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6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这次信息革命是解决信息分享。
因为发明了语言,信息可以分享,猿这种动物,对于世界的认知,就不再是一只猿自己的认知与理解,而是可以把众多的猿认知与理解收集起来,分享给大家,这样大大提升了猿对世界的认知,也加快了猿的进化速度,这也是人类出现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解决信息可以记录,信息如果不能记录,所有的信息是稍纵即逝的,靠人脑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记忆,也难以传承。
所以必须需要记录。
文字的出现,根本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基础。
没有文字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传承,也难有人类文明。
第三次信息革命:纸和印刷术解决信息远距离传输。
信息只能近距离传输,人类文明的传播速度就慢,印刷术的出现,让信息可以大量的远距离的进行传播,加快了文明的发展速度,发展较快的文明,用更快的速度向其它地方进行渗透,各种文明也是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纸和印刷术创造了古代文明的高峰。
第四次信息革命:无线电的发明解决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
虽然纸和印刷术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的传播,但是它效率低,速度慢。
能不能让信息相隔很远距离能实时传输,这是近代信息革命的课题。
无线电的发明,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电报、广播让全球的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
能力也大大加强。
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的出现解决远距离的多媒体的传输。
电报和广播这类信息,已经非常强大,但是它信息量小,媒体形式单一,主要是以声音为主,文字信息也非常简短。
人类渴望实时多媒体的传输。
电视终于出现,电信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物,同时它信息量大,媒体形式丰富,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今天最主流的媒体平台,大大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和生活模式。
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让信息成为双向交互的传输。
要让多媒体的信息传输从广播、电视这种单向的平台转为双向交互,必须要有新的技术出现。
当代最有创造性的信息技术就是互联网,它不仅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的传输,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也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语言创造了人类,文字创造了人类文明,纸和印刷术达到古代文明的最高峰,无线电创造了近代文明,电视标志着现代文明,互联网是当代文明最高峰。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信息革命的全新起点,这就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第七次信息革命就是智能互联网。
互联网经过几十年发展,传统互联网已经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走到的瓶颈,未来的机会将是全新的智能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信息革命,它追求的是自由、开放、共享,把人类的信息革命推向了极致,相距几千公里,人与人之间可以用互联网进行实时、高速度、多媒体、多向交互的信息交流,在这个背景下,人类正在经历着信息爆炸。
当互联网发展了几十年,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互联网再往前发展是什么?更高的速度,更多的信息?传统互联网已经面临了瓶颈,下一个机会是智能互联网毫无疑问,智能互联网依然需要和传统互联网一样的高速度的网络,这个网络不仅需要高速度,它还应该是广域覆盖,在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实时和泛在的。
也就是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中,在野外,都有一个网络存在,他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个网络。
高速度的网络是智能互联网的基础。
除此之外,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完全改变了我们对网络的理解。
传统的网络还只是信息传输,我们只关注到信息的流动,而很少关注信息的存储和分析。
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网络,甚至生活的所有事情都在这个网络中进行,云存储记录了每一次我们网络活动,访问的网站,电子商务的交易、玩了什么游戏、导航去了何地、看了什么影片,所有的这些信息,都不再像传统世界那样发生过又消失了,在智能互联网世界里,云存储帮助我们记录了一切。
因此,对这些数据整理、挖掘、分析,就具有巨大的价值。
最后,智能感应能力开始出现在智能互联网中,智能互联网世界不仅是信息传输,同时它还对人的感知能力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产品出现,大量的智能穿戴设备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力量,智能感应成为可能。
我们一个普通的智能手机,它远不再是一个计算、存储与通信的工具,传统电脑的那些基本能力,手机已经具有,甚至超越了电脑的能力。
但是手机最为不同的是,大量的感应器被内置在手机里,让手机具有了强大的感应能力,这些传感器包括:压力感应、重力感应、矢量感应、旋转感应、加速度感应、高度感应、方向感应、方位感应、位置感应、影像感应、声音感应、温度感应、温度感应、红外感应、辐射感应、RFID、NFC,这些众多的感应器已经让手机成为一个电脑不可企及的工具,它的能力更加强大。
智能互联网是高速度移动网络、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智能感应能力形成的综合能力。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它的基础,但是必须要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来整合,而智能感应能力,却让传统的信息传输增加了感应能力,这些能力整合起来,形成的力量是传统互联网不比拟与想象的。
