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师大现代教育技术-傅钢善老师考试题库-有答案版-其他的不用下载了

陕师大现代教育技术-傅钢善老师考试题库-有答案版-其他的不用下载了

第四套答案1、我国的电化教育的发源地和早期主要活动地是西北内陆地区A. 正确B. 错误2. 实物投影器只能投放印刷品不能投放实物A. 正确B. 错误3. 掌握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布鲁姆关于学校学习模式之上的。

A. 正确B. 错误4. 第一代远程教育的通信特点:主要是单向传播,并有时辅以现场指导。

A. 正确B. 错误5.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比较正规的评价活动。

A. 正确B. 错误二. 单选择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 系统的哪个观点要求人们将目光集中在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系统的成份性质,并合理地提供系统保持稳态所需的能量。

A. 动态观点B. 功能观点C. 层次观点D. 开放观点7. ( )对知觉的研究中,提出了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个概念。

A. 威特金B. 格雷戈克C. .皮亚杰D. 维果茨基8. 计算机在处理各种编码信息时,其处理的基本方法是A. 把信息存储到计算机B. 建立数据库C. 检索D. 利用网络9. 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远程教育系统的软件环境:A. 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B. 教学、教务管理系统C. 测试系统D. 电子邮件列表服务器10.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

A. 系统的整体观念B. 系统的关联观念C. 系统的等级结构观念D. 系统的动态平衡观念三. 多选择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

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 下列哪些属于信息时代教学模式范畴?A. 说教式教学B. 学生探究为主C. 交互式学习D. 行动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12. 下面那几项是泰勒提出的评价理念的特点A. 提出形成性评价B. 提出总结性评价C. 把评价与目标相结合D. 用评价管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13. 教学资源具有如下一些特性:A. 使用针对性——为促进学习而开发和使用B. 成本高昂性C. 分蘖性与衍生性D. 智慧密集性14. 按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功能特性来分,可分为()。

A. 教育教学动态类信息资源B. 教育教学理论类信息资源C. 教育教学经验类信息资源D. 教学辅助素材类信息资源15. 系统论认为,( )、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A. 整体性B. 关联性C. 可知性D. 等级结构性第五套答案1. 干扰仅存在于传播的通道中。

A. 正确B. 错误2. 远程传播媒体包括无线电报、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传真、录像带、光盘。

远程传播媒体:包括无线电报、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传真、广播和电视。

A. 正确B. 错误3. 根据印刷与否,可以将媒体分为可印刷媒体和不可印刷媒体两大类,其中可印刷媒体包括计算机软件等等。

A. 正确B. 错误4.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自动化的计算机教学技术,是教师将计算机用做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自动化的计算机教学技术,是教师将计算机用做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A. 正确B. 错误5. 活动课程只适合于课外活动而不适合于课堂教学活动课程不但适合于大部分课外活动,也适合于许多课堂教学。

A. 正确B. 错误二. 单选择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 技术的跃进形式是指A. 技术理论性的发展所引起的创新B. 技术创新性的发展所引起的创新C. 技术原理性的发展所引起的创新D. 技术矛盾性的发展所引起的创新7. 马歇尔·迈克卢汉关于媒介的观点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A. 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与收之间所利用的各种工具B. 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C. 人体的延伸D. 媒体与学习无关8. 情境模式典型的可操作性程序中不包括的有:A. 情境分析B. 目标表达C. 评价D. 环境设置9. 在课程开发的情境模式的环节中,回答“如何安排”问题的是:制定教学方案即回答“教什么”、“如何安排”的问题,A. 目标分析B. 组织学习经验C. 实施D. 评价10. 网络课程具有传统课程所不具有的特征,除了:A. Web 特征B. 线性呈现特征C. 交互特征D. 超媒体特征三. 多选择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

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巴教育目标分为哪几个领域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A. 情感B. 技能C. 道德D. 认知12.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信息的现象及行为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A. 制作B. 传递C. 接受D. 加工13. 在媒体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种认识,包括A. 是人体的延伸B. 是信息C. 是人为创造的D. 信息与人的相互作用14. 对以下符号加工理论认识正确的是:A. 符号加工理论是计算机执行的符号信息加工为基础的传统的信息加工理论B. 教师可以通过外部表征向学生传递一组信息C. horton(1994)在表征中增加例如两个额外的因素:学生情景和心理D. 学习者可以形成自己的表象,并运用它在特定的情景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建构新知识15. 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有()。

