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胶接基础

第1章 胶接基础


三、今后胶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1.对原有的胶种进行改性 ; 2.寻求新的胶粘剂原料来源,发展再生资 源环保型胶 ; 3.发展固体型胶粘剂 ;
4.发展水基型乳液胶 ;
5.发展反应型胶 。
第二节 胶接理论
胶接理论:研究胶粘剂把物体胶接起来 的工作原理的理论,即研究胶接力形成机 理,解释胶接现象的理论。 一、 吸附胶接理论 论点: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 物分子在界面上通过物理吸附而产生的。 强调:“距离”。 物理吸附的特点是容易解吸。
一、胶粘剂的组成 1. 粘料(主要胶合物质、胶料) 即在胶粘剂配方中起主要胶接作用的物质。 2.固化剂 使胶粘剂固化的物质。 3.增塑剂与增韧剂 增塑剂: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化合物。 增韧剂:含反应基团少的热塑性树脂。
4.填料 按性状可分为:
填充剂:不挥发的固体物质,没有粘性 或稍带粘性,不能成糊状,一般是不溶于 水的粉状物质,如木粉。
1.按化学成分分类 P.46
2.按固化形式分类
硬化:胶粘剂通过干燥、结晶等物理变化 而变硬的过程(或现象)。 固化:胶粘剂通过聚合、缩合等化学反应 而变硬的过程(或现象) 。
① 溶液型胶:热塑性高聚物溶解于适当 的溶剂中形成的胶粘剂。 热塑性高聚物(树脂或热塑性胶):一般 是线型(直链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特征是可反复受热软化(或熔化),冷 却则凝固,可溶于某些溶剂中。
二、机械胶接理论
论点:液态胶粘剂充满被胶接物表面的 空隙或凹陷处,固化后在界面区产生啮 合连接。 强调: “流动性”、 “固体含量” 。 无法解释表面光滑物体的胶合。
三、扩散胶接理论
论点:高聚物间的胶合是由于胶粘剂分 子与被胶接材料分子在胶接界面上相互扩散 引起的。
强调: “相容”、 “扩散”。
3.按用途分类 结构型胶:指那些能承受较大压力,而 且其胶接强度应大于或至少接近被胶接材 料本身的强度,使胶接部位不致于成为结 构整体中薄弱环节的胶粘剂; 非结构型胶;
特种胶。
4.按耐水性分类
高级耐水性胶(Ⅰ类胶)(室外用)
一般耐水性胶(Ⅱ类胶)(潮湿下用)
非耐水性胶 (Ⅲ类胶)(干燥下用)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胶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如何? 2. 胶接理论有几种,论点各是什么? 3. 一个胶接件的胶合强度是由哪些力综合 作用的结果? 4. 胶接结构的破坏类型有几种? 5. 胶粘剂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6. 请解释溶液型胶、乳液型胶、热熔型胶、 结构型胶、热塑性胶、热固性胶。
第三节
胶接结构的组成与破坏
一、胶接结构(胶接接头)的组成
胶合强度是由: 被胶接材料的凝聚力 Fa 、 Fb 胶粘剂的内聚力 Fc 胶粘剂与被胶接材料间的结合力 Fac 、 Fbc 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破坏类型 1 2 3 4 被胶接材料破坏; 胶层破坏; 胶接界面破坏; 混合破坏。
第四节 胶粘剂的组成与分类
第一章 胶接基础
第一节 绪论 一、胶合材料的发展史
胶合材料(即胶粘剂):通过粘附作用, 能使被胶接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胶粘剂的别称:粘合剂;胶合剂;粘结剂; 粘接剂;粘着剂;胶着剂;胶合材料等 等。
二、现有胶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的具有一定的毒性 ; 2.有的性能不够完善或使用不太方便 ; 3.有的价格太高; 4.有的原料来源困难。
增量剂:也是不挥发的固体物质,具有 粘性,可成糊状,含有淀粉或蛋白质,如 面粉,豆粉。
加入填料的目的: ① 增性能; ③ 降低胶粘剂固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减 小内应力; ④ 改善胶的某些性能;
⑤ 赋予胶粘剂以新的功能。
5.溶剂与稀释剂
溶剂:能直接溶解溶质。
胶合材料学
Adhesive Materials Science
刘景宏
福建农林大学 材料工程学院
《胶合材料学》
是建立在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 门应用性的学科。 胶合材料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 用的重要材料。
基本要求:
1.了解胶合材料的发展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各种胶合材料的合成理论和生产工艺。 3.熟悉各种因素对胶合材料质量的影响。 4.了解胶合材料的性能和改性方法;掌握一 般性能的测定方法。
主要针对高聚物的胶接,对其它材料(如玻 璃、陶瓷、金属)的胶接无法解释。
四、静电胶接理论 论点:在胶接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 力主要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 主要针对金属材料的胶接。 五、化学键胶接理论 论点:胶接作用主要是化学键力作用的 结果。 化学键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分子结构和合适 的反应条件 ,一旦形成,胶接强度很高。
稀释剂:只能在溶质溶解后进行稀释。
溶剂型的胶需要加溶剂和稀释剂,
其目的是:溶解主要胶合物质,降低胶粘剂 的粘度,提高胶粘剂的渗透性,改善工艺性 能。
6.偶联剂
对于难胶接的材料,可使用偶联剂。
常用:硅烷及其衍生物。
7.其他助剂
如:阻燃剂、防腐剂、防老化剂、增粘
剂、阻聚剂、除臭剂、酸捕捉剂等等。
二、胶粘剂的分类
参考书:
《木材工业实用大全》(胶粘剂卷) 《木材工业实用大全》(涂饰卷) 《胶接理论与胶接基础》 《胶粘剂分析与测试技术》 《胶粘剂生产技术问答》
参考资料:
各种期刊: 《林业科学》、《木材工业》、《林产工 业》、《中国胶粘剂》、《粘接》、 各林业院校的学报、 Adhesives Age、 Forest Products Journal。
② 乳液型胶:热塑性高聚物被乳化后分 散在水中形成的胶粘剂。
③ 热熔型胶:以热塑性高聚物为主要成 分,不含水和溶剂,100%固体,通过加 热熔融获得流动性,涂于被胶接物表面, 随后冷却硬化发挥胶接力。
④ 热固性胶: (热固性树脂、热固性高聚物) 一般是体型结构的高聚物,在催化剂或 热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不溶不熔 状态,受热不再软化,强热则分解破坏的 胶粘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