传统的互联网解决自由的信息传输,自由、开放、共享是它的最基本的精神,免费是它最基本的商业模式。
传统互联网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信息传输,这个传输要突破各种限制实现信息自由的传输。
在这个系统中虽然也有服务,也在逐渐建立起电子商务,但是它最核心的力量还是信息传输。
智能互联网增加了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应,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建立起越来越有价值的服务能力。
传播是传统互联网的核心,服务却是智能互联网的核心。
传统的互联网中,可以有独有的互联网公司存在,它的功能就是做平台和传播,但是智能互联网时代,很少有专门的网络公司,所有的智能互联网服务是和传统行业结合在一起,渗透到传统行业中,形成有价值的服务。
例如,近一两年火起来的打车应用,在传统的互联网时代,是不是可以用电脑和互联网去叫车,其实这个服务也是可以做的,只是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用户打车时不可能带着电脑,出租车上也很难安装电脑,并且联网。
智能手机解决了这一问题,用户手里有手机,他可以随时随地叫车,司机手中也有手机,它可以进行应答。
而叫车应用火起来的根本原因却不止这些,定位系统让信息推送更加准确,定位系统也清楚用户在什么位置,定位和电子地图还可以让用户很清楚看到自己叫的车到了什么位置,离自己有多远。
电子支付系统让用户可以到了地方,就下车,下车以后再付钱。
所以这些如果没有智能感应和移动网络,传统的互联网体系是无法支撑的。
而更多的智能感应器不但内置在手机中,也还会通过可戴产品出现在更多的产品中,它和大数据分析和移动网络一起,改变了未来所的传统行业的服务能力与服务体系。
智能互联网创造的是一个服务时代智能互联网不是创造和形成一个新的行业,而是渗透到传统行业中,和传统行业结合,提升传统行业的服务能力,改变传统行业的推广和传播能力,令传统行业的能力更加强大。
我们相信未来所有的传统行业都要被智能互联网所影响和改造。
同时在这个智能改造的过程中,互联网又找到了新的机会。
在传统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新浪、搜狐、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和传统行业没有关系的,是单独建立起了一个行业。
但是到了阿里和淘宝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它的核心业务就是和传统行业紧密相关,传统行业发展了,它是帮助传统行业提高效率,解决支付,形成远程的业务销售。
而智能互联网未来的远程医疗、移动支付、智能家居等业务,都和传统行业紧密相关。
传统互联网一开始把传播当作自己最核心,它的商业模式是免费,通过免费业务逐渐找到收入。
智能互联网的核心业务将会是有价值服务,是提升传统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它本身就是有商业价值,也具有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机会。
未来会被智能互联网渗透和改造的行业有哪些?1、军事领域我们都知道新技术总是在军事领域首先出现,也被军事领域广泛采用。
互联网就是从军方的阿帕网产生,然后逐渐民用化,最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网络体系。
智能互联网也是首先在军队中开始出现,并且被军队采用,一点点向民间发展。
今天我们看世界军事的发展,大规模的步兵作战,早已经是很过时的理论,而且也很少再出现,在现代战争中起着重大作用的,就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这些网络除了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网络体系,同时还用光缆、移动通信网络和通信卫星构成的一个全覆盖的网络,这个网络覆盖了全球任何一个地方,这些网络不仅是提供通信支持,它还进行侦察、执行远程打击、管理远程设备。
从伊拉克之战到最近的所有战争,我们看到军人的身影越来越少,但是器材和设备越来越多,从大规模轰炸,变成了定向、精准的打击。
除了庞大的网络体系在起作用,大数据的分析,每天都在进行着,收集数据,进行对比,进行分析,找到变化,提供有价值的情报。
在几年前,飞机变成无人驾驶飞机,我们还认为它主要的工作就是侦察,可以在天空中航拍,一架可以携带炸弹可以进行攻击的飞机,还是电影中出现。
但是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在阿富汗的一次攻击中,美军之所以能实行精准打击,是因为它跟踪的对象使用了智能手机,暴露了自己的目标,被分析系统锁定,打击的命令发布后,是一架游弋在天空的无人驾驶飞机进行了跟踪、锁定、确定目标,而这架无人驾驶飞机是在美国的作战室中操控中,参战的人手中拿的不是枪,而是像玩电子游戏一样是操纵杆。
通过这个操纵杆进行定位,精准锁定,确认目标,最后发射,用一颗导弹打死了对方。
这样一个过程,在美国的作战室中,仿佛象玩电子游戏一般,实际上这是一场杀人的战争。
这个过程,就是移动网络+大数据分析+智能感应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
我们也看到消息,美国有制造商生产出狙击步枪,一个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女孩,可以在1000码之外,一枪打死一个目标。
这也不是这个女孩能力有多强,而是这支枪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支狙击枪,它不需要人来进行瞄准,在这支枪中装配了风速、重力、湿度、温度、磁场感应器,这些信息被收集后,会通过无线网络发到云端,云端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瞄准的偏差纠正数据,通过激光校正器进行自动的瞄准、校正,人的工作只是击发。
未来的战争将是一场智能的战争,一个远离智能互联网产业,靠人去的拼的战场,一定只会有屠杀。
相信甚至有一天单兵也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甚至只有机器人作战。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商业,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会是商业的基础。
2、智能交通体系正在开创新的人类出行模式智能互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我们已经在导航产品中看到了最初的端倪。
几年前,导航还是一个专门的产品,我们经常听到对导航的抱怨,因为地图品质不高,地图没有更新,我们经常因为导航被导到沟里了。
但是随着4G网络的逐渐完善,地图不再是封装在汽车和手机里的地图,它变成了一个可以实时更新的地图,我们会发现,导航变得越来越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