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合同的履行解析

第五章合同的履行解析


案例2:
金某系巫溪县城厢镇门洞村板棚社农民, 2001年举家迁往巫溪县城居住,同年11月, 金将自家房屋出售给同村村民谭某,并将 承包的土地、山林无偿、无限期地转包给 谭某。2003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 金又将转包的部分山林收回。2006年,因 该县修建五溪口电站需征用谭转包的耕地 和林地,双方就征用耕地和林地补偿费的 归属发生纠纷,金某起诉到法院,请求解 除土地、山林转包关系,收回土地、山林 的承包经营权。
合同的目的落空(Frustration of purpose),并 认为该理论源于1903 年由英国上诉法院判决的著 名案例“克雷尔诉亨利案”。 1902年英王爱德华
从维多利亚女皇继承了王位,决定举行加冕典礼。 为了观赏这场典礼,亨利与克雷尔谈妥,亨利在6 月26日和27 日的白天租赁克雷尔在楼上的公寓房 以便从窗户向街上观看。双方约定,租金为75英 磅,先付25英磅。 然而在6月22日,下议院发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 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人民法院要合
理区分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商业风险属于从事商 业活动的固有风险,诸如尚未达到异常变动程度的
供求关系变化、价格涨跌等。情势变更是当事人在
缔约时无法预见的非市场系统固有的风险。人民法
院在判断某种重大客观变化是否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势变更时,
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 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 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 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 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
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现在英美法系的学者一般认为合同落空是指
3. 经济合理原则
4. 情事变更原则 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因不可归责 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事变更, 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若继续履行合同则显 失公平,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6条规定:“合同成立以
应当注意衡量风险类型是否属于社会一般观念上的 事先无法预见、风险程度是否远远超出正常人的合 理预期、风险是否可以防范和控制、交易性质是否 属于通常的“高风险高收益”范围等因素,并结合
市场的具体情况,在个案中识别情势变更和商业风 险。”
二、合同履行的规则
1.当事人对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履行 方式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 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 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裁判:
经巫溪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之间所签订的 转包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关系成立 是以被告购买原告房屋为基础,且以转包的土地、 山林为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原告以零价款和无期 限的转包土地、山林经营权,是基于原居住地生 产条件差,土地税费重,无法满足自已生活需要 等客观原因。在转包合同签订之后,国家出台的 减免税费、退耕还林补偿等惠及农民的新政策以 及能源开发使土地增值等所产生的新情况,是当 事人双方均没有预见到的,建议双方在情事变更 的法律原则之下,公平合理的协商解决土地补偿 纠纷。在该院主持下,双方达成了“继续履行转 包合同和电站补偿费各享受50%的调解协议。 (重庆法院网)
2.如果按照上述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 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 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 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 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 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案例1:北京首例受房贷新政影响诉请解除合同案
北京市民李某在西三环与西四环之间选定了第三套住
房,“五百多万元的房价款毕竟不是小数目”,李某签订 合同当天付了15万元的定金,李某拟向银行贷款200万元。 不料,在贷款合同订立4天后,“新国十条”就出台了, 明确规定,“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 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 以上住房贷款”。仅仅在“新国十条”出来后半个月,反 应迅速的北京市政府就制定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 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 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 贷款。依据这份最新通知,已经拥有两套房产的李某无法 从商业银行中贷到款;而依照购房合同的约定,李某面临 违约的风险。与房主协商解约未果,李某无奈起诉到海淀 区法院,请求解除合同,拿回定金。(法制网 2010-0826 )
第九章 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的原则
1. 适当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 《合同法》第60条第1款:“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 行自己的义务。”
《合同法》第72条:“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部分履行 债务,但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部 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2. 协作履行原则 《合同法》第60条第2款:“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 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 保密等义务。”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 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 准备时间。
《合同法》第71条:“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 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 债务人负担。”
通报,国王要作阑尾炎手术,加冕典礼将改期举
行。亨利在得到这一消息后拒绝再向克雷尔支付 剩余的50英磅租金,合同的目的因该典礼的取消 而落空,因此亨利支付租金的义务被取消了。
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 (1)须有情事变更的事实 (2)情事变更须发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履行完
毕之前 (3)须情事变更的发生不可归责于当事人 (4)须情事变更是当事人所不可预见的 (5)须情事变更使履行原合同显失公平 注意区分:情事变更、不可抗力、商业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