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原则1三、工程概述2四、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4五、施工总体目标51.工期目标52.质量目标53.安全目标54.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5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5六、冲击钻施工方案51.冲击钻施工原理及优势52.施工流程63.施工准备74.钻进成孔105.钻孔过程中孔内事故的预防及处理126.钢筋笼制作、运输及安装147.导管下放178.二次清孔199.水下混凝土灌注2010.超声波检测23七. 断桩处理预案241.断桩原因242.预防措施253.处理断桩的几种方法26八、施工保证措施271.工艺保证措施272.质量保证30九、安全、环保321.安全322.环保35桥梁桩基冲击钻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TG/T B07-01-2006)(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2004)(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11)参见增城市新城大道改造工程K1+800~K3+565施工图设计第三册桥梁工程二、编制原则1、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采取对周围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境的破坏。
3、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水作业,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原则。
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创精品工程。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
6、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响应合同文件,认真贯彻合同文件要求。
三、工程概述1、K3+110.428跨高排渠大桥(1)桥址说明桥位处现状为2 孔6.5m的现浇连续板桥,现道路等级提高,线位偏移,以及高排渠远宽于现状河涌,故拆除旧桥建新桥。
本桥位于缓和曲线段上,桥梁中心桩号为K3+110.428,高排渠道百年一遇洪水位7.594m,规划运行常水位为6.744m,游船通航净空为3.6m,通航净宽为25m,双向通航。
荔湖与增江通过高排渠相连通,且需保证抢险冲锋舟能顺利通过,高排渠断面宽66m,其中渠底宽约46m,且渠两岸均设有3m宽的亲水平台绿道,桥墩中心线与高排渠中心线正交。
(2)桥型结构K3+110.428跨高排渠大桥采用(16+50+16)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刚构拱桥。
桥面布置为:4.5m人行及非机动车道+1.5m侧绿化带+15.5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7m中央分隔带+0.5m防撞护栏+15.5m机动车道+1.5m侧绿化带+4.5m人行及非机动车道=51m桥面铺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铺装+ TP-QM 双重反应型桥面防水粘结剂。
上部结构:上部结构采用(16+50+16)m 普通钢筋混凝土刚构拱,设计线处主拱跨径为50m,矢高为9.05m,矢跨比为1: 5.525,主拱圈厚度为0.9m,边跨斜撑厚度为1.2m,边跨梁高1.2m。
上部结构采用肋板式拱,每半幅采用3片肋板,每片肋板宽度为4m,两边悬臂宽度为2m。
下部结构:采用V 型桥墩,群桩基础,桩基为1.5m钻孔灌注桩,纵桥向采用双排桩,桩间距为4.5m,横桥向采用6 排桩,桩间距为3.8m,均为摩擦桩。
承台厚度为2m。
(3)工程数量钻孔桩:直径1.5米,48根,合计1543.2延长米,钻孔桩共用C35混凝土2726.88m3;承台4个,共用C35混凝土1290 m3;上部现浇结构用C40混凝土5295.5 m3,路面用沥青混凝土254.2 m3。
2、K3+537.85跨低排渠中桥(1)桥址说明桥位处现状为1-10m的闸桥,现道路等级提高,线位偏移,以及低排渠远宽于现状河涌,故拆除旧桥建新桥。
低排渠断面宽30m,渠底宽约19.5m,低排渠道无通航要求,低排渠堤岸整治按照20年一遇洪水位整治,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244m,桥墩中心线与低排渠中心线正交,本桥位于R=900m的圆曲线上,桥梁中心桩号为K3+537.85。
(2)桥型结构跨低排渠中桥采用(7+23+7)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钢构拱桥。
桥面布置为:4.5m人行及非机动车道+1.5m侧绿化带+19m机动车道+0.5m 防撞护栏+3.5m中央分隔带+0.5m防撞护栏+22.5m机动车道+1.5m侧绿化带+4.5m人行及非机动车道=58m。
桥面铺装为:10cm沥青混凝土铺装+TP-QM双重反应型桥面防水粘合剂。
上部结构:上部结构采用(7+23+7)m普通钢筋混凝土刚构件,主跨拱径为23m,矢高为4m,矢跨比为1: 5.75,主拱圈厚度为0.6m,边跨斜撑厚度为0.6m,边跨梁高0.6m。
上部结构采用肋板式拱,左幅采用3片肋板,每片肋板宽度为4.5m,肋之间净距为3m,两边悬臂宽度为2m。
下部结构:采用V型桥墩,群桩基础,桩基为1.2m钻孔灌注桩,纵桥向采用双排桩,桩间距为3m,横桥向左幅采用6排桩,桩间距为4.25m,右幅采用8排桩,桩间距为3.5m。
承台厚度2.0m。
桥梁桩基0号桥台采用摩擦桩,1号桥台采用嵌岩桩。
(3)工程数量钻孔桩:直径1.2米,56根,合计1520.4延长米,钻孔桩共用C35混凝土1719.5 m3;承台4个,共用C35混凝土1043.1 m3;上部现浇结构用C40混凝土1841.4 m3;路面用沥青混凝土153.6 m3。
根据上述,跨低排渠中桥的1号桥台的28根桩基选择冲击钻成孔。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本着安全、优质、高效完成钻孔桩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成立钻孔桩工程施工作业领导小组,见表一。
表一钻孔桩施工作业领导小组工程部:负责钻孔灌注桩工程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