A. 利用已有的网检索工具B. 通过权威站点的推荐与链接C. 通过印刷媒体的介绍D. 通过教师介绍第六套答案1. 在个别化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中,“媒体”和“实际设备”是一回事。

A. 正确B. 错误2. 问题课程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A. 正确B. 错误3. 无声电影不属于多媒体资源。

A. 正确B. 错误4. 教学评价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学评价的基本范围、内容、过程和程序所做的相对固定的规定。

A. 正确B. 错误5. 价值性原则就是指在选取研究课题时要从理论到应用、历史到现实、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角度考虑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

A. 正确B. 错误二. 单选择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 74定义B. 77定义C. 94定义D. 70定义7. 下面哪种传播不能很快或即时取得反馈信息。

A. 大众传播B. 内向传播C. 人际传播D. 组织传播8. 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代表为:A. 史密斯-雷根模式B. 狄克-柯瑞模式C. 肯普模式D. IDI模式9. 过分强调可测的教育目标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 过程模式B. 目标模式C. 经验模式D. 情境模式10. ()的发表标志着系统论的诞生。

A. 一般系统论B. 关于一般系统论C. 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D. 系统工程三. 多选择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

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 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的因素包括:A. 知识B. 技能C. 能力D. 态度或情感12. 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泰勒考虑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是:A. 对学习这本身的研究B. 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C. 自己的反思D. 学科专家的建议13. 学习媒体的选择依据是()。

A. 学习者的特征B. 学习任务C. 客观条件D. 个人爱好14. 记录观察结果的方式有:A. 频数记录B. 评等记录C. 描述记录D. 连续记录15. 以下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模式的发展变化阶段的是()。

A. 描述与观察研究B. ATI研究C. 价值研究D. 实用研究第七套答案1. 干扰仅存在于传播的通道中。

A. 正确B. 错误2. 远程传播媒体包括无线电报、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传真、录像带、光盘。

A. 正确B. 错误3. 根据印刷与否,可以将媒体分为可印刷媒体和不可印刷媒体两大类,其中可印刷媒体包括计算机软件等等。

A. 正确B. 错误4.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自动化的计算机教学技术,是教师将计算机用做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A. 正确B. 错误5. 活动课程只适合于课外活动而不适合于课堂教学A. 正确B. 错误二. 单选择注:每题1.5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6. 技术的跃进形式是指A. 技术理论性的发展所引起的创新B. 技术创新性的发展所引起的创新C. 技术原理性的发展所引起的创新D. 技术矛盾性的发展所引起的创新7. 马歇尔·迈克卢汉关于媒介的观点是:A. 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与收之间所利用的各种工具B. 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C. 人体的延伸D. 媒体与学习无关8. 情境模式典型的可操作性程序中不包括的有:A. 情境分析B. 目标表达C. 评价D. 环境设置9. 在课程开发的情境模式的环节中,回答“如何安排”问题的是:A. 目标分析B. 组织学习经验C. 实施D. 评价10. 网络课程具有传统课程所不具有的特征,除了:A. Web 特征B. 线性呈现特征C. 交互特征D. 超媒体特征三. 多选择注:每题1.5分,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

少选、多选都为0分。

11.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巴教育目标分为哪几个领域A. 情感B. 技能C. 道德D. 认知12.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信息的现象及行为规律的科学。

A. 制作B. 传递C. 接受D. 加工13. 在媒体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种认识,包括A. 是人体的延伸B. 是信息C. 是人为创造的D. 信息与人的相互作用14. 对以下符号加工理论认识正确的是:A. 符号加工理论是计算机执行的符号信息加工为基础的传统的信息加工理论B. 教师可以通过外部表征向学生传递一组信息C. horton(1994)在表征中增加例如两个额外的因素:学生情景和心理D. 学习者可以形成自己的表象,并运用它在特定的情景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建构新知识15. 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有()。

A. 利用已有的网检索工具B. 通过权威站点的推荐与链接C. 通过印刷媒体的介绍D. 通过教师介绍第八套答案1. 媒体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技术的发展A. 正确B. 错误2. 场依存性的学习者善于学习理工科的学习内容,他们往往能提出自己的目标,能够进行更好地分析,愿意独立学习,个人钻研,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能重新组织,较适合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3. 不同媒体的接触面不同。

A. 正确B. 错误4. 网络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管理。

A. 正确B. 错误5. Internet网上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本身没有客观价值,只有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充分应用才能创造价值。

相关主题