冕典礼上,“摄政王”钻石 镶嵌在他的王冠上。
金 鸡 钻
中国的大钻
“常林钻石”,是我国 现存的最大钻石。该钻石问 世于1977年12月21日,是山 东省临沭县曹庄镇常林村女 青年魏振芳在田间劳动时发 现的。钻石重量为 158.78ct,呈八面体,质地 透明,淡黄色,折光能力强, 光彩夺目。“常林钻石”是 中国的国宝,现收藏于中国 人民银行。
中国大钻的发现者


• •
承前启后的-巴西
• • 1725年前,印度是世界上唯一的钻石产地,1725年巴西钻石的 发现及开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为当时全球钻石的最重要产地。 印度的钻石产量在十七世纪达到高峰,年产量大约为5-10万克拉,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达到宝石级。此后钻石产量迅速回落,在 1725-1730年间,每年从印度运至欧洲的钻石只有2000-5000 克拉,欧洲的钻石工业面临空前挑战。所幸的是在1730年,在另 一个远离欧洲的大陆,南美巴西发现了钻石,并很快取代了印度, 成为第一大钻石生产国。在1730-1870年的140年时间里,来自 巴西的钻石主宰了世界的钻石市场。其产量在1850-1859年间达 到顶峰,平均年产量达到30万克拉。由于钻石产量供给充足,钻 石也不再是仅仅供王公贵族们享用的奢侈品了,只要有钱,不管 你身份如何,你尽可以在市场上购到你看中的钻石。
⑥.邪恶的黑色宝石—黑色奥
洛夫钻石
• 黑色奥洛夫是一颗67.50克拉的黑色钻石,为俄罗斯皇室专属的 夜光钻石。18世纪来到俄罗斯,成为了奥洛夫公主珠宝盒内的一件 珍品而被命名为“奥洛夫”。 传说它以前的名字叫“梵天之眼”,有195克拉,不可切割,镶 嵌在古印度朋迪榭里地区的一座印度教神像“梵天”的眼睛上,见财 起意的僧人偷偷将其偷走,于是“梵天”大怒,降大灾难于人间,并 诅咒此后所有拥有这颗黑钻的人…… 黑钻辗转于世界各地,而它的持有者们,无一例外的选择了用跳 楼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其中包括18世纪俄国公主,还 有将这颗钻石进口到美国的纽约珠宝商帕里斯。 之后,为了破除传说中“梵天”的诅咒,被分割成三块,辗转被 民间收藏家收藏。从这以后它的拥有者再没有发生过意外。 •
其中,最大的一粒即为“库利南Ⅰ 号”,也叫“非洲之星第Ⅰ”,重 530.3ct,梨形,74个面,镶在英国国 王的权杖上;第二大的为“库利南Ⅱ 号”(“非洲之星第Ⅱ”),重 317.4ct,坐垫型,64个面,镶在英国 国王王冠中。
世界最大钻石-库利南
库利南Ⅰ号或非洲之星第Ⅰ
库利南Ⅱ号或非洲之星第Ⅱ
⑤噩运之钻-“希望(Hope)”
“希望”,椭圆型,重45.52ct,钻坯重112ct,深蓝色, 1642年法国人塔维密尔在印度发现。从此开始噩运的旅程。
69.03ct
发现者-塔维密尔
法国国王 路易十四
路易十五的情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