工地试验员:负责钢筋、原材检验与审报,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施工现场钻孔灌注桩泥浆比重等试验的检测。
安质部:负责施工现场各类的安全及文明工作,负责施工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拌合站:负责C35水下混凝土拌制、运送。
钢筋加工场:负责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加工及运送。
钻孔灌注桩施工队:负责桥梁所有桩基的钻孔、成孔、钢筋笼安装及水下混凝土灌注。
五、施工总体目标1.工期目标为加快施工进度,根据总体安排,结合甲方交底情况、综合冲击钻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期。
2.质量目标全部桩基工程争取为Ⅰ类桩。
3.安全目标实现“四无”:即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无交通行车事故、无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4.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实现“三无”:即无施工污染,无当地村民投诉,无当地有关部门警告。
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⑴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员工职业病发生率小于0.5‰。
⑵无重大设备和人身伤亡责任事故。
⑶争创市地级以上安全文明工地。
六、冲击钻施工方案1.冲击钻施工原理及优势1.1冲击钻施工原理冲击钻破碎机理是利用冲击钻头对岩石进行较高频率的冲击,使岩石产生破碎,然后利用反循环排渣方式及时将破碎岩屑第一时间排出孔外。
冲击钻头由两根钢绳平衡连接,无论起、下钻都非常方便,大大缩短了辅助时间。
循环作业直至钻至设计孔底标高。
冲击钻相对旋挖钻的优势在于在设计中比较硬的岩石和斜岩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方均可成孔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地质勘查报告跨低排渠中桥的1号桥台的28根桩基选择用冲击钻成孔。
2. 施工流程冲击钻机施工流程见图11。
监理流程施工工艺图1冲击钻施工及监理流程图3. 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开工前应具备场地工程的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2)施工现场环境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上地下管线(高压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上的部分差别等的调查资料,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确保不影响现场的施钻及其它工作。
(3)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试验,对所需的材料必需做材料的试验,试验室根据所用的原材料作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
(4)具有可操作性的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和有关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
(5)工程地质资料作好全面的施工准备,施工前对工程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对粉沙土的特性进行必要的研究,对钻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
3.2机械设备准备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安排性能好的机械设备进场,并对进场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具体机械设备如表2。
表2桩基冲击钻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3.3测量准备依据已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测量控制网,组织测量人员对桩位进行精确放样。
3.4试验准备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随机抽取相应的钢筋、商品混凝土等材料样品,进行相关的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5物质材料准备按照施工设计图相关内容做好钢材、商品混凝土等的准备工作,并按质量保证体系对合格材料供应方进行评价,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保证物质材料按使用计划供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3.6施工便道利用围挡区域内既有的道路作为临时便道、局部修筑临时便道可满足材料运输。
3.7 施工场地布置用吊车将钻机吊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组装,然后小范围内钻机自行就位,在钻机就位前对场地要平整夯实,保证场地有一定硬度以免钻机沉陷或倾斜。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证钻机及其它的施工机械安全就位与材料运输,沉淀池的及时清理。
合理布置临时用水、用电设施及泥浆、排渣等其它设施,全面满足施工工作的要求。
在桩孔的施工顺序上安排相邻的桩基不能同时施工,必须跳桩进行钻孔以便减少钻孔作业对未达到强度的桩基、相邻开钻的桩基干扰。
3.8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桩孔的位置,根据桩定位点拉十字线钉放四个控制桩,以四个控制护桩为基准控制护筒的埋设位置和钻机的准确就位。
护桩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被扰动。
3.9钢护筒制作及埋设护筒采用8mm钢板卷制成型,其内径比设计桩径大0.2—0.4m,上下口外围加焊加劲环。
桩基钢护筒采用长2米钢护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